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01821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分高考题精练(课堂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业高考题精练,2,(2010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1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2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3,4,(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 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5,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

2、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6,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7,(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 制性自然因素及其治

3、理措施。 (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8,答案:(1),(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9,2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材料二:甲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甲国图示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及原因。(10分) (2)分析L2河段流域春末多融雪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3)甲国图示区域种植的番茄成色好,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简析其原因。(3分) (4)甲国图示区域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4分) (5)甲国图示区域农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10,(2011年高考山东卷)2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11,表3 加利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20分),12,参考答案,13,(2011福建文综)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

5、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23题。 2、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山坡地上,由于坡度大,土、水、肥很难保存(在坡度大的地方,即使增施再多的肥料,每遇到降水,雨水冲刷坡面,会导致土、肥流失),使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如果把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就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也利于土壤中水肥的保存,增产效果就会明显。 【答案】C,14,(2011年高考新课

6、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68题。 6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解析】本组题是以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

7、力。本试题错的较多的是D选项,很多考生把“巴西劳动力的价格较美国低”认为就是“巴西劳动力较美国充足”。其实,巴西人口比美国少了近一亿,所以劳动力的数量上也比美国少。气候条件对这两国大豆种植影响不大(适应大豆种植的地方较广);巴西高原面积广大,开发种植较晚,土地资源丰富是最大的优势。 【答案】C,15,3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湿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到,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所给选项中与农作物产量高低的直接因素就是土壤肥力的大小。人们通过把山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

8、提高土壤肥力。但山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影响不大。 【答案】B,16,7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解析】美国大豆生产的历史比巴西早(美国是二战以后就成为大豆的生产国,而巴西大豆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种植),再加上美国是发达国家,所以美国大豆专业化水平及劳动生产率都较高,科技投入也较大。而巴西大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大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科技的投入及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只是劳动力的价格比美国低。 【答案】D,8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 加大科技

9、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要提高大豆质量需要加大科技投入;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再说扩大种植面积,能提高大豆的总产量,但不能提高大豆的质量;增加劳动力投入及加大化肥使用量也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答案】A,17,18,(1)分析我国各油菜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条件。(6分) (2)据图中东部季风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描述油菜开花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 (3)评价东北地区种植油菜的有利及不利区位条件。(6分),19,解析:第(1)题,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其自然区位优势条件结

10、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季风区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推延,这与热量密切相关。第(3)题,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但纬度高,温度低、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季节短。 答案:(1)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区位优势条件: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光热条件较好,水源充足。 (2)开花日期由南向北逐渐推延。与纬度(热量)相关。 (3)有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不利:低温,热量不足,作物生长季节短。,20,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间关系归纳

11、如图2。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 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水平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相同的城市化水平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水平愈高,径流量愈大 AB CD 5、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1970年时城市化水平为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时城市化水平为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径流量约为1970年时的多少倍?() A1 B2 C3 D4,21,22,阅读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 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2)请在

12、A、B、C、D四地中,分别选择高级住宅区和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7分),ABC(1分)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3分),(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3分),D地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4分)C地为化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3分),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13、。(3分),23,(2011大纲卷文综,39-2)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24,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知甲地位于河谷中,靠近水源;由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第(2)题,从图中可知乙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鹅卵石是由河流堆积而成的。第(3)题,从图1中可知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14、温和多雨的特点,给葡萄生长带来充足的光照和热量。鹅卵石颗粒较大,利于水分下渗,防止水分过多蒸发。另外,鹅卵石白天受太阳辐射升温快,而晚上降温也快,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25,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20分),【简析】优良牧场要求地形平坦广阔、气候温和湿润、有较丰富的牧草和水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在祁连山和河西走廊附近。,【答案】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

15、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包括地形、降水量、蒸发量和水源4个答题要点,26,4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双选),27,【解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大的国家,随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单产也很高; 日本丘陵山地多,耕地比重小所以种植面积最小,但农业技

16、术水平高所以其单产最高; 印度是亚洲耕地最大的国家且种植水稻为主,其水稻种植面积是四国中最大的; 泰国是著名的稻米出口国,但其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均小于印度和中国。 【答案】C,28,1、 (2011年高考山东卷)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表1,A.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 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29,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9-10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9(2011安徽文综)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解析】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少而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空气的湿度减小,水生生物物种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