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08297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堂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近代学前教育,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的学前教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时间: 英国 1688年,颁布权利法案为标志。 法国 1792年大革命与人权宣言的颁布。 美国 1865年南北战争的结束。 德国 1871年德意志统一运动完成统一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日本 自1968年明治维新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世纪中叶 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大体上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都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才进入产业革命时期,到20世纪初,也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 。,是欧美和日本各国先后在政治上确立起资产

2、阶级统治地位的时期,在经济上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第六章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第一节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概况 一、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初期发展 二、 幼儿园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节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 英国的学前教育 二、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三、 德国的学前教育 四 、 美国的学前教育 五、 日本的学前教育,第一节 近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概况,一、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一)、英国诞生与推广幼儿学校 1、幼儿学校诞生的社会背景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17世纪后半期随着英国君主立

3、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持续百年。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18世纪中叶在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基本结束。纺织工业方面,1733年发明飞梭,之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动力织布机的相继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运输革新 1765年英国开始使用铁轨 1788年开始架设铁桥。1811年英国也开始仿制美国人富尔敦1807年发明的汽船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蒸汽机车等。工业革命的意义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 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使工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起来。英国的

4、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带动了当时各国相继发生工业革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动,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城市贫民;城市手工业者,小商人或失业或破产而陷入贫困之境;低工资女工、童工人数大量增加。 在工业革命之前,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而这些情况,使原来的幼儿教育体系面临困境,工人阶级为了生计,使得年幼子女缺乏照顾,加上饥饿、疾病等,大量死亡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就揭 露这一现实,象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 不到5岁就死掉 ,侥幸活下来的也常因为无人管教 流落街头,以致堕落、犯罪。,2、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办与影响 1

5、)英国幼儿学校的创办原因 出于对工人阶级子女的同情,也出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些开明人士,慈善家,宗教界人士等陆续兴办贫儿救济设施。 作为社会救济措施的幼儿保护设施,如1696贫民政策“国内贫民救济法”中规定,在每个教区设立纺织学校劳动学校,所有领取救济金的贫民三至十四岁以下不能当正式童工的子女送入这种学校。为近代幼儿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营造了一种氛围。 1816年,资产阶级的慈善家欧文创办了“幼儿学校”.是早期英国影响最大的贫民救济设施。出自作为社会救济措施的幼儿保护设施而超过它们。,创办幼儿学校17971829年的新拉纳克实验的一部分 1800年,欧文买下苏格兰新拉纳克的一家拥有2千多人

6、的 纺纱厂。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改革试验的目的既要牟取利润,又有利于工人及其子女的利益。其中包括幼儿教育实验,欧文的改革取得极大成功,正如思格斯所说的那样:“欧文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完善的模范移民区,在这里,酗酒、警察、刑事法庭、诉讼、贫困救济和慈善事业都绝迹了。”欧文的幼儿学校得到人们的最大肯定,几度有人希望仿建。 1812年,欧文开始宣传自己改革成就,发表了关于新拉纳克工厂的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的资产者、慈善家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家,纷纷前来参观。欧文成为欧洲最有名望的“慈善家”。,2)欧文幼儿学校的作法和影响 欧文幼儿学校的作法: 重视善良和愉快性格的陶冶:欧文认为,

7、工人子女从婴儿时就处于不利地位。99%的父母不懂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儿童,特别是子女;因此,欧文设立幼儿学校,施以陶冶品性的教育,训练他们正直、善良和诚实。幼儿学校的入学年龄为1岁或刚会迈步。 重视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 幼儿学校里,教育用示意动作和亲昵的交谈进行,儿童在不担心受罚的情况下得到训练和教育。教学还用实物、模型、图画。两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学习舞蹈和唱歌。还鼓励家长到校观摩。幼儿学校分两部。一部是13岁儿童,3050人,尽量在户外游戏场玩乐;天气不好时,则在室内游戏和娱乐。二部是36岁儿童,对他们是同样的态度:经常带他们到乡下散步,拿适合其年龄和知识程度的东西给他们观察并讲解,以引起更大

8、的兴趣,增加更多的知识。,欧文幼儿学校的影响: 欧文的幼儿学校,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的幼 儿教育机构,第一次对6岁以下儿童实施专门的学 前公共教育。拉开了世界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 序幕。从此,幼儿教育仅仅在家庭中进行的模式被 打破,开始向着开放的社会化形式迈出一步。 幼儿学校的成功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 少有识之士纷纷效法,并先后成立了伦敦幼儿学校 协会 英国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来促进幼儿学校 的发展,形成了持续30年之久的幼儿学校运动。在 英国,怀尔德斯平在普及幼儿学校等方面做的工作, 对19世纪欧美各国的幼儿学校运动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小结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最发达

