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教程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4013668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光摄影教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风光摄影教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风光摄影教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风光摄影教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风光摄影教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光摄影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光摄影教程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风光摄影的概念,风光主要指风景、景象。风光,就是大自然中所有的风貌景观。 风光摄影,其实就是风景摄影。 风光摄影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拍摄对象的摄影门类。,风光摄影的分类,依据人类参与程度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依据居住环境可以分为城镇风光 乡村风光 自然风光,自然风光,佳能A-1相机 FD28-85mm+PL镜头 机内测光-IEV曝光,作 品分析,侧光可以凸现景物的立体感,使景物真实可信。构图的均衡对称也给画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关键是使用了偏光镜,使画面色彩饱和,色调和谐,有一种意境美。,光圈 F13 曝光时间 2s 焦距 70mm 感光度 50,人

2、文景观,作品分析,这幅摄影首先从构图上来说,天空占据着画面约三分之二的面积,海边的高楼、灯光和海面占据着画面约三分之一的面积,海面所呈现出的C字形曲线构图活跃了整幅画面,选择70mm的焦距拍摄,压缩了要表现的空间,使画面更紧凑和更具节奏感,充分地表现了海岸夜景由近及远的关系和不同物体由大到小的对比。 其次从曝光上讲,选择小光圈F13、2秒的快门速度以及ISO为50,不仅能够得到星状灯光效果,为夜景增添魅力,更重要的是,把天空五彩斑斓的颜色真实的反映出来了。再者在情感的表现上,虽然天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但是作品给人一种城市夜晚的唯美、和谐。这种情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海边悠然自得的人群所引

3、发的。,巧用地平线,在风光构图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如何安排地平线在画面中位置的问题。确实,地平线位置安排得合理与否,对于突出主体、加强视觉冲击力以及平衡画面的构图,都有直接的关系。,地平线安排在什么位置呢?,首先,从表现内容确定地平线的位置。 尽管地平线是客观存在的,在构图时却完全可以将它看成是划分天地的界线,拍摄时,地平线位置是高还是低,得视所表现的内容而定。如果表现的主要内容是天空(如旭日、彩霞),那可将地平线位置降低,使画面中地面的成分减少,天空的范围扩大;相反,如果画面的趣味中心在下方,那就应该让地平线的位置升高,以充分展示地面的情景。,光圈 F9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70mm

4、 感光度 200,这幅作品要表现的重点是出现了奇异现象的天空。厚重的云层破开了一个洞,抽象地实现了椭圆形构图,光线融入在洞口四周,有一种把云层拨开散尽的趋势。此时把地平线安排在画面较低的位置,较暗的地面与天空上方的暗部相呼应,共同衬托出天洞的奇特感。,其次,从视觉舒适感确定地平线的位置。 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欣赏习惯,即当画面中天空占1/3、地面占2/3 时,感觉最为悦目。因此,在所要摄取的景色中,若是没有特别要强调的地方,建议在构图时着重安排这种画面比例,以令人感到惬意和愉快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显得轻松、舒适。,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200s 焦距 20mm 感光度 160,这

5、幅作品采用横向三分法来表现傍晚时分海边惬意的场景。作为主体的栈桥从画面右下角以对角线形式和纵向延伸方式至画面左上角,符合人的视觉习惯。,风景摄影实拍技法,解摄影构图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是必须的。但是要真正学好风景摄影就需要在实际的拍摄场景中去练习。而在实拍过程中,根据所处的环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摄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字:风景风光实拍技法,作品解析,对准太阳以上的上空进行测光,能够得到光线较均衡的画面效果光圈 F9 曝光时间 1/320s焦距 600mm感光度 100焦距 300mm感光度 100,拍摄时,相机镜头要直接对着太阳,由于太阳的亮度与周

6、围的光线相差很大,这样很容易导致画面上只有太阳,而其余部分曝光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先让太阳处于取景器内的三个不同的位置上,然后取这三个曝光读数的平均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拍摄太阳以外的上空的曝光值或者利用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来获取合适的曝光值。拍摄日出和日落,使用不同的曝光会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所以,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来选择合适的曝光值,作品解析,作品解析,太阳透过云的缝隙,以放射线形式散射到海面上,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光圈 F4 曝光时间 1/1300s焦距 6mm感光度 100,大场景可以说是太阳摄影的魅力所在。拍摄日出和日落最佳季节是在春、秋两个季节。这两个季节云层较

