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013618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长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过关能力检测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3、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只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2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B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相同,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三个质点A、

2、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路程相同3.一质点沿轴运动,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物体回到=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5m/s C.t= 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4.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

3、间的夹角为,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为120时,F B. 不管为何值,F C. 当0时,F D.越大时F越小5. 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时间是6s.则 A.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B.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l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 C.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 D. 动车组

4、的加速度为l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6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如图所示,有一盏质量为m的孔明灯升空后沿着东偏北方向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0 B. mg,竖直向上 C. mg,东北偏上方向 D.mg,东北偏上方向7.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下图所示的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在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则 A若撤去F1,B的加速度一定增大B若撤去F1,B对A的作用力一定增

5、大C若撤去F2,A的加速度一定增大D若撤去F2,A对B的作用力一定增大GF2、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9运动员原地纵跳可分为快速下蹲和蹬伸向上两个过程,若运动员的重力为G,对地面的压力为F,下列叙述正确是 A下蹲过程的加速阶段,FG B下蹲过程的减速阶段,FGC蹬伸过程的加速阶段,FG D蹬伸过程的减速阶段,FG60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11如图所示,在一端固定的轻弹簧下通过足够长的细线吊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然后将小球竖直拉下一段距离后由静止放手,讨论小球放手后一直向上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上升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加速度的大小一直减小B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可能恒定C速度的大小一直减小到零D速度先增大,再减小到零12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A物体

7、的质量2 kgB斜面的倾角37C加速度为6 m/s2时物体的速度D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为12 N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上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 (1) 某次测量如下图所示,指针示数为_cm。(2) 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格。用表格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N/m(重力加速度g=10m/s2)

8、。由表格数据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14.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力传感器,P为小桶(内有砂子),M是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木板。(1)要顺利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实验仪器和低压交流电源(含导线)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填“刻度尺”、“天平”或“秒表”)。(2)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填“是”或“否”)。(3)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计时

9、器打点D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D_m/s,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一质量m0.5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求:(g取10 m/

10、s2) (1) 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16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17如图所示,一块磁铁放在铁板ABC上的A处,其中AB长为1 m,BC长为0.8 m,BC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磁铁与铁板间的引力为磁铁重的0.2倍,磁铁与铁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5,现

11、在给磁铁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4 m/s.不计磁铁经过B处的机械能损失(g10 m/s2,sin370.6,cos370.8)则:(1) 求磁铁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2) 求磁铁在BC上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 请分析判断磁铁最终能否第二次到达B处 18质量为M10kg、长为L1m、上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在F50N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05.5 m/s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第一个铁块无初速度地放在木板的最左端,当第一个铁块离开木板的同时,又在木板最左端无初速度放上第二个铁块,只要前一个铁块刚离开木板,就接着无初速度放上另一个铁块

12、求:最终第几个铁块能留在木板上,留在木板上的铁块离木板右端多远?(g10 m/s2)浙江省长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过关能力检测卷答案1、 单项选择题12345678DADCABCC2、 多项选择题9101112ADCDBDABD三、实验题13【答案】 (1)(15.9516.05)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2)(12.212.8) N/m能14.【答案】 (1)刻度尺 (2)否 (3)0.69 0.90 (4)大四、计算题15. 解: (1)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12 m/s2。 (2) 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mgsinmgcosma =0.81 (3) 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

13、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 x m1.5 m 滑块停在距底端1.5 m处。16.解: 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学规律得求得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决及运动学规律,得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则求得 17 解: (1) 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kmg)ma1又:vB2v022(a1)xAB由以上两式可得:vB m/s(2) 物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mgcos37kmg)mgsin37ma2解得:a28.5 m/s2(3) 由xm得xm0.6 m0.8 m故磁铁不会滑出BC面又因(mgcos37kmg)mgsin37,故磁铁不可能停在BC面上,一定能第二次到达B处18.解: 木板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MgF,解得0.5,当将小铁块放到木板上后,木板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gFMa,解得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