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099787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精准扶贫示范点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西吉海宇农业发展集团 项目主持人:郭彦飞 项目建设负责人:杨少青第1章 总论1、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2) 项目地点:西吉马建土窝村 慕家沟(3) 项目性质:新建(4) 建设目标: 本着开发慕家沟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发展以乡村文化交流为中心,乡村休闲旅游度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

2、、形式多元化,即促进了慕家沟乃至周边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美化效益。2、 项目背景根据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走势分析报告指出: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并以文化为底蕴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也可以观赏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并以土窝村慕家沟作为文化;写作;旅游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本项目符合国家精准扶贫及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政策,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要求。本项目通过绿化

3、林地,文化大院,游客休闲娱乐中心,大棚采摘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慕家沟生态环境及旅游环境,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马建乡土窝村慕家沟及周边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3、 工程建设项目及内容 (1)建设项目:薰衣草基地扬水泵站旅游道路复古休闲山庄拦洪坝建设停车场建设大结杏基地油菜花基地桃树林基地慕家沟民俗文化村(2)规划范围及标准 计划建设林地1000亩,包括绿化林地山头及河沟。项目分三期工程建设,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以林地经果林为主,观赏性花卉及绿植全面覆盖为辅,结合旅游休闲、养生、文化诗意、写作、采摘、小吃、特色养殖等及健康性、复古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4、度假圣地。2、 项目建设环境1、打造西部贫困山区新亮点精准扶贫脱贫新探索发展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随着西吉马建道路交通越来越发达,慕家沟也迎来经济复苏的春天。“走进乡村,走进田园慕家沟印象大型摄影展”在慕家沟的举办,越来越多的人及新闻媒体开始关注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山村,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体现和文化创作基地的牵头,慕家沟原始的老房子、原始农耕文化的体现以及退耕林地的初见端倪,迎来大批爱好文学,旅游休闲的人士前来,大批城里人开始热衷“休闲度假乡下去,吃农家饭、喝农家酒、住农家屋、体验原生态民俗文化”。但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慕家沟,必须建设有特色住房、原生态美食、原生态民风民俗、特色黄土高原风景

5、及文化交流体验。随着政府对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对旅游扶贫工作的重视,在马建乡土窝村慕家沟欠发达地区通过民俗文化旅游实施扶贫,从而实现民俗乡村旅游在产业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是重中之重。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发展现状目前制约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和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林地大面积绿化。特别是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远,林地覆盖率不高等因素制约,未能够形成统一的旅游风貌。从周边民俗文化旅游的的竞争态势来看,马建乡整个的旅游发展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总体来说率先建设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利大于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形成具有黄图高原地域特色的旅游目的

6、地。进行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打造和市场影响,带动周围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同时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村,是当前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政策导向,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对于推动西吉县马建乡旅游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推动西吉县旅游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及林地覆盖面积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改善了环境气候。通过旅游开发能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相关旅游业服务收入,同时改善马建乡经济结构,活跃地方经济,有效的带动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清醒认识得是,由于目前西吉县马建乡没有品牌知名度,民俗旅游及农耕文化都不成熟,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以特色民俗

7、旅游取信市场,力争5年内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俗旅游村。2、 建设内容1、 一期工程一期工程计划建设经济果林覆盖整个慕家沟林地,主要以田园风光旅游及采摘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一、二三级扬水站设施。沿林地山头围绕慕家沟种植桃树林,并建设旅游道路。整个桃树林占地约700亩。同时配套三座亭子供游人休息娱乐。在种植桃树林山头的下方缓坡,种植油菜花及薰衣草美化环境花卉,并建设旅游小道,供游客观赏的亭阁等配套设施。整个景观花卉占地约200亩。在靠近耕地的田埂沟壑种植大结杏经济果树,供游客采摘,以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同时建设相应的食宿配套设施供游客休息娱乐和餐饮。建设配套完善的机井灌溉设施,并配套滴管管路,

8、确保种植经果林的成活率。管路可以沿地形上下纵横铺设。2、 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以有利地形为依托建设拦洪坝,水为第一生命源泉,有水便有一切,因此建设必要的拦洪坝是重中之重。并配套相应的扬水灌溉基站。并建设美化到户的畜禽养殖场所,提高特色养殖水平,供游人品尝。建设基础就餐设施及娱乐场所。3、 三期工程开辟慕家沟有利地形,建设相应的游客接待中心,及复古建筑群(祥见效果图),并吸引当地老百姓加入,盘活旅游产品及市场,并开辟旅游停车服务区,建立停车服务体系,完善民俗旅游配套设施。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 主要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经济桃树林亩7002观赏花卉亩2003大结杏

9、林亩1004机井及滴管设施套15温棚采摘座56游客接待中心座17道路交通套1完善8亭台阁楼座39拦洪坝座110养殖场及餐饮套根据项目进度而定11仿古建筑群亩50配套12停车场亩10项目投资概算1总投资元2亿2建设投资元1.5亿3绿化及林地覆盖万元50004新增固定就业岗位个2005投资回收利润率%36%4、 市场分析1、 产业发展分析 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能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也能美化环境,为小区域气候做出贡献,且具有广阔的前景,民俗旅游业的产业特征、产业规模完全符合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旅游是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项基本内容,旅游需求只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因而

10、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富活力,前景无限的产业,发展总趋势可长盛不衰。 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及乡村旅游支持体系建设,结合“美丽乡村”活动及“农产品+电商”模式,大力发展适合乡村旅游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深入发掘和保护农耕原生态文化,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未来10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国内GDP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2、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成效 建设民俗文化旅游村,农户是实施发展的主体,农户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民俗文虎旅游的发展,通过建立农户旅社,农户特色餐饮,农户向导,农户文艺表演,手工艺品。推动农户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收入,切实让农户得到实惠,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经济。因此建设“慕家沟民俗旅游文化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附1 项目效果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