7、多,可以增加拍摄的视觉效果。云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散播太阳的红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当然,云彩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拍摄题材。在拍摄时,摄影者要灵活利用云层和雾气,因为太阳本身是明亮的,如果通过云层和雾气遮挡其光芒,就能表现出它圆圆的形状。特别是在拍摄早晨和傍晚的太阳时,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强调太阳的轮廓,更能展现它火红的色彩。,作品解析,利用慢速快门记录下云霞移动的轨迹光圈 F5.6 曝光时间 25s焦距16mm,作品解析,作品解析,随着日出或者日落景象,形成的一种辉煌壮观的自然景观。不管是朝霞还是晚霞,它们都是由于早和晚的日光色温偏低,从而使天空中不同形状的云朵呈现为红橙色。霞出现

8、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只有20分钟至30分钟,因此需要摄影者拍摄时抓紧时机。云霞形状变换不断,十分动人,有时稍纵即逝,容易留下遗憾。此外,云霞的拍摄一般是处于逆光条件下,因而地面景物显得较暗,反差较大,所以需要选择一定的物体作为前景,并将其处理为剪影,这样得到的影像更具魅力。,作品剖析,清晨,江中渔夫撒网的瞬间,给人一种悠闲惬意之感光圈 F5.6 曝光时间 1/400s 焦距 28mm,风景,最重要的是通过镜头的描写来激发观众的思绪和联想。江南山水以疏淡秀逸见长,为展现烟笼雾罩、清秀空灵的美景,摄影者可以利用空白的概念,以简洁的构图来突出主景,其余景物通过渐变的方式,以朦胧的远树淡水、雾雨烟岚的

9、形式表现出来。此外,摄影者也可以在构图过程中使景物集中于一侧,通过以虚代实的手法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从而给人幽思遐想的余地。,作品解析,黄金分割,当你拍摄照片的时候,想体现的重点应该放到图片的哪里才好呢? 初学者一般都把最吸引人的景物放在正中间,这样观点是错误的。 一张好的风光照片不仅要体现重点,还能把读者引导照片的其他元素中去,例如拍摄大海和天空,我们一般都遵循“黄金分割法”。 也就是让地平线位于画面中的1/3或者2/3处,而不是1/2处。 这样构图会更加美观。天空若没有奇异的云彩,没有美妙的光线,则要尽量减少天空所占的比例。有时甚至可以忽略掉天空的部分。,黄金分割天空占2/3,前

10、景、中景和远景的运用,前景:表现画面上的透视感、立体感、纵深感等,前景非常重要,是风光照片的成败所在。 中景:通常一张风光照片的主体都是放在前景与中景之间,所以中景的处理也非常重要。运用前景和远景为中景服务,达到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主体位置不能过于正中,应放在中间的左或右侧,这样较为活泼。,前景、中景和远景的运用,远景:将风光的景物扩展,以烘托意境,加强画面的美,增加人们的想象力和感染力,远景的色调以浅色调的为主。 从整幅风光照片来看,未必前景、中景和远景都有,有些只有近景和远景,有些只有中景和远景,那就看具体情况了。,宾得照相机,35毫米镜头,1/125秒f/16,,宾得照相机,28毫米镜头

11、,1/125秒f/16,,景物中动态的掌握,风光中往往有人物或其它动态物在其中活动。风光中的动态物能充实景物的内容,也可为景物增加生动感和透视的比例感。 人物在画面中可作为主体,也可作为陪体,或作为点缀,应当决定于照片的主题。例如拍摄西湖风光,主题是游西湖,就应当决定以游湖的人物为主体。如果主题是要表现西湖景色,毫无疑问,就应以景色为主体,画面中的人物作为陪体衬托景色。,景物中动态的掌握,人物及其他动态物都有他们的动作规律,有些动态物也有它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不要把在步行的人拍成一条腿,甚至人物呆呆地看着镜头;也不应把景物中四足俱全的牛、马、骡等拍成二、三只脚,或者没有尾巴等。,光线在景物上

