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3995891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心理过程摘要 美育的培育作用是与美感相结合而实现的,美感的学习、美感的培养又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感的心理过程有三个阶段:即审美感觉阶段、审美知觉阶段和审美理性阶段,就认识论而言,前两个阶段属于感性阶段,后者则为理性阶段。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分析美感心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有助于适时准确地制定教学方法,恰当的地理教学媒体设计和选择,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美育 美感 美感学习 美感心理过程素质教育在21世纪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

2、道德情操、陶冶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形成学生的健康心理,而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艺术、图像艺术、组织艺术等不同的表现方式,将美的体现渗透于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创造一种和谐的地理教育教学氛围。寓美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同时,以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美育的实现又是与美感关系密切,或者说美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1.美感心理过程的分类与地理课堂教学1.1美感美感是人对于能够引起心里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是包括认识、情感在内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感官是美感的生理基础,美感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获

3、得的,也就是说,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感是和视觉、听觉不可分离的结合在一起,离开听觉、视觉是不可设想的。”1.2美感的分类美感是可分的,从感觉器官来分,美感可分为视觉美感、听觉美感、触觉美感等。但美感往往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感觉,而不是依靠一种感觉器官,美感按其性质分为柔美感与壮美感、优美感与崇高感、悲剧感、笑与幽默感等。1.2.1柔美感是思维过程中对柔美的能动反映。柔美感在心理过程中是对柔美的事物和现象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山间小溪的流水潺潺、江南春雨淅淅沥沥、如烟如画,这时的情感状态是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心情比较平和,起伏不大。1.2.2壮美感是在思维过程中对壮美的能

4、动反映。在心理过程中是对壮美的事物和现象产生的一种惊赞的情感,当地理课堂上向学生展现五岳的挺拔险峻、巍峨高大、峭壁耸峙,长江的浩浩荡荡、波澜壮阔,这时的情感状态是惊喜交集、赞叹不已,心情变化较大,心潮澎湃。1.2.3优美感是在思维过程中对优美的能动反映。是在心理过程中对优美的事物和现象产生的一种爱惜的感情,苏州的园林玲珑别致、品茗休闲、恬静舒适,江南水乡依山傍水、阡陌纵横,这时的情感状态是平静的、悠闲的。1.2.4崇高感是在审美的思维过程中对崇高事物和现象的能动反映。巍然屹立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在审美的心理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崇高产生敬仰的美感,崇高感是敬仰的美感。1.2.5悲剧感是

5、对悲剧所产生的美感。在美感的思维过程中,悲剧感是对悲剧美的能动反映,从审美的心理过程来看,审美的主体产生悲伤和崇敬的审美感情。悲剧感是一种激荡胸怀的复杂的美感,它既有悲伤也有崇敬。如果只有悲伤而无崇敬,那就是悲伤而不是悲剧感;如果只有崇敬而无悲伤,那就是崇高感。1.2.6笑是对喜剧(滑稽)的美感。笑是审美主体对喜剧或滑稽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否定的满足,对丑的否定和鞭挞。1.2.7幽默感是对滑稽或可笑而不可恶的喜剧性事物的美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不同,创造不同的意境,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美感,或者柔美感,或者壮美感或者优美感,或者崇高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幽默感的运用,既要适当,而又

6、恰到好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考试中,学生做我国山脉填图题时张冠李戴,教师在考试讲评时这样说:“你不会是愚公吧,移山,只能这一次,不要总是把那么高的山移来移去的。”学生听了忍俊不禁,再也不会填错山脉的位置了。2.地理课堂上的美感学习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学习是学生有可能认识地理知识的一种特有方式。进行美感学习,既不单纯依赖图像的作用和影响,也不依赖根据地理教学法而作的注释,而是依据教学法来学习地理知识的视觉文化,往往是卓有成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中美感学习的优劣取决于它以怎样的方式同现实发生关系。首先,视美感活动为地理教学各个环节的一个有机部分,将美感活动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

