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999453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达技巧(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达技巧(课堂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复活诗中境 妙悟文后情从境与情两角度谈如何读懂诗歌,2,看作者,陶渊明归园之乐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特定内容,固定风格,3,看意象,1、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保护弱者警察 玫瑰 菊花 月亮 杨柳 鸿雁,4,看意象,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套用法 联想法 谐音法,5,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6,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物、事,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2、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角度描写,7,表达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8,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步骤二),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步骤三) 。,一、习题示例:,9,二、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明手法) (如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相生,动静结

3、合等 ) 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阐运用)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 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析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10,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衬托(烘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直接抒情,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1,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

4、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 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12,“牡丹”象征富丽;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3、托物言志(象征),4、衬托或烘托,5、对比对照,5、动静结合,13,7、虚实结合,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b、已逝之景之境。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设想的未来之境。 雨霖铃,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景。,14,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15,如何看待以下五个答案?,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 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苦的离恨愁。 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

6、融。 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以译代析,没有鉴赏,南辕北辙, 答非所问,笼而统之, 以空对空,抓住一点 不及其余,浮在表面 缺乏分析,1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称“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愁。,17,

7、表达技巧鉴赏之,修辞手法鉴赏,18,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借代,设问,夸张,拟人,设问,拟人,借代,对比,19,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

8、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0,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21,表达技巧鉴赏之,表达方式鉴赏,22,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9、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一、表达方式,23,记叙、议论、描写、抒情,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24,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25,思考: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寓动于静”或“动中显静”,请以第三联为例,对此做简要的分析。,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