12、的效果,1、正面光对景物的效果用正面光拍摄景物,可使景物清朗而具有光亮、鲜明的气氛。但正面光照射在景物上过于平正,缺乏明暗之分,缺乏景物的立体效果。一般不喜欢采用这种光线。 2、侧光对景物的效果利用侧光拍摄景物,由于光线斜照景物,景物自然会产生阴影,显现明暗的线条,使景物有立体的感觉。侧光是几种基本光线中最能表现层次、线条的光线,也是最适宜拍摄风光照片的。,光线在景物上的效果,3、逆光对景物的效果: 逆光照射景物,景物中被光线照射的部分,都会产生光亮的轮廓,能使物体与物体之间有明显的光的界线,不会使主体与背景互相混合成一片深黑色的色调。 4、高光对景物的效果:高光是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光线

13、强烈,阴影必深。这种光线不是拍摄风光的理想光源,非必要时拍摄的景物,应尽量避免采用。,逆光,溶洞摄影,5、前景的运用 季节性前景 地方性前景 对比性前景 框式前景,溶洞摄影,选用带有内测光的单反照相机,口径越大越好,若能使用带广角的变焦镜头最好。 因洞内光线较暗,三脚架是必备的。 要准备一支手电筒,用来提供照明以便操作。摄影时要注意避免灯光直射镜头,最好用遮光罩。 溶洞内一般有装饰灯,要拍出洞内绚丽的色彩,最好不用闪光灯,改用慢速拍摄,用三脚架。 灯光较暗时,要用闪光灯,可进行多次曝光。 选用高感光度的。 溶洞内人像摄影应使用闪光灯。 溶洞内一般湿度较大,与洞外有明显温差,相机进洞后会在镜头上

14、蒙上一层水汽。防止的办法是,进洞之前不要打开镜头盖,先用塑料袋将像机封好,或装在包内,进洞30分钟后再拿出来使用。,感光度800,光圈5.6,速度18s,,感光度800,光圈5.6,速度18s,水中倒影,1.需要一个反光体; 2.天气对倒影的表现影响明显,阴天或逆光下倒影明显; 3.位置的选择要正; 4.由于睡眠的反光,正常的曝光组合可能会使照片曝光不足,因加一档曝光或加一档曝光补偿。,湖泊的拍摄,1.宁静的水面,给人宽阔之感; 2.有风或向水中仍一物体,拍波纹; 3.合理的色彩搭配,注意冷暖色调; 4.注意避免画面的空旷。,技巧总结:,目前风光摄影其实只要记住三点就可以:时间、地点、构图。

15、时间包括光的运用、意境的发觉等;地点则体现了照片的主题所在;而构图包括的比较多,前景、引导线、参照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画面的比例等等。 你会想:去欣赏风景拍张照片要顾及到这么多方面,多累呀!其实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大众化的标准来说的,这只是风光摄影的一个基础而已。当影友们水平上来之后,完全可以打破规则,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毕竟规则本身也是人来制定的。,拍摄数据: 柯达E100VS反转片 佳能EOS-1相机 EF100-400mm镜头 机内测光-2EV曝光,作品分析,在彩色摄影中,控制好曝光量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照条件下,曝光过度,暗部喧宾夺主,而亮部则会失去层次;而曝光不足,亮部

16、表现尚可,而暗部则会失去层次。因此控制好曝光量,使亮部和暗部都有一定的层次表现,则是最理想的。有时为了突出亮部主体,而有意使主体周围景物严重曝光不足,则另当别论。这要在创作中不断丰富经验,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包围式曝光也是权宜之计。,拍摄数据: 柯达E100VS反转片 佳能EOS-1相机 EF100-400mm镜头 机内测光-1/3EV曝光,作品分析,构图时遇到地平线怎么办?是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上部、中部,还是下部?这是摄影者常会碰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地平线居中效果不好,会使画面呆板。那么将地平线摆在上部或下部多少高或多少低为好,则没有定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这里,摄影家将地平线放在画面底部,以极低的视角表现大面积的天空,但地平线上的羊群和羊倌仍旧醒目,而且在浅色天空的衬托下,深色的草地、羊群和羊倌显得更加突出,这就是作品的成功之处。,坝上风光,拍摄数据: 柯达E100VS反转片 佳能A-1相机 FD70-210mm镜头 机内测光0EV曝光,作品分析,雾也是常见的自然景观,但要拍摄好并不容易。拍摄雾一定要有景物相衬,最好有前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