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408100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一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白炽灯通电发光B树根制成根雕C熟石灰在空气中结块D三峡大坝水力发电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B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D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3钆(ga)是一种重要的稀土金属。可用于微波技术、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原子能工业及配制特种合金。如图是周期表中钆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4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GdD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4瑞德西韦(C27

2、H35N6O8P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下列有关瑞德西韦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五种非金属组成C该物质中原子总数为77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27 :35 :6: 8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D点燃酒精灯6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必需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不利于健康BNaOH、 CaO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D家庭装修时应使用环保材料7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混合物矿泉水、洁净的空气、冰水混合物B常见合金黄铜、硬铝、不锈钢C

3、有机合成材料毛、 塑料、合成橡胶D复合肥料KNO3、NH4H2PO4、NH4NO3AABBCCD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电解H2O生成H2和O2,可以说明H2O是由H2和O2组成的9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该反应可以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都不变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比较金属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B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分

4、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pH 大于7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12压强为101kPa下,氯化铵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102030405060CO2的溶解度/g1.71.20.90.70.50.40.36NH4Cl的溶解度/g29333741465055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 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1

5、%C50的NH4Cl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CO2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13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若选择装置B制氧气,分液漏斗盛装的药品名称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该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3)C、D装置都可用于收集氧气,若用收集到的氧气做图E所示实验,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 。图E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_。14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如图是用石灰石(杂质均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制取高纯度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主要工艺流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_;方案2中经过操

6、作后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2)写出高温灼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_。(3)此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产品碳酸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列举另一种实例:_ 。(4)为了验证加入Na2CO3溶液后,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否反应完全,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进行检验,小明认为不可行,原因是_。15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几组实验:(1)实验中A烧杯内的现象是_, 反应后B烧杯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写离子符号)。(2)实验中C烧杯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的现象时,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

7、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兴趣小组同学对C烧杯内的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NaCl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的相关内容。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无变化溶质只有NaCl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_溶质既有NaCl又有HCl方案评价同学们对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甲同学方案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其原因是_。1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

8、气体的收集方法。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作出猜想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_。.能够用排水法收集。查阅资料 CO2不与碳酸氢钠反应,且难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实验设计与操作步骤一: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CO2气体的制取,在相同条件下,用如下3种方法,分别在三个规格相同的锥形瓶中收集产生的CO2气体。方法:当气体发生装置开始产生CO2气体15s后,用排水法收集CO2备用,并记录从收集到集满一瓶CO2所需的时间t;方法:当气体发生装置开始产生CO2气体15s后,采取与方法相同的时间t,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备用;方法:当气体发生装置开始产生CO2气体15s后,用向上排空气

9、法收集,将燃着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后,立即盖上玻璃片备用。(1)请写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当气体发生装置开始产生CO2气体15s后,再开始收集气体的原因是_。步骤二:将装有50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再缓缓插入已经收集好CO2气体的锥形瓶中(如图2所示)。将注射器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观察瓶内压强变化情况。 实验分析与结论(3)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猜想_(填“I”或“II”)成立。(4)用燃着的木条验满CO2的方法_(填“可靠”或“不可靠”)。从收集的气体纯度考虑,方法_(填“”“”或“”

10、)更好。(5)图2锥形瓶内压强不再变化时,瓶内剩余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_(不考虑CO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6)图1锥形瓶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7)直接用排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代替上图的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其优点是_。17铝合金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合金材料,为测定某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将12g合金样品加入到6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合金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计算:(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试卷第7页,总7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A、白炽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

11、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树根制成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熟石灰在空气中结块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三峡大坝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D【解析】【详解】A、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不利于环境保护,浪费资源,故A不符合理念;B、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理念;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能污染水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理念;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D符合题意

12、。故选D。3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4,表示原子序数为6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电荷数是64,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Gd,不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瑞德西韦的化学式C27H35N6O8P可知,该物质由

13、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其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符合题意;B、瑞德西韦(C27H35N6O8P)由碳、氢、氮、氧、磷五种非金属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分子中含有原子总数为:27+35+6+8+1=77,不符合题意;D、瑞德西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1227):(135):(146):(168)=324:35:64:128,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解析】【详解】A、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