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087800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

2、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2、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

3、算公式的推导。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

4、可见,能把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加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方格来度量一个图形面积的经验,所以在这节课设计时我换掉了例1,用问题直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通过摆一摆,猜一猜抽象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例2来验证公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三、说学法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去拼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个方格,宽是多少方格,面积是多少个方格。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

5、算的。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并用摆和计算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边长4厘米的,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学设计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大屏展示疑难: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

6、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看用几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摆出来。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2、师生交流,提炼方法:(猜 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你能大胆猜一猜吗?通过拼摆,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自主探索,验证方法(验 一验)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一种: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三种:一个长8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学生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

7、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再相乘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一个图形的面积都相同。)4、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交流、再一次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

8、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口答。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电视机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多少荧屏的面积是多少?、一个正方形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下面是一套房子的平面图,你能算出喜欢的房间的面积吗?6、总结回顾,加深印象。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

9、稿2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的求法,这些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推出的。所以这节课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重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

10、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我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四、说教具学具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演示的材料上,我选用了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更直观易懂,另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13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13个。五、说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

11、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并借助直观的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使数学知识在充满探索中得到升华。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我在整个教学设计上,我努力构建自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的过程。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12、首先我出示课件1、填空(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2)边长是1()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边长是1()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2、然后我就以豆豆家买了一套新房,最近准备装修,父子已经画好了新房的平面图来创设情境,教师边说边出示信息窗二。教师接着说这是新房子的平面图纸,你从图纸上都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厨房的面积有多少?客厅的面积有多大?挂毯的面积是多少?他们家整个有多大?房间都是什么形状的?等等。然后我就顺势把问题锁定在帮父子俩算一算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是多少?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3、。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借助教材中豆豆买新房装修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课所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一)解决厨房的面积有多大?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我再次点击课件,屏幕上只出现了厨房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要求厨房的面积,实际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那么如何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我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然后让四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有序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2反馈交流,交流发现小组合作后是交流的环节,在

14、每组的代表交流前,我提示他们要说清组内的思考过程。我事先预设学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摆一摆,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其二:沿着长摆5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2个小正方形,也就是每行摆5个正方形,可以摆2 行,5210(个)面积就是10平方厘米。由此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初步得出长与宽的乘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3。动手实验、验证结论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中是否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再借助纸片摆一摆,两个卧室的面积各是多少?学生通过动手拼摆,推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4、课件演示,及时小结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摆的过程

15、。总结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一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拼摆、动脑思考以及交流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数一数,初步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明确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使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具有普遍性的。(二)解决餐厅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出示餐厅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餐厅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自己试着计算出这个餐厅的面积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动手拼摆,也可能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直接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教师板书)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本环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同时,我放手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