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406185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2)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择题:1.如图,从 A 到 B 有多条道路,人们会走中间的直路,而不会走其他的曲折的路,这是因为(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其他的路行不通2.代数式 的值是 6,那么代数式 的值是 ( )231a2695aA.20 B.18 C.16 D.153.下面哪个平面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 ( )A B C D4.某 校 七 年 级 学 生 到 少 年 宫 听 讲 座 , 分 配 教 室 时 , 如 果 每 间 教 室 坐

2、 45 人 。 那 么 有 15 人 无 座 ;如 果 每 间 教 室 从 60 人 , 那 么 多 出 1 间 教 室 , 设 有 x 间 教 室 。 则 所 列 方 程 正 确 的 是 ( )A.60(x-1)=45x-15 B. C.60x=(45x+15)+1 D.60(x-1)=45x+156045x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B、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也垂直.6.一列数:0,1,2,3,6,7,14,15,30,_,_,_。这串数是由

3、小华按照一定规律写下的,他第一次写下“0,1”,第二次按着写“2,3”,第三次接着写“6,7”第四次接着写“14,15” ,就这样一直接着往下写,那么这串数的最后三个数应该是下面的:( )31,32,64; B31,62,63;C31,32,33;D31,45,467.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若 x2=y2,则 x=y B若 axy=a,则 xy= 1C若 x=8,则 x=12 D若 = ,则 x=y23 axy8.下列判断的语句不正确的是 ( )若点 C 在线段 BA 的延长线上,则 BA=ACBC 若点在线段上,则( 第 2题 )A B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4、 2 页 (共 7 页)若,则点一定在线段外 D若、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C+BC9.点 C 在线段 AB 上,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点 C 是线段 AB 中点的是( ) (A) AC =BC (B) AC +BC= AB (C) AB =2AC (D) BC = AB2110.给出下列判断:若 ,则 ;有理数包括整数、0 和分数;任何正a数都大于它的倒数; 不是 2 次 3 项式;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2yx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一定为负;其中判断正确的有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11.已知代数式 的值为 8 那么代数式 的值为 63y12y(A)l (

5、B)2 (C)3 (D)412.下列语句中: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 6 条直线;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其中错误的有A、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13.点 P 是直线 外一点,A、B、C 为直线 上的三点,PA=4,PB=5,PC=2,则点 Pl l到直线 的距离 ( )A等于 2 B.小于 2 C.不大于 2 D.等于 4二填空题:1.比较大小:一(一 3)2_一 232. 的系数是_,

6、次数是_; 中常数项是_32xa 32yx3.已知线段 AB=20cm,直线 AB 上有一点 C,且 BC=6cm,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 AM= cm。4.某商店将彩电按成本价提高 50%,然后在广告上写“大酬宾,八折优惠” ,结果每台彩电仍获利 270 元,那么每台彩电成本价是_。5.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 的值为_0!98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3 页 (共 7 页)6.已知:90+1=1,91+2=11,92+3=21,93+4=31, 请你写出第 10 个式子的值为: 第

7、n 个式子的值为: 7.明已经解出方程 2x(墨水滴落处)4x1 的解是 x ,但他不慎将墨水滴到方23程的一个数上,这个数是 8.8 点 20 分,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_度。9.当 x=2 时,多项式 的值为 7,则当 x=-2 时,这个多项式的值为 535cxba;10.2003 年月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26 台机组发电量达到84700000000kwh。用科学计数法应表示为 kwh。11.如图是一个由六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每个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分别写着 , , , , , 六123456个数字,那么图中所有看不见的面上的数字和是 三、解答题:1.计算:0.2

