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说课稿-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087916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数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班数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班数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班数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班数学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说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数学说课稿小班数学说课稿(精选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说课稿(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数学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教学法、说活动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一、说教材:"1"和"许多"是幼儿初步认识数量的一个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归纳某些物品的多少时都离不开"它们&

2、quot;,例如:一个气球、一块蛋糕、一个苹果、许多糖果、许多玩具、许多鞋子等等。如果只是告诉幼儿"1"和"许多"的关系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本班大部分幼儿处于小班年龄阶段,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本次活动我将通过让幼儿观看课件、游戏以及操作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1"和"许多"。在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基础上,还鼓励他们自选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幼儿以具体直观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知

3、识,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二、说目标: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的身心特点,结合本班幼儿对有关数以及数与量之间的关系理解比较模糊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我将本节活动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在观察与实际操作中理解"1"和"许多",学习词语"许多"。(2)引导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的"1",1个1个的物体组成"许多"的物体。2.技能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的能力。3.情感目

4、标: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点:认识"1"和"许多",能用"1"和"许多"归纳物体数量的多少。活动难点: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的物体,1个1个的物体合起来就成了"许多"的物体。三、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本次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1.物质准备:课件小蝌蚪找妈妈,在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让幼儿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一棵森林里的树(KT板做成)、可粘贴的卡纸"

5、;小桃子"(数量与幼儿人数一样多)、许多的糖果、动物头饰、每人一份串项链的材料(许多的珠子,一根绳子)2.环境创设:创设一个鱼塘、一个大森林的情景。教师创设愉悦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逐步获得新知识。四、说教学法:教法和学法的好坏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它是上好一节课的标准。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喜欢在游戏情景中获得新知识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法设为:1.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幼儿通过直接的观察获得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帮助他们理解"1"和"许多"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2.情境法:本次活动

6、以游戏贯穿始终,教师创设各种游戏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1"和"许多",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3.观察法:教师利用各种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直接的观察获得对事物的直接认识,从而帮助他们理解"1"和"许多"的含义,更好地突破重难点。4.操作法:在活动中教师投放各种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五、说活动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7、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根据这一思想,我将利用角色扮演等操作性的游戏手段组织幼儿的教学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把动静结合,实际感知的游戏活动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采用集体感知、启发诱导、有趣的游戏、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创设愉悦的游戏情景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引导幼儿正确感知"1"和"许多",我设计了以下环节:一:以观察课件小蝌蚪找妈妈的形式导入活动。1.在导入活动中,我以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画面出示许多小蝌蚪找妈妈的情

8、景,引导幼儿发现"池塘里面有一只青蛙妈妈,有许多蝌蚪宝宝"。引出主题,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2.进一步感知,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小班的幼儿年龄小,他们最喜欢在想象的情景中学习新知识,在本节活动中,我将创设如下情景:现在小蝌蚪找妈妈找的好饿呀,青蛙妈妈很心疼,于是青蛙妈妈要捕许多的虾给每个蝌蚪宝宝吃,每个宝宝只能吃一头虾。引导幼儿说一说"青蛙妈妈一共捕了多少虾给宝宝吃,每个宝宝分几头虾?"让幼儿进一

9、步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二:游戏活动捕鱼用角色游戏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以教师扮做猫妈妈,幼儿扮作小花猫,一起去鱼塘捕鱼(鱼塘里有许多鱼),一只小花猫只能捕一条鱼的游戏情境,让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既能增加教师与幼儿的亲和力,又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三:游戏活动摘桃子送给猴子吃1.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模仿能力强,他们喜欢在各种游戏情景中模仿学习新知识,为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将创设"摘桃子送给猴子吃"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操作游戏活动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的物体,1个1个的物体合起来就成了

10、"许多"的物体。从而达到了活动目的。2.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幼儿交流。借助幼儿游戏时愉悦的心情提问,说说:"桃子树上有多少桃子?每个小朋友摘了多少桃子送给猴子?现在猴子有多少桃子吃?"可能这些问题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这时幼儿可能会针对这些问题认认真真的回答。这样的活动,既能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又能让幼儿实现活动的主要目的。四: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中结束本次活动。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歌曲找朋友是幼儿最熟悉的歌曲,如果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参加音乐游戏找朋友,将是多么愉快的活动。为了丰富幼儿对&qu

11、ot;1"和"许多"的认识以及想象的空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把游戏玩法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在游戏中让幼儿自由想象,如何在游戏中创设"1"和"许多"的情景,幼儿可以自由创设游戏玩法,引导幼儿变换游戏的传统玩法以"一个小朋友去找许多朋友"的游戏形式结束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感知一个一个的好朋友合起来就变成"许多"的好朋友。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在操作活动以及现实生活中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我还设计了延伸活动:1.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创设各

12、种操作性的游戏,例如"分糖果给小动物们吃""串项链"等等,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哪些东西只有一个,哪些东西有许多个?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现"1"和"许多"。本次活动以纲要为指导思想,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观察、感知、操作中结束活动。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如有不足,请多多指出!小班数学说课稿2一、说教材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并给这些图形按照颜色,形状不同分类,中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

13、是直觉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本次数学活动,选择了幼儿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幼儿自主操作探索,互相交流学习,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二、说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1、幼儿能熟练地辨认四种基本几何图形,并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2、引导幼儿能不受大小的影响,按一定特征进行正确的分类,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过程。3、激发幼儿数学分类活动的兴趣,并能在活动结束后按要求整理材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4、活动重难点:按照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14、分类后说出是按照颜色、形状分的)。三、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活动准备是:(1)课件制作,音乐找朋友郊游,运动操视频。(2)自制不同大小、颜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若干;四种基本图形的相像实物。四、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1、情景创设法:活动导

15、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电子白板把图形按照不同颜色、形状的分类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3、观察法:观察可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4、游戏法:把教育内容寓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本次活动中,以"游戏"贯穿活动,游戏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二)学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图形宝宝分类排队以及拼图,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五、说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律动运动操引起幼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