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082568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亲爱的家长,您的小孩已经步入小学一年级,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迈向知识殿堂的第一步。为了使您的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我们的老师会尽心的引导,作为家长,也请您主动地配合学校,陪伴并帮助我们的孩子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因此,向家长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供您参考:一、心理能力1、小学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较幼儿园延长,因此,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高。平时家长要注重对孩子集中注意力能力的培养。2、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3、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

2、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并能按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玩教具等。二、学习习惯1、尝试着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孩子在幼儿园以在游戏中学习,现在变成了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和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让他看看画书、画些画等等,做这些事时培养一心一意不讲话,不时常站起来走动,认真做事的习惯。2、认真倾听、思考习惯的培养 学会认真倾听是孩子入学以后能不能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认真听老师提的问题,还要认真倾听小朋友说的话。家长还应要求孩子在家里就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

3、习惯。比如,当家长向孩子提要求时,孩子就应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着家长,在讲完后最好让孩子再复述一下,克服边玩边听、漫不经心的坏毛病。3、正确的站、坐、行姿势的培养 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三、生活习惯1、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孩子上学穿的衣裤、鞋子、袜子等,要干净整洁。做到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2、饮食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往往有加餐时

4、间,上学后一般没有课间加餐,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每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的良好饮食习惯,必须在家里吃完来,不要站在学习门口吃,更不能随便扔垃圾,督导员会登记,养成上课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3、不带零食、玩具、钱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到学校。4、做到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八点半以前睡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5、书包里的书本、文具一定由孩子自己收拾。每天整理书包,备好第二天需要用的书本、文具。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6、请告诉您的孩子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保护自己。告诉孩子在校活动要适当,休息时间不奔跑

5、不推搡,不做危险游戏,避免伤害事件发生。四、物质准备(一)、备齐必需的学习用品1、文具用品应当简单实用,不可过分花哨和追求时髦,避免分散孩子上课的学习注意力。也杜绝了孩子养成攀比、虚荣的心理。2、一是从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挑选面料轻薄、双肩背的书包,又大又重的书包装上书后会增加分量。3、挑选大小适宜的笔袋,不建议适用铁质文具盒,避免孩子课堂上频繁的开关文具盒影响安静的学习氛围。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4、铅笔选用铅心为的木质铅笔。这种铅笔硬度适中,颜色适度。不建议使用自动铅笔,因为这种笔铅芯细,易折断,不适宜小学生使用。准备铅笔的数量为6枝左右,于前一天晚上在家削好,削笔

6、刀或削笔机不带到学校。5、橡皮挑选质地柔软适用的,不要过度追求颜色和形状的美观。6、课本一定要包书皮,并且在书皮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二)、准备好上学所需的生活用品1、准备一个水壶或水杯,要实用,易打开。您可以为孩子自备水。2、准备入厕的卫生纸,教育孩子养成下课入厕习惯,有困难要敢于请假。五、其他事项1、为了您孩子的人生安全,也便于学校的管理,请您接送孩子时止步于校门口,请不要无理闯入,也请您遵循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接送您的孩子。关于接送孩子这里重点强调,请家长们一定遵守,否则有什么安全问题自己负责:(1)接送车辆停远一点,不能堵在学校门口;(2)接送不要急躁拥挤,没到指定地点不能中途接走孩子;(3)教育孩子,家长没到时不自己乱跑,走到老师身边(一定准时来接)。(4)在孩子的书本上写上父母的联系电话,方便孩子记。亲爱的家长,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加强沟通与交流,我们希望您的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