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983823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体系知识介绍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 质保部,公司通过认证的管理体系,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FAMI-QS欧洲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管理体系 IP非转基因身份保持体系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柠檬酸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KOSHER认证-美国犹太政教联盟( OU )的犹太食品认证 HALAL认证-世界穆斯林食品营养协会的 HALAL 认证,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简介,一)、ISO9000质

2、量管理体系解读 1、什么是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缩写,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日内瓦,是代表各个国家标准化组织的联合体,是从事制定可行的国际标准的专门机构。 2、ISO9000的含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0年5月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第176技术委员会),1987年5月改名为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该部门发布的所有标准统称ISO9000族,包括三大类质量标准,分别是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0000系列标准。 3、质量管理体系

3、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二)、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展 对于ISO9000系列标准来讲,它是在客观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另一个是质量管理方面的标准。从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来讲,它的发展历史比较长,国外最早是从美国的军用标准开始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的军方在采购武器装备时,发现虽然对军火的生产厂家技术要求提的很明确,同时也通过了验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暴露出实际的产品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复杂程度的提高,使众多产品的性能指标仅仅靠最终检验是反映不出来的,于是早在50年代美国的

4、军方便想出了一种办法,即在合同中除提出技术要求外,还要提出“质量保证要求”,作为正式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军方制订了两个军用标准 MILQ98581963质量大纲要求 MILI456208A1963检验系统要求,其他发达国家仿效美国军方标准制订各自国家的质量保证标准如:加拿大的CAN3-Z299.1-78质量保证大纲要求;英国的BS5750Part1-79 质量体系设计、制造和安装规范。法国、瑞士、澳大利亚、荷兰、挪威南非等国也相继制订了各自的质量保证国家标准。 随着质量管理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因此,在基本概念上,管理方法上以及对质量保证的要求上都存在较大

5、的差别,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急需统一各国的认识,特别是对质量保证的概念和质量保证要求的内容,急需有一个统一的准则,为了统一各国的质量保证做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发布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三)、ISO9000系列标准 ISO8402-86质量-术语 ISO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用指南 ISO9001-1987质量体系-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87质量体系-制造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87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ISO10000 支持

6、性技术指南 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ISO9000系列标准作了修订,2000、2008年又进行修改,现在的有效版本为2008年版。,四)、ISO9000:2008版标准介绍 经过修订后的2008版标准大为简化由原来的多项标准合并为4项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ISO1901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ISO9000标准提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系统管理 6、持续改进 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8、互利的供方关系,2008版ISO9001

7、标准运行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顾客,顾客,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测量、分 析和改进,产品 实现,产品,满意,要求,输出,输入,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化,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程序文件: 顾客要求的确定、评审沟通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纪录控制程序 培训控制程序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质量计划编制与实施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顾客反馈及投诉处理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数据分析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程序 产品

8、召回程序 玻璃及硬塑料制品控制程序 作业指导书举例: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计划 外供样品管理规定 产品标识规定 各车间工艺操作规程 能力、意识与培训管理规定 产品销售与交付管理规定 设备管理规定 产品质量考核管理规定,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就是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做好相关纪录 没有纪录,就等于没有发生!,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简介,一)、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本世纪中期爆发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公害事件的产生使人们从治理污染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要有效的保护环境,人类社会必须对自身的经济发展行为加强管理。因此世界各国纷纷

9、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并试图通过许可证等手段强制企业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来改善环境。 1987年,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又将这一概念进一步阐释“人类影响尤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追求和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实施纲领。,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引发着社会各领域、各层面的深刻变革和广泛的行动。一些工业企业或民间组织纷纷根据可持续发展精神制定相应的政策。国际商会

10、制订了可持续发展商务宪章,化学工业推出了“环保责任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绿色产品运动,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绿色消费浪潮中。一些新的环境管理工具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运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环境影响,通过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和进行环精神和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以及将废物最小化,清洁生产审计,污染预防等工具和手段引入到企业环境管理中。 正是在这种环境管理国际大趋势下,考虑到各国、各地区、各组织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工具及相应的标准要求不一致可能会为一些国家制造新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条件,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机

11、会,并为响应联合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订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标准目前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等标准,公司通过认证的标准是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及使用指南,也只有这一标准是可认证的标准。,二)、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介绍,1、环境保护需要组织采取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机制 2、ISO14001的实施与应用遵循自愿原则,并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3、ISO14001是认证性标准 4、ISO14001标准未对组织的环境绩

12、效提出绝对要求,实施标准也不一定取得最优的结果 5、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不必独立于其它体系 6、ISO14001标准的应用具有广泛适用性 7、实施ISO14001标准要坚持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 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遵循了传统的PDCA管理模式,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六)、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与质量管理体系完全相同,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环境因素识别介绍 环境因素识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1、废水排放 2、废气排放

13、3、噪声排放 4、固体废弃物排放 5、能源、资源消耗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1、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2、工艺流程分析(物料衡算) 3、问卷调查 4、现场观察 5、资料评审 6、专家评议,环境因素的评价: 可采用类比法、多因子打分法、专家评估、物料衡算等方法 我们公司采用多因子打分法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参见: 1、公司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表 2、公司环境因素评价表 3、公司重要环境因素(见下表),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

14、rdization)下设的ISO/TC34食品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小组WG8(负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开发的。 ISO22000的目的是让食物链中的各类组织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组织将其终产品交付到食品链下一段时,已通过控制将其中确定的危害消除和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ISO22000适用于食品链内的各类组织,从饲料生产者、初级生产者、到食品制造者、运输和仓贮经营者,直至零售分包商和餐饮经营者,以及与其关联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和辅料的生产者。 本标准仅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对本标准进行认证时,只关注食品安全的事宜,但不排斥组织将其他管理体系要素的内容结合于本体系中。 标准的应用

15、要求组织在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要遵循适宜的法律法规要求,并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纳入到体系之中。,四、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一)、SA8000标准的起源及通过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近几年来,劳工标准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最具挑战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竞争的一个障碍。目前,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是WTO最受争议的一个议题。我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大国,产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欧美国家正是提出和推动劳工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我国外贸出口行业显然摆脱不了劳工标准的阴影,劳工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外

16、贸出口行业的一个潜在隐患,如果企业没有把“劳动保护”作为未来发展的优先考虑,那么企业产品出口时可能会面临一道新的门槛,即劳工标准壁垒。 近十几年来,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系,他们强调,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标准使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努力,采取各种途径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AI, Soci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制度,受到了欧美国家工商界和消费者的欢迎和支持。很多跨国公司纷纷行动起来,通过采购活,动,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合约工厂实施S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