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017946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3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教案23蚕长大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蚕长大了【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节课的延续。从第一课开始学生就开展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的饲养,蚕幼虫的身体结构与蚕卵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本节课要对四龄的蚕进行观察,研究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行为特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为五龄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聚焦板块通过一张蚕的幼虫图片,将内容聚焦在现阶段幼虫的形态特点上来,学生不难发现蚕的身体结构已经与蚕卵时期大不相同了。通过回顾刚孵化时蚁蚕的形态,明确本课的研究内容,即蚕幼虫的外部形态以及幼虫成长过程中的生命活动现象。探索板块主要有两个学生活动。一是观察蚕房中的蚕,了解蚕的生命活动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蚕的幼虫是在不断

2、生长的,颜色由黑变灰再变白,身体变长变粗等,通过蚕房中桑叶、粪便、蚕丝等的发现了解到幼虫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并提示观察时不要用手触摸蚕。二是观察蚕的身体结构,利用放大镜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各个部位的具体特征,通过观察幼虫的行为了解各部位对应的功能特点。这两个活动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更希望能用文字和图画进行记录。研讨活动板块,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蚕在生长过程中一系列身体及行为活动的变化,感受蚕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并了解在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拓展板块引领学生继续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并做好相应准备。如进入五龄期的蚕将要吐丝结茧,需对蚕的“家”进行改造等。蚕一生的观察研

3、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活动,许多观察记录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本课教学通过引领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这一段时间发现的蚕的生长、发育以及饮食、运动等行为的新变化以及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感悟到在一段时间里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后已经开始了蚕的饲养活动,有的学生可能在以前就已经有了蚕的饲养经验,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蚕的幼虫的身体逐渐由黑变白,变长变粗等),但没有系统地观察过蚕的身体结构,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长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坚持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适宜的

4、环境条件下,蚕的幼虫身体逐渐长大,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2. 知道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3. 描述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孔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科学探究目标1. 会养蚕,能够经历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能用文字和画图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2. 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科学态度目标1. 对养蚕活动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2. 能够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3. 能够感悟到在一段时间里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能体会到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

5、生存。2. 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四龄的蚕幼虫、适量桑叶、玻璃片、棉签、放大镜、PPT等。学生准备:四龄的蚕幼虫、适量桑叶、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小组蚕的幼虫的生长变化图片,小组记录1.PPT出示各小组蚕的生长变化图、观察日记、记录表等。提问:我们已经饲养了一段时间的蚕, 哪个小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小蚕农”的经验?

6、(预设:学生分享交流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表扬观察记录细致的小组或同学)2. PPT出示几张不同时期的蚕的幼虫的图片。提问: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预设:黑色的,小小的,有很多绒毛像蚂蚁一样。这样的蚕就叫做蚁蚕)3.提问: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白白的,胖胖的,长长的,有很多脚等,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蚕长大了)4.揭示课题:蚕长大了二、探索:蚕的生命活动和结构特征(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四龄蚕、桑叶、玻璃片、棉签、放大镜、蚕的活动视频、活动手册1.提问:从孵化到现在,你观察到了蚕的哪些活动现象?(预设:一直进食、会排便、爬来爬去、有时

7、会一动不动、会脱皮)(1)PPT出示蚕吃桑叶、排便的图片及视频资料。(蚕主要的食物是桑叶,也可以喂养莴苣叶和专门的饲料;进食后的蚕会有排便的行为)(2)PPT出示正在蜕皮的蚕的图片和眠的图片。(蚕在生长期间,蜕去旧皮长出新皮,叫蜕皮,休眠是蚕要蜕皮的征兆)2.提问:对于蚕的幼虫,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秘密?(预设:蚕的眼睛在哪里,它的鼻子、嘴巴长在哪儿,尾巴上的刺有什么用,蚕是用什么呼吸的,它是怎么感知周围环境的)(眼睛、嘴巴、刺等归结为身体结构的秘密,呼吸的秘密,运动的秘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3. 小组活动观察蚕:(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学生展开观察)(1)观察蚕的身体结构(数一数蚕的身体有几

8、节,每节各有什么特征,一边观察一边完成活动手册的记录)。(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口器(教师指导在观察蚕的口时可喂食桑叶便于观察)。(3)将蚕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它的运动方式。(4)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身体,观察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三、研讨交流(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蚕的活动图片、教学课件1. 小组交流汇报各自发现,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蚕的幼虫身体结构是怎样的?(2)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环境?2.教师适时进行补充小结:(1)蚕的身体分节,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眼和口,胸部有三对胸足,腹部有四对腹足,最后面还有一对尾足,身后有一突起的尾角,身体两侧有黑色的小点是用来呼吸的。(2)

9、蚕的眼睛长在头部,但视力非常不好。蚕是用口进食的,利用三对胸足协助把持住桑叶进食。(3)蚕真正的足胸足,腹足和尾足并非真正的足,蚕主要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中间身体拱起来,前面身体再向前伸。(4)用棉签触碰蚕的身体时,蚕会不停扭动。2.提问: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些什么?3.适时小结:为了使蚕健康生长,我们需要给蚕提供干净的环境,新鲜的桑叶,清新的空气。四、拓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五龄蚕吐丝的图片、教学课件1.播放五龄蚕吐丝的视频。提问:一些蚕身体开始变透明了,而且不再吃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类似这种现象在成蛹之前会出现几次?(预设:蚕要吐丝结茧了,4次等)2.提问:为了让蚕能更好的吐丝结茧

10、,我们要做哪些准备?3. PPT出示各式各样的蚕房子图片。4.小结拓展:我们将继续为蚕的生长发育做好积极准备,并及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当然,我们也可以像观察蚕这样去观察饲养生活中的其他小动物。【板书设计】3.蚕宝宝长大了尾角腹部胸部头部腹足尾足气门胸足【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活动手册的内容为“画出蚕的幼虫的样子和它的食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用文字描述并记录难度较大,用图画则直观简单的多。在记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蚕的外形进行写实记录,即按照蚕的真实的样子进行记录(不能凭想象),可将蚕的身体画的大些,以便清晰地画出各部位的结构。【作业设计】1.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正确的顺序:( )( )( )( )2.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 (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 。 ( )(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 )3.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 ( B、D、F )A.身体呈长圆筒形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C.身体两侧有小黑点D.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E.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F.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