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078840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静定结构附加内力分析(课堂PPT)(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5 章 超静定桥梁结构附加内力分析,大跨度桥梁设计,2,本章的主要内容,5.1 附加内力的基本概念 5.2 预应力效应分析 5.3 温度效应分析 5.4 基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 5.5 支座摩阻力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 5.6 挠度、预拱度计算及施工控制,3,拟定桥梁截面尺寸后,需进行下列内容的计算: 1、结构恒载内力计算 2、汽车荷载内力计算 初步进行荷载组合,估算截面配筋 3、结构次内力计算 (1) 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 (2) 混凝土徐变、收缩引起的次内力 (3)温度影响引起的次内力 (4)基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 (5)支座摩阻力引起的次内力 4、荷载组合 5、截面强度和应力验算 6

2、、挠度验算及施工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计算内容,4,5.1 附加内力的基本概念,结构自重,汽车活载,桥梁结构的直接作用,主要作用,温度,预应力,桥梁结构的间接作用,收缩徐变,间接作用影响桥梁结构尺寸或者位置改变,往往会在结构内部引起结构内力,这类内力称为附加内力,或称为结构次内力。,支座摩阻,基础沉降,5,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1 预加力次内力的基本概念,简支梁: 在预加力作用下,只产生自由挠曲变形和预加力偏心距M0,M0也称为初始力矩。,6,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1 预加力次内力的基本概念,连续梁、连续刚构: 超静定结构,预应力作用下多余约束处产生附加反力,从而导致结

3、构产生附加内力M,统称为次内力或二次内力。 由预加力产生的总内力:,等效荷载法求解M,7,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由“总弯矩=次弯矩+初弯矩”求解预加力作用下连续梁内力的方法,对于曲线布筋和多次超静定情况下计算是很烦琐的。在实用计算中大多采用等效荷载法。 所谓等效荷载法,是将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筋和混凝土视为相互独立的隔离体,把预应力对混凝土的作用用等效荷载代替,把预应力梁看作等效荷载作用下的普通梁,直接求连续梁在预应力作用下的总弯矩的方法。,8,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计算等效荷载的原则和基本假定 原则:预加力产生的结构内力与等效荷载产生的

4、内力相等 基本假定: (1)预应力的摩阻损失忽略不计,考虑预加力Ny为常量; (2)预应力筋贯穿构件全长。,9,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1)锚固截面的等效荷载 预加力对锚固截面的等效荷载,即为锚固点预加力对锚固截面中性轴的等效荷载。,10,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2)折线形预应力索的等效荷载 折线形预应力索的等效荷载可由剪力等效求得。 折线形预应力索的索力线方程为:,11,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预应力产生的剪力,AC段,CB段,12,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折线形预加力的等效荷载,折线形预加力C截

5、面的弯矩,13,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3)曲线预应力索的等效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配置曲线索。,14,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索曲线的二次抛物线表达式,15,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预应力对中性轴产生的偏心力矩为,16,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且,17,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q(x)为所求的等效荷载q效。 沿全跨长的总荷载 q效l 与两端预加力的垂直向下分力之和相平衡。,18,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计算步骤 (1)按预应力索曲线的偏心距ei及预

6、加力Ny绘出梁的初预矩M0=Nyei图,不考虑所有支座对梁体约束的影响。,19,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计算步骤 (2)根据索曲线形状计算等效荷载,且考虑锚固点等效荷载确定全部的预应力等效荷载。 (3)求解连续梁在等效荷载下的截面内力,得出的弯矩称为总弯矩M总。 (4)用总弯矩减去初预矩得到次力矩,20,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例题 : 两跨等截面连续梁,预加力Ny=1158kN,试求支点B截面由预应力产生的总弯矩和次弯矩。索曲线布置见a图,各段索曲线偏心距方程如下:,21,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解 由于结构及预应力布置

7、均对称,可取一半结构进行分析,并视B截面为固定端。 (1)绘制预应力初预矩图,即,22,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续前 (2)计算预加力等效荷载,a-d段的端转角,a-d段的等效荷载,23,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续前 (2)计算预加力等效荷载,d-b段的端转角,d-b段的等效荷载,24,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续前 (3)B截面总弯矩M总。,25,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2 等效荷载法,续前 (4)B截面次力矩。,26,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3 压力线与线性转换,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压力线:指总预矩与有效预

8、加力的比值,即:,27,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3 压力线与线性转换,简支梁中,无次力矩,总预矩即为初预矩,则求得的压力线函数与钢束重心线重合。 超静定结构,存在次力矩,压力线偏离钢束重心线,偏离钢束中心的形状与次力矩形状一致。偏离值为:,28,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3 压力线与线性转换,虚线为压力线。压力线与钢束重心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为次力矩;与截面形心线围成的图形面积为总预矩。,29,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4 吻合束,按实际荷载下弯矩图的线形作为预应力束布置的线形,这种预应力束即为吻合束。 吻合束 总弯矩M总=初预矩M0=实际荷载弯矩Mq 预加力产生的次力矩M次=

9、0,30,5.2 预应力效应分析,证明两跨连续梁为例。,(1)实际荷载q作用下的弯矩Mq,左跨弯矩:,(2)实际荷载弯矩Mq与初预矩M0相等,5.2.4 吻合束,31,5.2 预应力效应分析,5.2.4 吻合束,2、证明两跨连续梁为例。,等效荷载,q效与q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初预矩与荷载作用弯矩完全平衡,预加力不产生次力矩。此预应力束的线形即为吻合束的线形。,32,5.3 温度效应分析,在日照或者气候变化下,桥梁结构内的温度变化称为温度分布,又称为温度梯度或温度场。 由于结构物某部分所受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致使结构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的应力,即温度应力或温差应力。 桥梁专家通过考察发现,箱梁桥顶底

