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099697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决胜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剖析与精练专题物态变化【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物态变化【考点1】:温度和温度计【例1】(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答案】A【解析】(1)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酒精,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

2、大。(2)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酒精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A正确。【点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精确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变式1-1】(2019西湖区模拟)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3)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B处(选填

3、“”、“”或“”)。(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答案】(1)气体;(2)0;(3);(4)弯管变细或烧瓶变大。【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0;(3)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故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4)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点拔】本题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4、并灵活运用到题中的气体温度计,故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变式1-2】(2019兰州模拟)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多少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多少。【考点】温度【答案】当外界温度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67;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

5、界温度为3。【解析】设外界、房内、暖气片温度分别为T1、T2、T3,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为k。则k。则k,k。可解得T367,k1.5;所以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67;1.5,解得T13。所以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3。【点拔】本意考查了温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方程法解析问题的能力。【考点2】:熔化和凝固【例2】(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考点】1.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2.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6、【答案】A【解析】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点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熔化现象的理解,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1】(2019雅安)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B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C该物质在B、C两点温度、内能都相等D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答案】C【解析】A、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0,故A正确;B、此物质在1min开

7、始熔化,到4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1min3min,故B正确;C、分析图象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所以该物质在B、C两点温度相同,但C点时的内能大于B点时的内能,故C错误。D、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AB段升高的温度为t1,在CD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2,由图象可知,t1t 2,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点拔】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

8、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变式2-2】(2019锦州)如图甲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答案】(1)秒表;(2)较小;(3)54;(4)小于。【解析】(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所以该实验的仪器需要秒表;(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

9、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54;(4)由题图可知,物质在第35min以后,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从液态到固态,为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第40min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点拔】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考点3】汽化和液化【例3】(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10、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答案】D【解析】解:常温常压下氮是气态的,将牛奶杯内倒入液态氮,液态氮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点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变式3-1】(2019兰州)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考点】1.熔化与熔

11、化吸热的特点;2.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3.液化及液化现象;4.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答案】A【解析】解: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时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草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的酒精变成气态酒精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点拔】物态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留心观察,多加思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的现象。【变式3-2】(

12、2019广州)(1)通过表1、2判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A.75 B.83C.92 D.100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海拔/km大气压/(105Pa)01.0120.8040.6260.47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大气压/(105Pa)水的沸点/1.011000.71900.44800.3675(2)如图1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2),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甲,在乙地的密度为乙根据公式,得甲乙(选填“”、“”、“)。【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答案】(1)B;(2);。【解析】(1)海拔

13、五千多米处,根据表1可知大气压在0.47105Pa0.62105Pa之间,由表2 可知在此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在8090,故选B;(2)如图1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2),所以气体的体积变大了,但是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则甲乙;【点拔】本题考查多方面知识,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考点4】升华和凝华【例4】(2019北京)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14、答案】A【解析】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点拔】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变式4-1】(2018恩施州)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答案】升华;凝华;霜。【解析】(1)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

15、华现象;(2)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发生了凝华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点拔】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变式4-2】(2019南京模拟)如图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华与凝华”的装置,关于碘锤加热方式,一是将碘锤放在热水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由于碘的熔点是112,所以选择(将碘锤放在热水中/用酒精灯加热)方案较好,另一种方案容易出现现象。在碘锤的上方放少许冷水,其目的是利于碘(放/吸)热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升华和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