9、的英国,劳工子弟的幼儿公共教育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影响了欧美各国。,二)、法国重视创办托儿所,进行托儿所运动 1、法国托儿所产生的背景 相对其他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的历程最为曲折,政治斗争复杂。,19世纪的法国,政权更迭频繁,2、法国托儿所的创办与托儿所运动 1)法国托儿所的创办 政治斗争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争夺教育权。 也许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过程,一开始就有政府官员的参与和支持。典型代表是巴黎第12区区长柯夏。 1828年,在巴黎塞那县开办托儿所。 柯夏多次到英国考察,研究幼儿学校,借鉴其经验,在巴黎塞那县开办起类似英国幼儿学校的学前教育机构,称“

10、模范托儿所”,在生活照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及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启蒙教育。,2) 托儿所运动与法国政府对托儿所的重视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各县市纷纷效法巴黎塞那县而办起托儿所。在民间和政府的双重努力下,法国的托儿所开始有普及化的趋势。,法国教育当局也给予承认和重视。 1833年,法国颁布实施关于初等教育的基佐教育法,该法案是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步骤。使初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基佐教育法颁布以后,法国政府把托儿所看作初等教育的基础,也逐步加强对托儿所的管理。 1837年,法国政府发布了最早的有关托儿所管理和监督的规定,把托儿所纳入了中央集权教育行政管理的轨道。规定:托儿所

11、为慈善设施分公立、私立两种;托儿所最高管理人员为”监督“;各级教育委员会对托儿所有管理、监督、惩戒的权力;建立托儿所女视学官制度。,小结 法国学前教育在早期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政府的重视。自此,法国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先进地位。,三)、德国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学校 1、德国早期幼儿教育发展的背景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 政治上,处于封建割据局面,国家不统一,国内小邦林立,如年时,包括力量较 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国共个国家和个自由城市 。 封建割据局面阻碍着工商业的发展。,欧洲政局的发展和演变,特别是法国的各种政治运动和斗争直接间接地

12、影响着德国政局的发展,也影响到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如1806年普法战争普败于法,引发德国国内教育改革;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革命运动等都影响到德国(1848年德国工人革命运动)。 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中,普鲁士击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为资本主义在德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在9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1)19世纪初期,德国尚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 1802年,出现了最早的保护和教育机构巴乌利勒保育所。是一种农忙时开办的季节性托儿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农业劳动的贫苦妇女及其子女。作为贫民救济设施,重点是对幼儿进行保育,教育处于从属位置。在

13、19世纪1020年代大量发展。得到政府注意。,2、德国的托儿所运动和幼儿学校发展的历程,2) 19世纪20年代,受到英国幼教政策、幼教思想的影响。牧师弗利托娜在参观英国幼儿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幼儿学校”。对贫民和工人的孩子进行宗教和道德教化,并且注重读写算的教育。,3)19世纪30年代后,德国开始产业革命,工人不断罢工、暴动,为此,出于维护社会治安的立场,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起来,对幼儿教育机构采取保护政策,加强管理。重视宗教和道德教化,不重视知识教育。,小结 不同于英法,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为私人慈善设施,政府不设立,相对不及英法政府重视。,四)美国创办幼儿学校 1、 美国幼儿教育发展的背景 美国

14、在独立前,是英属殖民地。 经过1776年1783年战争而独立。 独立后,美国资本主义日益发展。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制造轮船,美国也开始推行产业革命。,2、美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在独立前的殖民时代,美国教育的特点,是宗主国英国教育的移植。美国没有学前社会教育,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 独立后, 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地安那州建立”新和谐村“,从事创办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验。开办幼儿学校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他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州都建立了幼儿学校。成为美国19世纪早期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小结 美国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类似英国。 总的说来,尽管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均有其特色,17世纪后半期

15、到19世纪上半叶,是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前教育机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一)福禄倍尔的幼儿园 欧文的幼儿学校开创了近代幼儿教育的先河,并在19世纪上半叶是最有影响的学前教育机构 。19世纪下半叶 对西方各国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则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二、 19世纪下半叶,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形成与传播 的时期,福禄倍尔,17821852年,德国幼儿教育家,主要教育著作人的教育(1826年发表)母亲与儿歌(1843年出版) 幼儿园教育学(1861年生前好友将其1838年到1840年撰写发表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论文编辑成书出版)。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福禄培尔不仅是学前

16、教育理论家,也是一位实践家。1837年,福禄倍尔在其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创办。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是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福禄培尔成为幼儿园的创始人。,幼儿园迎合了当时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需要和偏好,更能满足富裕家庭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的需求。福禄倍尔式的幼儿园首先得到的是中上层阶级的青睐。,二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传播 一些已经兴办起以贫儿为主要对象的幼儿学校。托儿所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开始引进福氏式幼儿园,以满足有产阶级家庭的需要,而那些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如日本,其幼儿公共教育可以说是引进福禄倍尔式的幼儿园开始的.,英国 19世纪50年代,德国人伦克夫妇、别劳夫人、福氏弟子霍曼将福禄倍尔幼儿园最初引入英国。发起幼儿园运动。 1873、1874年,英国曼彻斯特、伦敦成立福禄倍尔协会,协会普及幼儿园、培养幼儿教师、普及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工作推动了幼儿园运动。 1881、1892年,英国的教育法中规定涉及采用福禄倍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自引入福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