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069084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病与营养保健课件(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放军264医院 刘谦民,内容提要,胃肠道的一般知识,营养的一般知识,营养与胃肠病,胃肠道的一般知识,第一部分,胃肠道的一般知识,胃肠道的组成 胃肠道的功能 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吸收,胃肠道的组成,消化道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胃肠道的功能,胃肠道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

2、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消化的概念,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除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直接吸收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均不能直接吸收,必须先在消化道内

3、经过分解,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送到身体各处供组织细胞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消化的形式,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

4、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吸收的概念,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吸收的形式,消化管内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消化过程是吸收的重要前提。由于吸收为多细胞机体提供了营养,因而具有很大的生理意义。 消化管不同部位的吸收能力有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各部分消化管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的时间。 在口腔和食管内,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在胃内,食物的吸收也很少,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

5、认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对于大部分营养成分,当它到达回肠时,通常已吸收完毕,因此回肠主要是吸收功能的贮备。小肠内容物进入大肠时已经不含多少可被吸收的物质了。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l-。,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上、下消化道的区分是人为的,它是根据其在Treitz韧带的位置不同而分的。位于此韧带以上的消化管道称为上消化道,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管道称为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 下消化道由空肠、回肠和大肠组成。,

6、上消化道的功能,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碳水化合物。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据与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 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 食管:食管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厘米。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其次有防止呼吸时空气进入食管,以及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作用。 胃:分胃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四部分, 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由食管进入胃内的食团,经胃内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后形成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

7、被排入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长度相当于本人十二个手指的指幅因此而得名。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粘液、刺激胰消化酶和胆汁的分泌,为蛋白质的重要消化场所等。,下消化道的功能,空肠、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连回肠,回肠连接盲肠。空肠、回肠无明显界限,空肠的长度占全长的2/5,回肠占3/5,两者均属小肠。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大肠:大肠为消化道的下段,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成人大肠全长1.5米,起自回肠,全程形似方框,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食物的消化,胃内消化: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成人

8、的容量一般为1-2L,因而具有暂时贮存食物的功能。食物入胃后,还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即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里,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许多营养物质也都在这一部位被吸收入机体。因此,食物通过小肠,消化过程基本完成。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内消化: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大肠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所。,食物的吸收,水分的吸收:人每日由胃肠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约有8L之多。水分的吸收都是被

9、动的,各种溶体,特别是 NaCI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水的通透性都很大,因此,驱使水吸收的渗透压一般只有3-5mOs/L 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水分由肠腔进入血液的量和水分由血液进入肠腔的量都很大,因此肠腔内液体的量减少得并不多。在回肠,离开肠腔的液体比进入的多,从而使肠内容大为减少。,无机盐的吸收,一般说,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的吸收很快,多价碱性盐类则吸收很慢。凡能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盐、磷酸盐、草酸盐等,则不能被吸收。 钠的吸收 成人每日摄入约250-300mmol的钠,消化腺大致分泌相同数量的钠,但从粪便中排出的钠不到

10、4mmol,说明肠内容中95%-99%的钠都被吸收了。 铁的吸收 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1mg,仅为每日膳食中含铁量的1/10。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三价的高铁形式,但有机铁和高铁都不易被吸收,故须还原为亚铁后,方被吸收。 钙的吸收 食物中的钙仅有一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主要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是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要。维生素DC有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作用。,糖的吸收,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在已糖中,又以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为最快,果糖次之,甘露糖最慢。 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它可逆着浓度差进行,能量

11、来自钠泵,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纹状缘上存在着一种转运体蛋白,它能选择性地把葡萄糖 和半乳糖从纹状的肠腔面运入细胞内,然后再扩散入血。各种单糖与转运体蛋白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导致吸收的速率也不同。,蛋白质的吸收,无论是食入的蛋白质(100g/d)或内源性蛋白质(25-35g/d),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经煮过的蛋白质因变性而易于消化,在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就被迅速吸收,未经煮过的蛋白质和内源性蛋白质较难消化,需进入回肠后才基本被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性的。目前在小肠壁上已确定出3种主要的转运氨基酸的特殊运载系统,它们分别转动中性、酸性或碱性氨基酸。一般来讲,

12、中性氨基酸的转运比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速度快。与单糖的吸收相似,氨基酸的吸收也是通过与钠吸收耦联的,钠泵的活动被阻断后,氨基酸的转运便不能进行。氨基酸吸收的路径几乎完全是经血液的,当小肠吸收蛋白质后,门静脉血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即行增加。,脂肪的吸收,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很快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有亲水性,它能携带脂肪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水层到达微绒毛上。在这里,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固醇等又逐渐地从混合胶粒中释出,它们透过微绒毛的脂蛋白膜而进入粘膜细胞(胆盐被遗留于肠腔内)。,胆固醇的吸收,进入肠道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下来源:一是食物中来的,

13、一是肝分泌的胆汁中来的。由胆汁来的胆固醇是游离的,而食物中的胆固醇部分是酯化的。酯化的胆固醇必须在肠腔中经消化液中的胆固醇酯酶的作用,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后才能被吸收。游离的胆固醇通过形成混合微胶粒,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被吸收的胆固醇大部分在小肠粘膜中又重新酯化,生成胆固醇酯,最后与载脂蛋白一起组成乳糜微粒经由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第二部分,营养的一般知识,人体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 根据分子结构的繁简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主要有蔗糖、麦芽糖、乳糖 多糖主要有

14、淀粉、糖原和不易被人消化的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人们从膳食中取得能量的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产生4kcal(16.7kj)能量。 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细胞膜、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以及传递遗传信息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当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充足时,人体首先使用它作为能量来源,这样便可以节约蛋白质,使之更多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 如果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脂肪代谢过程中便不会产生能够引起酸中毒的过量酮体。 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细胞组织的物质基础。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就

15、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在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 人体只有在获得各种氨基酸后,才能合成自身特有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一些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这一类氨基酸对成人来说有8种,即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于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较多。“非必需”不是说人体不需要这些氨基酸,只是说人体可以通过体内合成或从其他氨基酸的转化而得到它们,不一定非从食物摄取不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奶、蛋、鱼、肉中的蛋白质和大豆中的大豆蛋白

16、称做完全蛋白质。其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人体对这类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不但可以维持成人的健康,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这类蛋白质也称为优质蛋白质。 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常有某些缺陷,但各种植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是不同的,甲所缺的可能正是乙所多的,因此,可通过不同植物蛋白质的互相搭配,取长补短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种作用就叫作“蛋白质互补作用”。,脂 肪,脂肪由脂肪酸组成, 如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 脂肪酸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能提高食物的美味。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能量、构成身体组织、供给必需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等。脂肪供能应占总能量的2030(应激状态可高达50)。每天脂肪摄入不应超过2gkg。其中亚油酸(6)和-亚麻酸(3)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1%2%和0.5时,即可满足人体需要。,脂肪提供人体能量和必需脂肪酸,并且帮助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但是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反式脂肪酸具有增加人体血液胆固醇的作用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不增加血胆固醇。摄入大量脂肪(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