8、5 2(一 )4(一 2)3(1 2 3.75)241812.解方程: 1 2x3x643.先化简下式,再求值:5(3a 2b-ab2)-4(-ab2+3a2b),其中 a=-2,b=3.4.如图,在方格纸中,直线 AC 与 CD 相交于点 C. (1) 过点 E 画直线 EF,使 EFAC;(2)分别表示(1)中三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 根据你观察到的 EF 与 CD 间的位置关系,用一句话来解释你的结论.DCE A52162 453 31 26 3(第 11 题图)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4 页 (共 7 页)5.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小丽做作业时解方程:

9、 的步骤如下:132x去分母,得 3(x1)2(23x)1去括号,得 3x346x1移项,得 3x6x134合并同类项得3x2系数化为 1,得 x聪明的你知道小丽的解答过程正确吗?答: (填“是”或“否” ) ,如果不正确,第 步(填序号)出现了问题;请你对小玲同学在解方程时应该注意什么提两点建议好吗?: ;: 请你写出这题正确的解答过程:6.如图,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 DOE= BOD, OF 平分 AOE,若 BOD=28,求 EOF 的度数.7.已知代数式 2(x2axy)2(bx 23x)5y1 的值与字母 x 的取值无关,求2(a 32b 21)3(a 3 -2 b2-

10、1)的值。8.a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b=a 2+2ab,例如 3(-2)=3 2+23(-2)=3(1)试求(-2)3 的值(2)若 1x=3 , 求 x 的值(3)若(-2)x=-2+x , 求 x 的值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5 页 (共 7 页)NM HGFEDCBA765 43219.如图,点 C 在线段 AB 上,AC = 8 cm,CB = 6 cm,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1)求线段 MN 的长;(2)若 C 为线段 AB 上任一点,满足 AC + CB = 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 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

11、由。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3)若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 AC BC = b cm,M、N 分别为 AC、BC 的中点,你能猜想 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ABCN10.如图,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在国外被称为“唐图” ,由图中标号为“1” 、 “2” 、 “3” 、 “4” 、 “5” 、 “6” 、 “7” 的七块板组成。它虽然仅有七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请你按下列要求画出所拼的图,并在所画图中注上标号: 用其中的两块板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用其中的三块板拼成一个三角形; 用其中的四块板拼成一个正方

12、形。 图中“6”可以由“7”怎样得到?(平移、旋转、翻折)11.国家旅游胜地“四星级”风景区连云港花果山的团体参观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随同教师免费):某校七 、两班共 103 人(其中班人数多于班人数)去参观花果山,如果两班都以班级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 486 元你认为有没有最节约的购票方法?如果有,可以节约多少元钱?你能确定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吗?购票人数(人) 150 51100 101150 150 以上参观门票价格(元) 5 4.5 4 3.5圆梦辅导中心88075206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第 6 页 (共 7 页)如果本校初一班共 45 人也一同前去参观,那又如何购票最合理呢

13、?共需多少元钱?12.某同学用一根质地均匀的长为 6cm 的直尺和一些质地相同的棋子,做了如下的平衡实验:在直尺的左端放上 1 枚棋子,在直尺的右端分别放上 1 枚棋子、2 枚棋子、3 枚棋子,通过移动支点的位置,使直尺平衡,记录支点到直尺左、右两端的距离分别为、 .ab第 1 次,在直尺的两端各放 1 枚棋子,移动支点到 A 点时直尺平衡(如图) ;第 2 次,在直尺的左端放 1 枚棋子,右端放 2 枚棋子,移动支点到 B 点时直尺平衡(如图) ;第 3 次,在直尺的左端放 1 枚棋子,右端放 3 枚棋子,移动支点到 C 点时直尺平衡(如图) ;第 4 次,在直尺的左端放 1 枚棋子,右端放 4 枚棋子,移动支点到 D 点时直尺平衡(如图) ;(1)请你通过测量,帮助该同学将前 4 次实验过程中的 、 值记录在下表中:ab实验次数 左端棋子数 右端棋子数 b1 1 12 1 23 1 34 1 45 1 5 (2)仔细观察上表,请你在表中填写出第 5 次实验过程中当直尺平衡时的 、 值;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