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011876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连城、华安、漳平一中等”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从分封对象看,燕国封地在历史上属于()A.功臣 B.商朝旧贵

2、族C.姬姓贵族 D.夏禹后代3.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制度变革 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4.秦朝设立的御史大夫和西汉设立的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 A.负责监察事务 B.负责审核政令C.负责草拟政令 D.执掌军政大权 5.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中朝”和“外朝”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6.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据此

3、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A.政治决策民主化 B.加强中央集权C.决策程序的简化 D.宰相参与决策7.吴晓波在其游荡两千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的消失了。”这一制度出现在()A.夏商周 B.秦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8.右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秦朝 B.唐朝C.宋朝D.元朝9.“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10.中国古

4、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除了明朝内阁大学士外,还有()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六部尚书C.宋代参知政事 D.清朝军机大臣11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A南京条约

5、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13.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 B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 C致远舰管带英雄邓世昌壮烈殉国 D此战结束后,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4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B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C林则徐中的场景(1843年上海):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D亮剑中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战 15.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描述了这样一场战役:1937年的某天,八路军115师扼守山梁两侧,霎时枪声大作,敌人很快被打蒙了,

6、乱作一团,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取得自抗战以来的首次大胜。剧中描述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徐州会战16.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7.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革命

7、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B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18.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9.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五四运动中、中共“一大”上 C、中共“二大”上、国民党“一大”上20.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

8、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白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21、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A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B民主政治的成就C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D民族团结的力量22、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 A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

9、府领导人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23、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公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小说的故事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24、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B推进了我国立法工作C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 D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25、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

10、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A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26、2016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它的发表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B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27、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D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28、联合

11、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政策 D多边外交政策29、毛泽东曾说:“英国、法国、荷兰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 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这里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万隆会议 D中日邦交正常化30、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A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B联合美国抗衡苏

12、联扩张C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 D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31.(12分)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骨文金 文金文大篆小 篆繁体隶书金文大篆小 篆繁体隶书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

13、治制度史(1)据材料一,就“封”和“郡”的字型结构来看,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主要区别?(2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2分)32.(14分)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4分)(2)“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是什么?这一革命运动的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