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057639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红桥一模无答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4页,共100分。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分)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第l题。1图中I处主要是由形成的。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变质作用 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B为水库,是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2若图中水库被污染,对下列 处居民地影响最大。A B C D3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包括 A破坏森林、草地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破坏

2、山体 D水土流失加剧读我国某大城市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45题。4按城市功能分区划分,该地区主要属于A住宅区 B商业区 C文化区 D工业区5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区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地价高 B环境优美 C政府支持 D交通便捷北美洲中高纬度及新西兰南部海域发现了漂流冰山。读图,回答67题。6北美洲中高纬度及新西兰周边海域冰山均来自A格陵兰岛 B高山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南极7与新西兰周边海域冰山出现无关的是A板地东风 B中纬西风 C西风漂流 D东南信风读图,回答89题。8右图气候统计图中,反映左图中B地气候特征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下列叙述,符合右图信息的是A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气

3、候类型是乙B在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控制下,常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类型是丙C丁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随季节变化)交替控制D乙图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我国西部地区某校地理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甲图。乙图为该小组绘制的春分日至冬至日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据此回答1011题。10乙图中的数码代号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的竿影长度。下列叙述符合题意的是A反映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正午竿影长度的数码代号是 B如果一年中测得的正午竿影均朝向北方,那么该学校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C该地从乙图到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先逐日变大,夏至日后逐日

4、变小D如果在上海(121oE)12点可测得正午竿影长度,那么该学校(101oE)的学生每天测得正午竿影长度的时间,要比上海晚60分钟。11如果出现竿长等于正午竿影长度,则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是A0o B30o C45o D90o第II卷二、综合题(56分) 12(26分)读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描述两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4分)(2)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其共同特征是 、 等。(4分)(3)读图可知,两项工程跨 和 两流域,对减轻两流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防御两流域河流中下游洪涝灾害的主要

5、措施有哪些?(8分)(4)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5)我国工程所在区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和裸土。这里是我国 (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地区,因此,该地区重视植树造林工程,并加强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地建设,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工程所在区域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防治 。(8分)13(30分)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请比较A图所示区域东部与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区域气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西部(2)简述A图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3)在方框中填写B国、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沿20oS纬线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因素。(12分)(4)写出A图中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在B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4分)-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