10、板上下温差可达30度,产生较大温差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33,5.3 温度效应分析,5.3.1 结构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风、雨雪、寒流、昼夜降温等。 总体温度类型:年温度变化和局部温度变化。 年温度变化在结构内部是均匀温度场变化,在截面上不存在温度梯度,因此年温度仅引起结构均匀伸缩、通过伸缩缝释放,不产生附加内力。,34,5.3 温度效应分析,5.3.1 结构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局部温度变化在指日照、骤然升降温等引起的结构表面温度急剧变化,而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导热性较差,结构内部温度变化与表面温度变化不一致,在结构上产生温度梯度变化的一种温度作

11、用形式。,35,5.3 温度效应分析,5.3.2 结构温度场的简化与分类,温度分布基本假定 因桥梁可看为杆系结构,沿桥纵向和横向的温度分布视为均匀的。 工程中主要考虑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36,5.3 温度效应分析,5.3.2 结构温度场的简化与分类,a)均匀温度分布。年温差、季节性温差等气候变化引起的结构整体均匀升温或降温。 b)线性温度分布。截面高度上温度按线性变化。 c)双直线温度分布。日照温差引起,我国规范采用。 d)指数函数温度分布。日照温差引起。,37,5.3 温度效应分析,5.3.2 结构温度场的简化与分类,我国规范温度作用模式,计算混凝土桥梁结构温度效应时: 梁高H=4

12、00mm,A=300mm t为混凝土桥面板厚度。,38,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温度应力根据约束的不同分为温度自应力和温度次应力。 1)温度自应力,梁截面上的温度变形受到截面纵向纤维之间的相互约束,在截面上产生自平衡的纵向约束力。 2)温度次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桥梁温度场的变化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结构多余约束条件的限制而产生温度附加内力,从而在截面上产生温度次应力。 3)总应力,由温度自应力与温度次应力叠加得到温度变化引起的总应力。,39,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1)温度自应力计算,简支梁、悬臂梁等静定结构无外约束,非线性温差作用下

13、产生温度自应力,且截面上温度自应力满足自平衡条件。,任意截面的简支梁,受梁高方向非线性温度t(z)影响,温度引起的自由应变t(z)为:,40,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1)温度自应力计算,梁截面符合平截面假定,梁截面上的最终应变f(z)应为直线分布。,约束产生的温度自应变(y)(e图中阴影部分)为,41,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1)温度自应力计算,温度自应力(z)(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为,全截面上由自应力形成的合力(轴向力)N=0,全截面上由自应力对截面中性轴的合力矩M=0,得到曲率、应变为:,42,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

14、布,2)温度次应力计算,两跨等截面简支梁受到非线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力法求温度次内力的步骤为: (1)取简支梁作为基本结构,赘余力为B支点截面弯矩X1,力法方程为:,43,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2)温度次应力计算,(2)计算,AB跨和BC跨简支梁的弯曲变形曲率为 等截面且截面温差分布相同,则 两跨简支梁各自截面的总转角为,简支梁两端转角对称,B端截面转角分别为,转角方向与所设赘余力方向相反,44,5.3 温度效应分析,5.3.3 温度应力分布,2)温度次应力计算,(3)解力法方程求赘余力X1。 (4)计算温度次内力。,温度次应力,温度总应力 叠加温度自应力和温度次应力,

15、45,5.4 基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施工阶段,大部分基础沉降已完成,因此主要计算后期的基础沉降影响。 简支梁桥:基础沉降影响桥梁结构的线形; 超静定桥梁结构:基础沉降影响结构变形、引起结构附加内力。 当桥梁多个桥墩发生沉降且沉降可能不均时,将对结构某些截面产生不利影响。,46,5.4 基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1)确定各个桥墩的可能沉降值fi。 2)分别计算单个桥墩沉降引起的桥梁(1)、(2)、(3)截面的附加内力Mij。 3)将所有桥墩沉降对各截面的正或负效应叠加,得到最不利的正或负效应。 4)考虑沉降速率的影响,对结果进行折减。 混凝土和圬工结构,折减系数为0.

16、5,钢结构为1.0。,三跨连续梁,4各桥墩,求解截面(1)、(2)、(3)由基础沉降引起的结构最不利内力。,47,5.4 基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例题:某三跨混凝土连续梁,跨径布置和截面尺寸布置见下图。各桥墩的最大沉降量为2cm,试计算由基础沉降引起的结构最不利附加内力。,解:(1)计算各桥墩单独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见弯矩图,48,49,5.4 基础沉降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2)将各支座沉降引起的附加弯矩进行线性叠加,得到最不利的正、负效应。 (3)考虑沉降速率的影响,引入折减系数0.5进行折减。得到由于沉降引起的最不利附加弯矩包络图。,50,5.5 支座摩阻力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大跨度桥梁均设置了较多的活动支座,当梁体与支座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支座摩阻力,对截面会产生偏心力矩。,51,5.5 支座摩阻力引起的附加内力计算,在我国桥梁规范中,支座摩阻力的标准值计算公式为:,52, 5.6 挠度、预拱度计算及施工控制,5.6.1 挠度计算,大跨径桥梁的挠度分析一般采用有限单元法,其特点如下: 1)需根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