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083037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6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冀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本单元的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本单元重难点: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第2课,了解

2、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升和毫升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

3、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二、教学新知。1、实验,容量。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生:红色(蓝色)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4、(出示课件)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师生交流。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

5、、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生:油,牛奶,可乐,啤酒。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三、巩固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四、课堂小结:同学们,

6、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知道了容量的概念和认识了测量工具,还知道了升和毫升分别是用字母“L”和“mL”表示。并学会了怎样读量杯和量筒的液体。)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 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的过程。2、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3、体验“升”和“毫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重点: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00 mL的

7、量筒和1000 mL的量杯以及水槽。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毫升和升分别用用字母“mL”和“L”表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他们。幻灯片演示,指名读一读。二、学习新知。、师:升和毫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分组作个小实验。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讨论、猜想。、在讨论、猜想的基础上,提出实验要求。 看清楚量筒的刻度。 每次装入量筒的是100毫升而不是装满量筒,从水槽中取水。 记录倒入的次数和每次倒后量杯中的毫升数。 小心不要打碎仪器,也不要伤到自己。、分组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汇报交流。交流各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出现了情况,说明可能是倒的时候出现了失

8、误,实验要认真严密。)在得出10次正好倒够1000毫升水的基础上,师介绍1000毫升也叫1升,并板书: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三、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5升()毫升 3升()毫升4000毫升()升 8000毫升()升指名说答案并说思路。四、综合应用。做练一练。第1题,看图,先让学生了解“净含量”的含义,再读出各种容器中液体的净含量。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丰富课程资源。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题意,了解两种包装的酱油容量及价钱,再回答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单价不同的原因,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问学生可连加得出:4袋250毫升的酱油是1000毫升酱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便宜

9、多少。第3题,让学生认真读题,清楚题中有那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思路。 第二单元 除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的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简单应用问题。本单元教育目标:1、会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除法,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2、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

10、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情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方法来解决。本单元共安排了12课时,其中除法安排了7课时,乘除混合安排了3课时,探索乐园安排1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 第一课时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经历自主探索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了解列表法,会计算简单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重点:简单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师:同学们,今天夏天我国的四川遭受了近百年来的大旱,

11、田地的禾苗都旱死了,许多的农民都颗粒无收。得知这个情况后,许多人都自发的往灾区送去粮食。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二、自主探索。1、让学生根据问题情景自主探索。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2、交流个性化的算法。学生自由发表不同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代表性的想法。生:因为550=250所以25050=5师:这种算法非常好,又快又准确,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算的?生:根据乘法口诀想到的。师:像这种除数是整十数的,我们可以利用口诀直接计算得数,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生2:想255=5所以25050=5师:你真棒,巧妙地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求商。

12、师:同学们想法都很正确。我们的好朋友聪聪是这样想的。(如果学生提到类似聪聪的列法时,师要加以肯定,并板书。)出示列表法。1辆2辆3辆4辆5辆50袋100袋150袋200袋250袋想1辆车运50袋,2辆车运150袋5辆车运250袋。师:像聪聪这样的方法,叫做列表法。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都学会了这样的口算方法,老师这还有6道口算题,你们试着做一做吧!出示试一试。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四、解决问题。做练一练的第1、2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练一练的第3题。让学生计时比赛。做练一练的第4题。首先帮助学生弄明白

13、题目要求,然后再做题。可以让学生在图上连线,也可以组织学生口答。五、小结。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教学目标:1、经历估算和自主尝试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用整十数除三位数和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用整十数除三位数和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去年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航天飞船,学校决定组织全校师生去参观航天博物馆。出示文字和表格。二、探索新知。 明确

14、题意。师:你从这段话和表格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指名回答。师:你是怎样理解“每批参观的人数不得超过60人”和“至少要分几批参观”的意思? 独立探究。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至少要分几批参观呢?师:刚才同学们估计全校师生至少要分9批参观。那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吗? 小组讨论。商8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全班交流,写出算式和答语。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白:523里面有8个60,还余43,所以8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算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我们估算的要分9批,为什么计算的结果是8批呢?(指名1人回答)师:对,就像这位学生说得剩下的43人还要再组一批。那你就说说怎样写答吧。(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全校师生至少要分9批参观。)三、尝试应用。出示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