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01362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遗传学的诞生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遗 传 学,金红星 副教授,自我介绍,电话:13820879887 E-mail: 研究方向:乳酸细菌生理学 研究手段: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朝鲜族 母语:朝鲜语(韩国语) 国语:中文 一外:日语 二外:英语,1987.91991.7:东北师大生物系 1991.71996.8:哈尔滨市中学 1996.91999.7: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1999.72001.2: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基因工程研究室 2001.22004.9:哈工大生命科学微生物 2004.11至今:河北工大,绪 论,Key word 遗传学 Genetics 遗 传 heredity 变 异 varia

2、tion,1、什么是生命 2、为什么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生男生女、种子 4、分裂:减数、有丝,遗传学家和模特儿,参考书,1. 遗传学(第二版) 刘祖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现代遗传学原理(第三版) 徐晋麟等 科学出版社 3. Gene X Benjamin Lewin 4. 分子生物学(第五版) Robert F. Weaver 5. 微生物遗传学(第三版) 盛祖嘉,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你进入实验室时,要像脱去外衣那样放下你的想象力,因为实验操作中不能有一丁点儿的想象,否则,你对事物的观察就会受影响;而当你翻开书本的时候,你又必须尽可能展开想象的“

3、翅膀”,否则,你就不可能走在别人前面。,一、学科的研究特点,动植物,微生物学: 研究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细胞生物学: 研究细胞结构、功能、信号传导 生物化学: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代谢途径 遗传学: 研究生物的基因结构、传递、表达和调控,遗传学的研究特点,1. 在生物的个体、细胞和基因层次上研究遗传信息的 结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世代的传递和个体间的传递 3. 通过个体杂交和人工的方式研究基因的功能,“遗传学”定义 Genetics,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遗 传

4、heredity,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 同一物种只能繁育出同种的生物 同一家族的生物在性状上有类同现象,遗传:颗粒式、混合式,颗粒式遗传:代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同一个体内分别存在,而不相感染不相混合 混合式遗传:父、母本遗传给子代的基因会彼此“沾染、混淆不清”,“混合式遗传学说” 子代个体是双亲血液混合的产物 我国“父精母血”,精乃是血液精华 希腊,亚里士多德,精液是高度纯化的有生命的血液,变异variation,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遗传与变异的关系,1.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 遗传维持了

5、生命的延续 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 2.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界,二、遗传学的发展历史,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律,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从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人类遗传学;

6、免疫遗传学;肿瘤遗传学 从遗传学的研究层次划分 群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 从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划分 植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学机制与作用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生物进化的机制 突变和选择 有害突变 淘汰和保留 有利突变 保留与丢失 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发育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时间、空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遗传学分支 特征:基因对细胞周期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应用重点 干细胞的基因作用 转基因动物 克隆动物,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1.

7、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免疫遗传学:研究基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 不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 而是研究基因在抗体和抗原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改变的遗传学分支 例题 群体中存在一个隐性有害基因,基因频率是万分之一。如果实行优生政策,不准该个体结婚或生育。基因率降低到十万分之一时,需要多少代?,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细胞遗传学:研究生物在细胞水平的遗传结构和功能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重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与生物表型的关系 进展:细胞表面抗原的形成和改变,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基因的作

8、用 目前的实验:细胞表达系统,例如:无籽西瓜的染色体组成 普通西瓜 2n22 诱变成功的4倍体作母本 X 2倍体父本杂交,获得3倍体西瓜,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不能正常减数分裂,所以成为无籽西瓜,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分子遗传学:研究生物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基因工程 生物制药 分子生物学技术,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3. 从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划分 微生物遗传学: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 研究病毒,细菌,真菌的基因结构,基因功能 基因工程的载体,受体等,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3.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人类遗传学:研究人类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分支科学

9、 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遗传病的分布和发生机理 遗传病的诊断 基因治疗,三、遗传学的研究分支情况,3. 从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划分 人类遗传学 遗传学疾病人类3千多种,涉及上万个基因 染色体疾病 基因突变疾病,线粒体疾病,孟德尔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1930年色盲基因第一个定位,1974年kappa轻链缺乏症基因第一个克隆。目前已定位孟德尔遗传病基因1600多,克隆了其中的940多种,肿瘤抑制基因(antioncogene) Rb del 13q14 27个exon, 12 个intron 视网膜母细胞瘤 寻找Rb基因采用消减杂交方法 正常个体DNA 有病个体DNA 寻找差别基因,克隆的概念与类型,

