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绪论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4080376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预防医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预防医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预防医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预防医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绪论PPT(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教研室 郭怀兰 Tel:8875323,绪 论,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1,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3,2,预防医学发展历程,4,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绪 论,三级预防策略,6,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和主要卫生成就,7,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8,5,健康决定因素,重点,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卫生学的概念 三级预防策略,问题1:,你认为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医生?,疑问,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应该学哪些内容?,扁鹊及其兄弟,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文

2、王感到不解,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认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病人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药等,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治未病思想,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一个政府成功或失败

3、最终衡量的指标是它所辖居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什么比公共卫生和人民的健康更为重要和更值得关注的了”。 罗斯福,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 爱丁堡宣言,这样的医生应该是,卫生保健提供者 决策者 健康教育者 社区健康的倡导者 卫生服务管理者 “五星级医生”WHO,案例1,李某:男,49岁,公司经理.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突然手捂胸部跌倒在地,45分钟后被送进了急诊室。心电图显示前导联ST段压低3毫米,随即进行溶栓治疗,但病情发展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 家人和单位员工无比悲痛,社会各界也无比惋惜,请问:作为一名医生,你对此有何感想?,尸检发现:这位病人的血胆固醇高达356mg/dL

4、,心脏的左总和前降支有大块血栓。 据家人介绍:该病人近几年体重持续增加,吸烟量也越来越多,但其它方面看起来倒挺健康。他的兄弟姐妹也较为健康,但两个姐姐正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而病人的父亲和叔叔均早死于无预兆的心脏病。该病人成年后只看过三次医生,主要是为了治疗因间断性的慢跑所致的关节损伤,在医生的记录中只注明了关节损伤,但未提及病人的吸烟史、家族史、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较少等问题,病史中无有关病人血胆固醇水平的纪录。,上述案例的特点,即病人所经历的疾病或死亡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在发生疾病(如冠心病) 的几个月、几年或几十年以前就可发现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或亚临床疾病状态,但都没有得到很好

5、地检查和干预治疗。,在中国,高血压患者达1.34亿;每年新发脑卒中150万。,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临床医生在保护人群健康的作用,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报告人、疾病监测的前哨、以及日常各种个体化预防服务和疾病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在保障公众健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vital role)。,临床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未知病因 临床医生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报告人,现代医学的组成,基础医学 basic medicine,临床医学 clinic medicine,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现代医学 Mo

6、dern medicine,病因研究,产褥热-塞麦尔维斯医科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塞麦尔维斯(1818-1865)匈牙利产科医生,发现产褥热病因。首创产科消毒法 晶体后纤维增生症-(40年代初美国儿童)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 先天性白内障-( 40年代初澳大利亚Gregg眼科医生)妊娠早期患风疹,美国FDA回应百事可乐致癌:每天喝千罐才会引发,人工色素-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 转基因致癌说:动物实验到人群研究,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

7、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克山病分布,预防医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重点人群为健康人和无症状者 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研究方法:微观和宏观结合更紧密 对策为预防措施,更大的健康效应,仅病人受益,健康,潜在疾病,发病,发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20年前,胃癌化疗费每人次平均100元,如今涨到15050元 某肿瘤生物治疗药物只能延长病人4.1个月的生存寿命,却要付出约合人民币30万元的高昂代价。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作用可能赛过开发新药,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

8、,环境与健康、预防保健,卫生学,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 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的关系 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 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 实施原则,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 卫生学的研究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直接,间接,围绕人类周围的 空间及存在的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生存发展,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环境组成,环境介质,环境因素,有机,无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附载在介质中 可在介质间转移,环境(environment),人类改造环境:适合人类生存、

9、繁衍、发展,环境影响人类:结构、功能改变,适应环境变化,生活环境 生产环境,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有益因素,有害因素,机体,增进健康,危害健康,环境与人类关系,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吸 烟,芳香胺,膀胱癌,NAT1 NAT2,基因变异:膀胱癌危险度增加,基因稳定:核DNA自发突变,0.5%/百万年,一万年0.005%,环境变化大:,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生物多样性,膳食

10、结构 植物性 动物性 高脂 高能量 高蛋白,生产环境 有害因素,遗传因素为主: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低,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环境因素为主:,物理因素:辐射,化学因素:中毒,生物因素:传染病,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慢性病 控制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有效、可行,二、预防医学发展历程,三次公共卫生革命,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 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 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 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又称“新公共卫生”(New Public Health) K

11、ichbusch I.,生 活 与 工 作 条 件,个 人 的 行 为,生态学模型,二、预防医学发展历程,个体预防,群体预防,人类预防,养生,公共卫生,全球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慢性病,三、健康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环境 物质环境 个人因素 卫生服务,莫言:请慢一些,人口学数量频率,自然资源,生态平衡,文化,精神卫生,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精神社会体质,环境 自然 社会教育就业,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卫生服务,饮水卫生,垃圾处理,营养,住宅、交通,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工农业生产,健康状况,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最常见的死因中所起的作用,因 素(%) 死 因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环境

12、因素 不良的遗传因素 不良的医疗服务 心脏病 54 9 25 12 癌症 37 24 2 9 10 中风 50 22 21 7 车祸 69 18 1 12 其他意外事件 51 31 4 14 流感/肺炎 23 20 39 18 糖尿病 34 0 60 6 肝硬化 70 9 18 3 自杀 60 35 2 3 他杀 63 35 2 0 总计 51 19 20 10 ,WHO 2002年10月30日公布人类健康十大危机,一、体重过轻; 二、不安全的性行为; 三、高血压; 四、吸食烟草制品; 五、酒精; 六、不洁饮水及恶劣卫生情况; 七、胆固醇过高; 八、室内烟雾; 九、铁质不足; 十、身体过重。,

13、解决“人类健康十大危机”可使人类长寿10年,四、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WHO提出的健康定义和具体衡量标志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人类健康观的重大发展。,WHO关于人体健康标志,八、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色正常、无出血,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以及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它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哲学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医学发展中经历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哲学,神灵,医学模式

14、(medical model),美国医学家Engle首先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 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Engle提出的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医学发展历史的必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来四大变化,防治分离,技术服务,防治结合,社区服务,院内治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院外治疗,五、三级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三级预防(three levels of prevention)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

15、三级预防策略。,五、三级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如预防接种;健教;婚前检查;孕检; 环保措施和标准,主要针对发病早期。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复发或慢性:普查、筛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检查、专科门诊,临床预防 ,主要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三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一级预防,我国80%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即属于中晚期,而癌症发展到晚期,5年生存率极低:晚期肺癌一般存活期只有1年,肝癌晚期出现黄疸和腹水存活期为1至3个月。 “P53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