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优秀教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021033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薇》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采薇》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薇》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薇》优秀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薇一、复习导入 提问学生重点字词。二、研读课文 本诗主题:这首诗描写了出征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连年征战的战士们久戍思乡的悲苦心情,也赞扬了士卒不怕不辞辛苦、不怕牺牲、同仇敌忾的爱国之情。根据诗歌内容,请将这首诗划分成三大部分,并将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概括出来。第一部分:前三章(连年征战,思归心切,怨恨匈奴)想家思归 这三章写了,体会最深的应该是,战士的思乡之情。想到什么程度 “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从充满忧伤,到忧心如焚,再到痛苦绝望。重聚叠词,循序渐进,抒思乡盼归之情。为何想家思归 “靡室靡家”、“靡使归聘”、“我行不来”。 有家难归,还不通音讯,问候难至,最后绝望

2、悲叹,我回不了家啊。 “我戍未定”、“王事靡盬”。国不安定,征途不休。 “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征战不休,无暇休整,不能安居。对战争的的情感【这种思乡之情流露出战士对战争的什么情感?】 浓厚的厌战情绪,浓烈的悲苦情绪。 (军旅劳顿,身心俱疲,边地苦寒,饥渴难耐,归乡无望。使思乡之情由忧虑焦灼转为痛苦悲伤,使士兵对战争反感、厌恶) 是谁让戍卒有家不能归,他们怨恨的是谁? 是执政者?还是其他? 怨的是匈奴,恨的也是匈奴。为什么没有怨恨执政者?结合原文和时代背景。1、匈奴来犯,不得已而出战。是匈奴的入侵使自己抛家舍业,疲于奔命(原指因奉命奔走而弄得精疲力尽。现在也形容忙于奔走应付而搞得非常疲劳。

3、)。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没有指责将帅,没有怨恨帝王。为国事奔命,理所应当。 大家觉得他们的思乡之情,思乡不得归的悲苦之情,以及对匈奴的怨恨之情强不强烈强烈。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使你有这样子的感觉。重章叠句,就等于复沓。运用了这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一会儿请同学回答。(内容:1、感情在回环往复中不断递进,2、凸显主题,结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战事紧张,爱国爱家)1、侧面描写战争场面。【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写的是兵车、战车、战马、兵器,即军事装备,更确切的说是军容。】军容整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4、士气大盛。看我们的将帅多神气威武,看我们的车骑多气派雄壮!字里行间透露出自豪之其,昂扬之气。军人,既恋家也识大局,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有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2、【“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这句话下来还有同学有疑问, 板书下来 “彼”是什么意思?代词“那”。“乘彼垝垣”“瞻彼淇奥yu”。“维”是什么意思?语气词,无实意。请同学翻译。这一句用了诗经当中的什么表现手法兴。运用兴的手法,用棠棣花的繁盛之貌,使人产生联想与想象,引出将帅高大气派的车子,写出了军容之盛,军容之壮。3、有人说这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对分配不公的不满与怨恨。【怨恨与不满?不公?】屡战屡胜的军队,我想将领定是

5、带兵有方,深得人心,将卒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同仇”出自诗经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共抗大敌。这样优秀的将领,难道会自己吃肉喝酒,给士兵吃糠咽菜?(糠:稻、麦等谷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两军对峙,如果在气势上首先就输给对方,必然影响军心;但若能先发制人,从气势上压倒对方,必能鼓舞我方气势。第三部分:第六章(战士返乡,悲喜交加)1、戍卒有归乡的喜悦么?悲喜交加,心情复杂。1、动作上:行道迟迟。2、心理上: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喜从何来:多年来回家的愿望终于实现。 悲从何来:A、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

6、乏,又饥又渴,眼前行路的困难又增加了他的伤感。 B、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两不可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虑又袭上心头。 C、战争结束了,战争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却依旧挥之不去,渐渐成为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隐隐作痛。(就跟巴金老先生在文革结束后多年,文革对他所造成的内心伤害,依旧折磨着他)。戍卒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前路迷茫,物是人非。三、提炼主旨好,在研读课文之后。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文章主旨。这首诗描写了出征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抒发了连年征战的战士们久戍思乡的悲苦之情,同时也赞颂了士卒不辞辛苦、不怕牺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四、名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7、雪霏霏。”这两句诗,被称为诗三百当中的最佳诗句之一。运用了什么的表现手法让前人骚客为之赞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两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的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轻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思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当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却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时,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前一句,以乐景衬哀情同学们同意么?同意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鲜花”与“鸟”乐景衬

8、哀情,使亡国之情更为悲凉。移情。【艾青,礁石】后一句,哀景衬乐情同意么?百感交集,悲喜参半吧。4【十五从军行】主人公此时之所以充满了哀伤,还因为在他刚得以摆脱战争的苦难,从战场上回来之后,另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又凸现在他眼前,这就是对家人命运或者自己前景的极为沉重乃至不祥的预感。有汉乐府民歌为例证。这一笔笔所着意倾诉的是主人公不得不接受的家破人亡的悲剧。对家人命运或自身前景的沉重担忧,使归途中的他压根儿就乐不起来,使他不能不充满道不尽的悲伤。这与采薇中的战士可谓同病相怜。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9、霏。”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万古常新。”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主旨:采薇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之情。结构:本诗一共六章,每章八句,可分为三部分:一、二、三章从薇菜发芽到长出嫩叶、长到茎叶坚硬,表明了出征时间的逐步延伸,薇菜由小到大,远别家室,历久不归之忧也日益加深;四、五章写战争场面,战争之激烈,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日夜戒备,居无定所之劳;也体现了战士为国杀敌的精神,终于取得胜利,为末章归家做铺垫。末章写归途中雨雪饥渴之苦和痛定思痛之情。前三章以薇菜的发芽,鲜嫩到苍老起兴,暗喻征战时日之久,四五章通过对比,反衬士卒奔突之苦,曲折地反映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手法:1、起兴:有采薇,写士兵的情感2、对比:今昔对比,“昔我往矣.今我来思.”3、情景交融、以哀景写乐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