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011631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株洲市二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政治试题(理科)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选择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2.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这说明A.人类可以改变并创造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规律是普遍的3.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

2、叶”。这主要体现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 D.矛盾具有斗争性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 “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天气预报给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这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永远达不到真理真理性认识包括谬误的成分 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发展A. B. C. D.6.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

3、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8.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是A.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B.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的是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4、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 B. C. D.10.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社会历史性A. B. C. D.11.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哲理的是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A. B. C. D.12.“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 B.真理和谬误可以任

5、意转化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1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C.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14.2014年上海、浙江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其哲学依据是 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辩证观,树立创新意识 C.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牵牛要牵牛鼻子”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A.矛盾的主要方面B.矛盾的

6、次要方面 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A.B.C.D.17.中华传统美德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的哲学依据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B.C. D.18.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 B.哲学家的思考 C.人类的实践活动 D.对世界的思考19.划分唯物主义与

7、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20.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21.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 “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种认识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2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B.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

8、化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数量的减增、位置的变更23.矛盾的普遍性是指A.事物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 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新事物的力量是强大的,又符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愿望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D.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性的2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A.物质和意识 B.物质和运动 C.量变和质变 D.变化和发展26.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客观性和普遍性 C

9、.整体性和多样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27.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垃圾可以变资源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28.在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的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是凝固不变的 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次要方面规定的 2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特殊

10、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 3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客观存在二、简答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18分)31.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8分)32.请写出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10分)三、材料分析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22分)33. 材料:袁隆平提到他的 “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

11、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袁隆平的“中国梦”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0分 34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2、(12分)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答案政治试题(理科)时量: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BDCBBCACCACCC 16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BCBACCDBCDDCCC二、简答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18分)3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点2分,共8分)32. 辨证关系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2分)。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分)。方法论意义: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2分)。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2分)。三、材料分析题(本题有2个小题,共22分)33.答案: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为了实现两个梦想,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两个梦想的提出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