10、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嫩枝的意思,是指从树上取下嫩枝,栽在地上以成另一棵树 美国生命伦理顾问委员会则认为,克隆一词指细胞、植物、动物或人的精确的遗传复制 欧洲委员会认为,克隆是生产遗传上等同的生物的方法 名词,一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微生物,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技术,又称哺乳动物的核移植或无性繁殖技术;它是通过特殊的人工手段(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对哺乳动物特定发育阶段的核供体(胚胎分裂球或体细胞核),及相应的核受体(去核的受精卵或成熟的卵母细胞)不经过有性繁殖过程,进行体外重构并通过重构胚的胚胎移植,从而达到扩繁同基因型哺乳动物种群的目的,1981年Illmensee和Hoppe 报道采用移植

11、技术得到了正常的小鼠,但其结果未被其他实验室重复出来 1983年McGrath和Solter 等利用显微操作技术与细胞融合技术,创造了全新的核移植方法 1986年Willadsen 通过实验提出了两个创新的观念:(1)作为核受体,卵母细胞较受精卵更佳;(2)羊桑椹胚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以后绵羊(1986),牛(1987),兔(1988)和猪(1989)等胚胎细胞克隆动物也相继获得了成功 1997年2月,Wilmut等利用绵羊乳腺细胞成功的克隆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根本动摇了原有的传统结论,并使哺乳动物克隆技术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Neti and Ditto,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动物克隆技术虽

12、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技术目前还很不完善;存活率低是当今核移植技术的最大缺陷 最近发现,克隆羊的端粒较同年羊短;可能会减少寿命 基因组印记现象在哺乳动物的发育中普遍存在,基因组印记与动物克隆技术的成功及不足有何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核移植过程中产生的个体突变频率高,第01章 经典遗传学的诞生,Key words 显性 dominant 隐性 recessive 基因型 genotype 表型 phenotype 分离定律 law of segregation 自由组合定律 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连锁与交换定律,一、泛生论pangenesis,内容:在雌雄个体

13、的生殖液中所含的能够传递的粒子,可以形成胚胎的各个器官;由于这些粒子的相似性,能产生同一物种的个体;父母双方中哪一方的粒子较多,吸引力较大,则多半会产生类似那一方的特性;个体的同一个器官形成各自的粒子,汇集在血管里流动而后集中于生殖液,“暂定的泛生论”,达尔文:1868年提出 每一个能够各自独立变化的性状是由同一种物质载体-芽球-联结在一起的 高尔顿:芽球-“血统(stirps)” 1876年,动物输血实验,二、种质论germplasm theory,拉马克:“用进废退”观点 魏斯曼:种质论 明确区分种质(germplasm)和体质(somatoplasm) 种质:性细胞和产生性细胞的细胞 体

14、质:除种质以外的 切掉新生小鼠尾巴实验,连续19代,三、分离定律,实验: P : 红花 X 白花 基因型 CC cc 配 子 C c F1代 红花 基因型 Cc 配子 C,c F2代 红花 白花 基因型 CC,Cc cc 比例 3 : 1,分离定律,杂合体的一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互相不影响地分到配子中去,名词,亲代Parent Generation, P 子一代First Filial Generation, F1 正反交Reciprocal Cross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共显性Codominance 分离Segregation 配子gamete和合子zyg

15、ote,基础概念,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个体 回交(back cross):杂交的后代与亲代的交配形式 测交(test cross):杂合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的交配形式,基础概念,性状(character):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过程的特征 显性(dominant) :杂合子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recessive) : 杂合子生物被掩盖的性状 等位基因(allele):同源染色体上相对位置上的决定同种性状的基因 表型(phenotype):生物个体形成的性状表现 基因型(geno

16、type):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孟德尔假设,1.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hereditary determinant)决定 2.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殖细胞中具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 4.每对因子分别来自雌雄亲代的生殖细胞 5.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因子相互分离 6.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7.遗传因子有显隐性之分,孟德尔分离比实现的条件,1.杂合体的两种配子在形成配子时数目是相等的 2. 两种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3.子二代基因型个体存活率是相等的 4.显性是完全的,四、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实验: 黄,满 X 绿,皱 基因型 YYRR yyrr 配子 YR yr F1代 黄满 基因型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F2代 黄满 黄皱 绿满 绿皱 基因型 Y_R_ Y_rr yyR_ yyrr 表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