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99900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物理八上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三章 光和眼睛,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3.初步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实验计划和选择实验需要的器材 4.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核心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课前预习 1.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像距是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用字母 表示。 2.实像是 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 会聚而成的。虚像是 在光屏上呈现出来的像,不是由 会聚而成的,是 相交而成的。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 实像;物体恰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 的实像;物体在二

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 的实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成 、放大的 像。 4.当物体距离放大镜小于一倍焦距时,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一个 的像,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 侧;放大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而是人眼逆着出射线光而看到的,称为 像。,光心,u,光心,v,能,实际光线,不能,实际光线,实际光线的延长线,缩小,等大,放大,正立,虚,正立、放大,同,虚,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

3、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 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 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6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物体由3倍焦距处移至1.5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逐渐变小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置于焦距以内的物体不能成像 7在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薄膜靠近报纸,透过小水珠看到报

4、纸上的文字是( )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C,C,D,课堂精讲 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 (1)凸透镜成像涉及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物距、像距、焦距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字母M表示,如图下甲所示,例如u=35 cm表示物体距凸透镜中心是35 cm;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像距,如下图甲所示,用字母u表示,例如v=16 cm表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距凸透镜中心是16 cm;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如下图乙所示,例如f=10 cm表某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 cm.,(2)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

5、究 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步骤: a.在光具座上由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透镜和光屏。 b.调节整烛焰、透镜、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c进行实验(注意调整物距与像距,使烛焰的像最清晰) 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 a.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b.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c.蜡烛的火焰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d.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外,但是太靠近焦点,成像太远,光具座不够长.,(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即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为实像); 二焦分大小(即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6、成缩小的像); 物近像远大(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像也越大); 物远像近小(物体离焦点越远,像离焦点越近,像也越小); 虚像同侧正(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像是正立的); 实像异侧倒(成实像时,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像是倒立的)。 注意: a.焦点F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b.两倍焦距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c.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远离焦点,像变得越大;物体越远离焦点,成的像越靠近焦点,像变得越小 d.变大与变小:是指后来成的像与原来成的像的比较;放大与缩小:是指物体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比较,【例1】(2014遂宁)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7、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A凸透镜 B凹透镜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

8、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例2】(2014安顺)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 (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 立、 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观察的方法应是: ,【练习

9、1】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 )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练习2】(2014丹东)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 的 (选填“照相机”

10、、“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 是 、 的实像,这是因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够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呈像在光屏的中心,投影仪,倒立,缩小,可逆的,靠近,知识点2.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 (1)放大镜的原理: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即uf时),在凸透镜的同侧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不同厚度的放大镜,其放大的倍数不相同,凸透镜厚度越厚,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3)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只有

11、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在一倍焦距之内的限度内,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例3】(2014邵阳)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 C大于20cm D等于10cm,【练习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 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 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D,.,A,D,B,A,.,D,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下,15,左,倒立,缩小,照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