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084384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活动时间:2009年9月8日活动地点:初中数学办公室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做好中小学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初中数学学习任务布置:每位教师思考反思自己在中小学衔接中的做法与经验活动时间:2008年10月活动地点:初一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所有初中数学教师一、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做法与经验发言(简单记录整理如下)张贻恒: 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 多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

2、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2、 严格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3、 初一的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王春林:专心听讲,勤于思考 强化训练,规范作业 及时复习,温故知新1、 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研究课本,多

3、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2、 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马萍: 教学方式的衔接 学习方式的衔接 学习内容方面的衔接 学生的心理变化的衔接 学生适应能力的衔接 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1、我们班主任要主动联系本班毕业生源所在的小学教师,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中学任课教师最好将小学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请进中学课堂,听取教学意见,学习学生适应的教学方

4、法。2、平常研究一下小学的教材特别是与初中知识有很大关联的知识与方法。3、自己平常在有小学的听评课活动或教案、作业展示时尽量得参与进去。4、上课采用引入时多展现一下小学的知识背景,借助小学知识的平台引申、拓展到初中的教学任务,并要揭示中学知识与小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二、就几个知识进行讨论:1、在“有理数”这一章,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新的概念,并要准确理解,就会使那些认为“数学就是计算的数”的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应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尽可能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例如负数概念的引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要耐心地让学生表示物体的长度、重量、温度的表示,仅用自然数、零和分

5、数是不够的,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2、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小学简易方程的数量之间是用和、差、积、商等数量关系来说明,而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在理论上有了同解原理,有关解方程的一些步骤提高到理论上的理解。三、统一思想,利用好我校是中小学一体的大好机会,进一步进行衔接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再反思与研讨。上课内容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程为复习一次函数的一般式,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给出概念和性质,练习,小结,作业。 听课评价: 王麟:在回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要强调用什么线,说明x的取值范围,列表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取,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第加华

6、:在一次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老师最好是边操作边说明,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当学生的图象上出现不光滑现象时,要让学生明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姜安梅:在画图的这个环节上面花费的时间太多,后面的练习有点脱节。 陈华:y=X2与Y=-X2这两个图象之间有何联系。 张贻恒:吴老师在列出表格后,但是最好是能在后面的练习中首尾呼应。上课内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过程为复习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回顾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探索二次函数图象的画法,给出概念和性质,练习,小结,作业。 听课评价: 陈华:在回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要强调用什么线,说明x的取值范围,列表时从中间开始往两边取,同时要让学生自

7、己动手计算。 第加华:在二次函数的图象画法中,老师最好是边操作边说明,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当学生的图象上出现不光滑现象时,要让学生明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朱丽:在画图的这个环节上面花费的时间太多,后面的练习有点脱节。 郭继龙:y=X2与Y=-X2这两个图象之间有何联系?不比较怎么能得出a的正负决定开口的大小。 吴九香:张老师在列出表格后,能及时让学生发现数的对称性,和Y的非负性,但是最好是能在后面的练习中首尾呼应。初中数学组教研活动记录(二)2011-04-05 14:59:57|分类: 教研活动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活动时间:2010年9月 活动地点:初中数学办公室 参加人员

8、:所有初中数学教师活动主题:做好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 一、教师们针对自己的做法与经验发言(简单记录整理如下) 张三: 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 多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重视预习,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 严格要求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 3、 初一的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直观、更亲近的感觉,从而成为他们快乐学习数学的潜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9、趣与积极性。李四:专心听讲,勤于思考 强化训练,规范作业 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1、 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在进入初一后要注意在抓好学生专心听讲的同时,重视教会学生思考。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 2、 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 王二: 教学方式的衔接 学习方式的衔接 学习内容方面的衔接 学

10、生的心理变化的衔接 学生适应能力的衔接 学生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1、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过现在还存在课本不同一版本的现象,中学教师要向小学老师学习,班主任要主动联系本班毕业生源所在的小学教师,向毕业班的班主任学习班级管理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中学任课教师最好将小学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请进中学课堂,听取教学意见,学习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 2、平常研究一下小学的教材特别是与初中知识有很大关联的知识与方法。 3、自己平常在有小学的听评课活动或教案、作业展示时尽量得参与进去。 4、上课采用引入时多展现一下小学的知识背景,借助小学知识的平台引申、拓展到初中的教学任务,并要揭示中学知

11、识与小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就几个知识进行讨论: 1、在“有理数”这一章,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新的概念,并要准确理解,就会使那些认为“数学就是计算的数”的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应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尽可能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例如负数概念的引入,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要耐心地让学生表示物体的长度、重量、温度的表示,仅用自然数、零和分数是不够的,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 2、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小学简易方程的数量之间是用和、差、积、商等数量关系来说明,而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在理论上有了同解原理,有关解方程的一些步骤提高到理论上的理解。 三、统一思想,利用好我校是中小学一体的大好机会,进一步进行衔接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再反思与研讨。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