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055604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乡市高三地理下学期二月模拟试卷【名校特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桐乡市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两处著名世界遗产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乙甲科罗拉多大峡谷金字塔图11甲国有利于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为A降水丰富 B耕地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 D气温年较差大2有关乙景观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张裂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01559岁2000年图2204060801002040608010002004060801002010年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

2、人口。图2、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34题。表1年份(年)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性别比户均人口数(人)农村人口比重(%)2000358.30100.583.3862.032010450.17101.652.8846.673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4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B1

3、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图例图3比例尺1:30000000180020002200甲丙乙丁林线河流1600(m)有学者认为: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3为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纬度C夏季风 D海陆位置6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图4为世

4、界某区域图及甲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78题。图4203023.5乙 30 甲 城市1000 等高线(m)国界线图 例山峰7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A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B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8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1月降水较少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7月气温较高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表2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被的总面积及其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重,图5为该保护区内每一种植被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比重。该区夏季受东

5、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充沛。据此完成910题。表2(%)海拔(米)图5植被总面积(公顷)比重(%)常绿阔叶林14623.926.6针阔混交林25310.946.0针叶林5068.29.2落叶阔叶林17.80.03竹林8032.514.6草甸2003.93.6合计55057.11009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A福建 B云南 C河北 D黑龙江10该自然保护区内A海拔830-1040m高程段面积最大的植被为竹林B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上下界高程差可能为850米C草甸分布区受到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最大D海拔1680-1890m高程段地形坡度达到最大图670 90纬度70400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甲11图6为某日北半球

6、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甲地太阳升起的方位为正北方 B北回归线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北纬8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 D北京楼房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图7为河南省地形图,表3为1980年2010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状况。材料二: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图8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8丹江口水库北京图7郑州河流、湖泊不同等级的城市高度表(米)1000以上500-1000200-5000-200图例世界遗

7、产表3时间(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8040.741.218.1199034.935.529.6200023.045.431.6201014.257.728.1图7(1)简述河南省地形特征。(6分)(2)简述河南1980年2010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8分)(3)说出图中该省份的世界遗产名称,并分析该遗产的主要特色。(6分)(4)说出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并分析该工程可能对河南省产生的有利影响。(8分)37(2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国土面积约60万平方千

8、米,总人口约800万;国土南北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南北年均温的变化为25-35,南北年降水量的变化为600-2000mm;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十分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材料二:图9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南苏丹共和国”。图10为南苏丹水系图。红海10N25E35E图9朱巴喀土穆图10朱巴尼罗河沼泽河流图 例(1)描述南苏丹共和国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2)图10所示区域沼泽广布,试分析原因。(8分)(3)分析南苏丹共和国北部与南部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并说明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14分)2012年桐乡市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地理部分:1. C

9、2. D 3. D 4. B 5.B 6.C 7.A 8.B 9.A 10.B 11.A36(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起伏较明显。(6分)(2)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由第二位降到第三位;第二产业的比重波动变化,比重一直是最高的;第三产业的比重19801990年增长迅速,19902010年变化不大。(8分)(3)龙门石窟 以唐宋时期雕塑艺术风格为主的佛教石窟寺。(6分)(4)地形。南水北调巨大的投资,促进相关产业大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形成新的旅游热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8分)37(1)位于非洲东部(或东北部)的内陆国家,地处热带。(6分)(2)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上游来水充足,流域内降水丰沛,尤其雨季降水量大,易造成洪水泛滥。(8分)(3)北部降水较少,天然植被为草原;南部降水较多,南部天然植被为森林。(6分)地形平坦;气候湿热;水源充足;土壤肥沃。(8分)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