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059126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历史提纲 人民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这一矛盾。广大工人对恶劣的劳动条

2、件和生活状况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改善自身的处境,同资本家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它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

3、别是对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加以批判继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汲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批判继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革命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创造出来的。这个实践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指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于1844年几乎同时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同时密切合作进行科学理论全面创造的工作。他们将人类优

4、秀思想文化成果改造成自己理论体系的三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指的是他们投身工人运动并进行调查、研究及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革命活动。 (二)、伟大的友谊1、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2、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1842年,他

5、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3、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6、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发动主要敌人,在联合中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原则;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应该建立自己的政党。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7、!”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一国际的成立1、第一国际成立的条件(第一国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1857年,从欧洲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相结合的产物)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3)19世纪60年代

8、,国际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各国工人的联系不断加强。工人运动的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成为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4)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利用伦敦举行世界工业博览会机会,进行会晤,这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5)1863年,波兰爆发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英法两国工人在伦敦集会,抗议沙俄对波兰人民的迫害,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6)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的条件(主观)。2、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3、第一国际的性

9、质、任务、指导思想和领导机构。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此外,还帮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如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是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政党),第一国际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指导思想:11月1日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表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领导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为总委员会)。英国人奥哲尔和克里默分别当选为主席和总书记,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

10、,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但几乎所有的国际纲领性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之手或者体现他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和灵魂。4、第一国际成立的意义: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1、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1870年9月,普法战争的色当战役中,法国大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投降。(普法战争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一场重要的王朝战争,普鲁士赢得胜利后即建立德意志帝国)民族矛盾。、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建立第

11、三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1792年成立第一共和国,1848革命中成立第二共和国),但政权被资产阶级窃取,成立了临时政府。后来又把临时政府改名为国防政府。、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和德国签署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对内要解除人民(国民自卫队)武装。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巴黎人民坚决要求武装起来阶级矛盾。2、巴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新型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历史的创举)的建立、1871年3月18日,反动政府的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直接原因)时被发现,人民随即发动起义并成功,反动的梯也尔资产阶级政府逃亡。3月18日,革命成功,巴黎升起了红旗。、3月26日,巴黎公社进行选举。当选的委员中

12、,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其中不少人还是第一国际会员,如瓦尔兰、弗兰克尔等。3月28日公社正式成立,宣告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3、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1)目的:为保卫胜利果实。(2) 措施的性质:具有无产阶级的性质,代表法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具体措施:、公社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财政、粮食、劳动与交换、社会服务、对外联络、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

13、以撤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超过一般技术人员的工资;、公社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改善劳动条件,通过有利于工人的劳动立法,禁止任意罚款,签定包工合同等;、打击为反动统治服务的宗教势力,颁布“政教分离”的法令,不准教会干预国家事务,宣布学校与教会分离,以科学的教材教育学生等(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4、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通过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资产阶级反动而引发人民起义、当选的公社委员、革命的措施等,可以看出这一性质。5、巴黎公社的失败(1)失败:巴黎公社刚

14、建立,逃亡的梯也尔就开始反扑,并得到了德国俾斯麦的支持,5月21日,反动军队从巴黎的圣克鲁门攻入市区,“五月流血周”开始。5月27日,最后一批战士在拉雪兹神甫公墓前的一堵墙前全部就义。28日,巴黎全部给反动军队占领,巴黎公社革命结束。(2)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它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的,而是由于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即巴黎公社的发生

15、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主观原因是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6、巴黎公社革命的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同强大的敌人战斗时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三)、第二国际的斗争1、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19世纪7080年代,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国际工人运动的再次高涨(影响最大的是,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而举行的全国大罢工。)是第二国际成立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完善以及广、传播,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的理论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资本论等著作被大量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是其思想基础;、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是其组织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关心和指导(领导基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同时一些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