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4048131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教案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欧姆定律教案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关欧姆定律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电学知识的基础。通过第一节成功的探究活动,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不难得出欧姆定律。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意义,认识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对于欧姆定律公式的另外两个变形,并不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物理量之间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它们只是在数量上满足这样的关系而已。 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二是利用欧姆定律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进行定性分析。教学可以在复习上一节

2、探究结果的基础上直接引入欧姆定律,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同时强调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利用公式计算,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规范解题的习惯。在认识公式后,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通过师生讨论,强调U=IR并不表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R=UI并不表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阻的串、并联规律,由于它在电学计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所以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运用实验探究或理论推导等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阻的关系。可以在实验前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多数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在电路中再次接入电阻后,总电阻会变大(电流减小),最终实验现象与猜想矛盾。这

3、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验后可以通过类比导线电阻与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帮助学生加强认识。串、并联电阻定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应 以串联为主。另外,还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规律,进行理论推导。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利用实验体会电阻的等效替换,注意帮助学生体会等效的思想。无论应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习题非常典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教学时要注意多加利用。 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应用。 教学方法: 1.对于欧姆定律及其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训练的形式进

4、行。 2.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采用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 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 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电笔、阻值相同的两只定值电阻(10 )、学生电源、阻值相

5、同的两只定值电阻(小组间不同,但阻值之和能通过电阻箱调出来)、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阻箱。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 1.在上一节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哪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控制了哪个物理量? 3.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并阐述原因。(利用多媒体展示下列两表) 表一: 电压U/V 1 2 电流I/A 0.2 0.6 表二: 电阻R/ 5 10 电流I/A 0.6 0.2 (学生回顾实验,回答问题。) 总结: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电压

6、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表一中的2 V是原来电压的2倍,所以电流也是原来的2倍,变为0.4 A;电流0.6 A变成了原来的3倍,所以电压也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3 V。根据“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表二中的10 是原来的2倍,所以电流是原来的1/2,变为0.3 A;电流0.2 A变成了原来的1/3,所以电阻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15 。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将探究活动的两个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概括。) 总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推进新课 一、欧姆定律 1.展

7、示欧姆定律,学习计算公式 展示材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提出问题: (1)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是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为什么? (2)如何理解欧姆定律中的“正比”“反比”? (3)“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描述,有没有什么条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呢? (4)公式中的各个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总结:电压产生电流,所以电流随着电压变;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流随着电阻变。所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是说当电压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谓电流与电阻成反正比,是说电阻变为原来的

8、几倍,电流就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建立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建立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的。公式中的U、R、I分别表示电压、电阻、电流,单位分别是伏 特(V)、欧姆()、安培(A)。 (教学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其因果关系,理解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真正含义。) 2.使用公式的条件 (1)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具有“同一性”,即I、U、R都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 (2)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时,要选择正确的物理量的单位,只有当电压的单位使用伏特(

9、V),电阻单位使用欧姆()时,电流的单位才是安培(A)。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典题精析(课件展示题目) 展示材料:出示试电笔,将其插入插座中,使氖管发光,如右图。 提出问题: (1)试电笔为什么会发光?有电流通过人体吗? (2)插座中的电压很高(220 V),并且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为什么没有触电?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当试电笔中通过电流时,能够发光,此时人体串 联在电路中,也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之所以没有触电,是因为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不足以产生危害。 (拆开试电笔,让学生观察电阻,如右图所示,并用多媒体展示题目。) 例题:试电笔中的电阻为880 k,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

10、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提出问题: (1)这道题目中已知哪些物理量,求哪个物理量? (2)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把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标到图中吗? (3)题目中的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的吗? (4)各物理量的单位满足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要求吗? (学生思考讨论,画出电路图,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本道例题已知电阻的阻值,求电阻上的电流。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这三个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个电阻来说的,满足欧姆定律的要求。但是,电阻的单位需要换算成“”。 教师活动:(由学生叙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强调

11、欧姆定律使用时的“同一性”原则。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公式、单位、代入过程和最终结果。强调解电路计算题时,画出电路图,并将已知条件标在电路图中,有助于解题思路的分析。(本题电路图如右下图所示) 解:R=880 k=880103 U=220 V I= = =0.2510-3 A 教师总结: (1)例题得出电流:0.2510-3 A=0.25 mA,这么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是没有伤害的,但却能使氖管发光。 (2)知识与技能方面:欧姆定律公式的使用条件和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性。 (3)学生交流合作方面。 (教学说明:通过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欧姆定律的使用条件,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2.知

12、识拓展:将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变形得出U=IR,R=UI,利用公式,已知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 提出问题:针对两个变形式,模仿欧姆定律,描述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说“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受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影响,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只是在数量上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所以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3.即学即练:(课件展示

13、练习) (1)一个200 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12 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 mA。若要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0.15 A,则需要在电阻两端加上_ V的电压。若电阻两端不加电压,则通过他的电流为 _ A,它的电阻为_ 。 (2)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10千米 B.15千米 C.30千米 D.40千米 答案:(1)60 30

14、 0 200 (2)B 4.介绍欧姆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展示材料:欧姆(17871854年)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16岁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和哲学,中途辍学,由于经济困难,直到26岁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从1825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导线长度的关系。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他用自制的细长金属丝测定出几种金属的导电能力,设计了显示电流大小的仪器,采用铜铋组成的温差电偶作稳定的电源。他于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的欧姆定律,并于次年出版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常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提出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加上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金奖,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 教师活动:利用上述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方案1(实验探究) 1.相互合作,探究定性关系 展示材料:出示两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 提出问题:将这两只电阻串联入电路,它们的总电阻比它们大还是小?将这两只电阻并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