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3978280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检测: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八)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军事力量的失衡 B意识形态的对立C经济水平的差距 D同盟力量的差距答案C解析苏联利用国家力量,在牺牲农业、轻工业的情况下发展重工业,虽然在表面上与西方保持均势,但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导致其竞争失败,故答案为C项。2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

2、%29%33%1952年29%29%15%11%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D经互会的成立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结合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等知识可知,答案为D项。3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19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于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美国对日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帮助日本

3、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D扶植日本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答案B解析结合时间信息可知,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称霸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故选B项。4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答案B解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

4、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可知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B项正确。5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体现这一声音的国际舞台上的历史事件有()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欧共体的成立A BC D答案B解析戴高乐的话体现的是欧洲的联合,符合题意,故选B项。不符合“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排除。6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A美苏两极对峙局

5、面的出现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由“1961年”“铁托”“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选C项。71970年9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此会议()A扩大了欧共体的国际影响力B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C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改变了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局面答案C解析注意该会议是在非洲国家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的,并且会议的核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调和平、独立、发展等,符合不结

6、盟运动的特征,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8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欧盟旗帜不结盟运动的标志“乔的笑”俄罗斯国旗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B世界经济全球化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答案C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欧盟、不结盟运动、中国和俄罗斯等多极力量的崛起,故选C项。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

7、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以前美国借对抗苏联而加强的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也因此而日益减弱,D项正确;A、C两项都是多极化的具体表现;B项叙述错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实力弱于美国。10学术界通常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B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答案B解析旧的世界格局是指美苏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格局,其交替就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的发展,故选B项。11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

8、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趋势正在增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奥巴马的国情咨文谈到中国、德国、印度等国的发展以及美国存在的问题,其实质表明了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选D项。当前一超多强的格局未被打破,排除A项;美国仍是一等国家,排除B项;新国际格局还未确立,排除C项。12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布的世界趋势2030的报告认为,到203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更为明显,霸权主义将不复

9、存在;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与美国在多个议题上相互配合,带来更广泛的世界合作。以上材料表明()A中国崛起是霸权主义消失的根本原因B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义失去生存空间C美国综合国力衰退致使霸权主义消失D世界趋势的发展必然形成中美两极对峙答案B解析“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更为明显,霸权主义将不复存在”说明多极化的发展将使霸权主义失去生存空间,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7咸宁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第二次世界大

10、战前的1 100多年中,它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国崛起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同盟内部因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热战”被“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10分)(2)材料二中“

11、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件。(8分)(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答案(1)法、德。变化:法德和解,两国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事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等。(2)苏、美。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事例: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爆发。(3)国家利益。法、德和解与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4阅读下列材料,回

12、答问题。材料一布什新秩序的实质就是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但要建立这样的新秩序是不可能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和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新的多极世界一定是多样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进取的时代。大国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上起表率作用,首先应当带头放弃“冷战”思维,广集民智,汲取历史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管理模式,推动世界从不和谐向和谐发展。摘编自苏长和为多极世界谋规则(1)用欧洲和亚洲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新格局转变”的具体表现。(6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新的

13、多极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的什么发展趋势?“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9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新格局”(“新的多极世界”)下的大国之间的关系?(11分)答案(1)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多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3)改变“冷战”思维;尊重彼此不同的价值观;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解析 第(1)问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欧洲”“亚洲”,直接回答欧共体和日本即可。第(2)问先回答多极化趋势,再回答多极的具体表现。解答第(3)问时注意材料一中的“价值观”、材料二中的“相互学习”“冷战思维”等关键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