7、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幅景观图,一幅板画,板书的一种字体,一个教具,地理课件中的一个画面无不是美的载体。其次,地理教师的审美观、审美水平、审美情趣直接影响学生的美感学习,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从另一种角度看地理教学设计,它能够体现地理教师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第三,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美感活动多为接受性的美感活动,使学生处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点上,此时,教师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地理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地理教学媒体设计,使学生达到从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的飞跃。3.利用美感的心理过程,促进地理教学美感的心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审美感觉阶段,第二阶段是审美知觉阶段,第三阶

8、段是审美理性阶段。3.1审美感觉阶段审美的主体只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个别因素通过感觉器官有所把握。在讲长江三峡时,展示一幅三峡景观图,就是通过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形成审美的外受感觉,形、色、声作为审美感觉阶段的单纯因素,它们作为信息的载体所负荷的感情因素是不稳定的,而且是很简单的。当他们变换结合审美知觉阶段的审美形象时,才能负荷更确定的、更丰富情感内容。感觉对于审美心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审美的知觉阶段是低级的,但对于审美来说是不可缺少的。3.2审美知觉阶段审美主体将审美感觉阶段得到的美的事物的形象和个别因素组合成完整的事物的表象。表象是两个信号系统交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仅有一幅三峡景观图

9、远不能体现三峡的雄伟壮观、波澜壮阔,如果辅之以精妙的讲解或三峡风景影视片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从而形成审美知觉这种积极的富有主观能动性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审美知觉阶段形成了美的事物的表象时,就会唤起与这个表象相关的记忆,从而补充或加强审美知觉,获得更强烈的美感。在美感心理过程的知觉阶段,情感和地理知识是相互结合的,地理知识是情感化的知识,情感中寓有知识,知识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形象进入美感,成为表象,而表象寓有精神和感情信息,对于形象融进地理知识和情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在感受形象中,通过表象和表象运动,就能掌握地理知识和产生情感。在美感心理活动的知觉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有层次

10、性的,首先知道三峡的险峻、幽美,其次明确三峡的组成(即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各自的景观特征,再次解释三峡的成因(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分析三峡对航运的影响及其旅游价值。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地理知识的固有意义,也能理解其深层含义。3.3审美理性阶段美感心理过程的理性阶段,相当于美感认识过程的形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已不只是对单个地理事物表象的把握,而是要把握表象系列,并辅之以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用概念描述的形象,更多地是使用感觉、知觉和表象材料(如地图、图表、模型、影像、简笔画、漫画等)概括得到的形象来塑造地理事物。这种形象性的表述地理事物也是对

11、地理事物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审美理性阶段包括两个部分,即联想和想象。联想是审美理性阶段的初级形式,想象是审美理性阶段的高级形式。审美联想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在讲述长江一课时,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联想到“大江东去浪涛尽”、“百舸争流,浪扼飞舟”长江的壮美感,这是接近联想。在中国旅游一课中讲述峨眉山时,必然联想到另外四大佛教名山之三五台山、九华山、普沱山,这是类似联想。同时也将四大佛教名山的景观特色加以对比,这就是对比联想。通过审美联想,地理教学的内容必将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想象作为审美理性阶段的高级形式,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

12、想象两种形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审美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事物和事物现象的表象,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吉林市的“雾凇”、泰山的宏伟壮观、峨眉天下秀在没有图片的景观描述时,再造想象就愈显重要。当三峡的景观图被取下,影视放映结束后,提起三峡或者听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千古绝唱时,审美步如其高级形式审美的理性阶段。而创造想象多见于美的创造过程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远不及再造想象。联想和想象在审美心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把从感觉和知觉得到的表象和表象体系边的更为生动,可以使和表象联系的情感和理解更为浓烈和深刻。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地理教学与美感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关注美感的体现,融美感学习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充分利用美感的心理过程,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能力的迁移。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