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43977545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评卷试题(pdf) 新人教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 名姓 级班 校学 密 封 线 期中综合测评卷 时间: 1 0 0分钟 满分:1 0 0分 题序一二三总分结分人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 0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按事件发生 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选项是( ) A.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隋朝灭亡 B.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隋朝灭亡 C.隋朝灭亡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D.建立隋朝 隋朝灭亡 灭亡陈朝 2.下列工程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最具积极作用的是( ) A.长城B.赵州桥C.故宫D.大运河 3.正式设置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始于( ) A.隋文

2、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4.勇于向唐太宗提意见和建议的唐朝官员中, 最突出的是( ) A.长孙无忌B.魏征C.房玄龄D.杜如晦 5.右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 它 所使用的动力是( ) A.风力 B.水力 C.畜力 D.人力 6.唐代, 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提名, 进行欢庆。右下图为唐宪宗元和九年的 题名拓片。下列关于唐代科举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 D.改变了用人制度 7.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

3、以 下意见, 其中正确的有( ) 都是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1 0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农业生产 A.B.C.D. 8.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天可汗” 说明( ) A.少数民族畏惧唐朝的军事进攻 B.北方各族被迫接受唐朝中央政府领导 C.唐朝与周边民族关系得到改善 D.唐朝采取了民族平等政策 9.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 1 0. A B C 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 西游记 之后有如下叙述, 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唐僧走了那么远, 应该被

4、称为旅行家 B.唐僧去的“ 西天” 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C.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 实际上没人看得懂, 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D.哎, 你别说, 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 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1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诗圣” 指( )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李商隐 1 2.右图中1和2的位置分别应是( ) A.西夏和辽 B.金和西夏 C.辽和西夏 D.西夏和南宋 1 3.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在宋代东京的 普通市民, 做不到( )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在夜市开店, 通宵做生意 C.和朋友们在茶馆品茶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

5、到西洋游历 1 4.如果你生活在宋代, 明天就要参加科举考试, 如熬夜看书打磕睡, 你将可能用下列哪种 方法来提神( ) A.饮茶B.抽烟C.喝酒D.喝咖啡 1 5.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 与图三相对应时期应是( ) ( 一) 南轻北重 ( 二) 南北平衡 ( 三) 南重北轻 A.三国时期B.唐朝中期C.两宋时期D.明朝初期 1 6.“ 苏湖熟, 天下足” 表现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 其方向是(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 7.下列货币出现的时期中, 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是( ) 1 1 A

6、.刀币B.半两线C.开元通宝D.交子 1 8.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疆域图中, 有一幅在今天的西藏区域注着“ 宣政院辖地” 的疆域图, 那么它是( ) A.唐朝疆域图B.元朝疆域图C.明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 1 9.张择端的名画 清明上河图 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社会动乱, 战争频繁B.城市发展, 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2 0.如果有人想了解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你能介绍他选择哪本史书吗( ) A. 史记B. 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 农政全书 二、材料解析题( 共4 0分) 2 1.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时期, 我国印刷术

7、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 当时采用新印刷 术印制的书籍, 字体工整, 装订精美, 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 这可能由 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 “ 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 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英国思想家培根 ( 1) 材料一画面精美, 选自哪一经卷? 哪一朝代印制的? 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 ( 6分) ( 2) 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 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4分) ( 3) 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三种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 ( 8分) ( 4) 综合上述材料, 请你

8、试举一例说说我国古代这些发明有什么意义。(4分) 1 2 2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社会经济、 文化、 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 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材料二 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 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 镇, 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材料三 交子 请回答: ( 1) 概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历程和原因。(1 0分) ( 2) 结合材料二、 三, 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 3)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府采取的政策密切相关。简要说明宋代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 政策。( 4分) 三、问答题( 2 0分) 2

9、 3.请你做历史的评论家, 谈谈为什么千百年来人民一直怀念岳飞, 而痛恨秦桧。这两个 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对你的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1 2 -7 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 没有给社会带来更多 的实惠, 以至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 一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 中考动态链接 2 2. D 2 3. D 2 4. C 2 5. D 第1 4课时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课前自主梳理 资治通鉴 五代 豪迈奔放 口语 散曲 窦娥 冤 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 神品 米芾 赵孟兆 页 课堂合作研习 1. C 2. C 3. C 4. B 5. B 6. B 7. C 8. C 9.(1) 清明上河图 。张

10、择端。 ( 2) 东京。 ( 3) 风俗画。 1 0.(1) 关汉卿。元朝。 ( 2) 曲。 ( 3) 窦娥冤 。 1 1.(1) 苏轼。 念奴娇 。 ( 2) 豪放。 ( 3) 有。毛泽东。 课后拓展探究 1 2. B 1 3. C 1 4. C 1 5. D 1 6. C 1 7. C 1 8. A 1 9.(1) 司马光 (2) 李清照 (3) 张择端 (4) 赵孟兆 页 2 0.(1) 岳飞, 满江红 。 ( 2) 苏轼, 水调歌头 。 ( 3) 辛弃疾, 西江月 。 中考动态链接 2 1. C 2 2.A 2 3. D 走进中考前沿 1. B 2. B 3.A 4. C 5. B 6

11、. D 7. B 8. C 9. D 1 0. C 1 1.A 1 2. C 1 3. B 1 4.(1) 张择端。东京( 开封) 。 ( 2) 瓦子。邸店。轿子。 ( 3) 交子。市舶司。 ( 4)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任答一 点,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1. D 2. D 3. A 4. D 5. A 6. D 7. D 8. C 9. C 1 0. B 1 1. D 1 2. C 1 3.A 1 4. C 1 5. C 1 6. B 1 7. B 1 8. C 1 9. D 2 0. C 2 1.金 C.阿骨打 黄袍加身 A.赵匡胤 辽 B.阿保机 清

12、明上河图 E.张 择端 资治通鉴 D.司马光 2 2.(1) (2) (3) (4) (5) 2 3.(1)A.辽 B.北宋 C.西夏 ( 2)a 上京 b 东京 c 兴庆 ( 3) 辽、 北宋、 西夏( 大理) 政权的并立; 石敬唐割让 幽云十六州, 北宋为收复失地进行北伐( 杨家将的 故事) ; 宋辽澶州城之战, 签订“ 澶渊之盟” 。 2 4.(1) 战国时期。司南、 罗盘针。 ( 2) 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特别是在阴晦天 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 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 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 3) 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 也 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

13、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 2 5.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成吉思汗。欣赏 哪一位均可, 只要言之有据。可以从历史人物的 主要活动及对历史的重大贡献等方面回答。 2 6.早晨上街看到东京城里人口很多; 在街上可以见 到官僚、 商人、 雇工、 以及下层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地位比较高; 中午在饭馆吃到用煤作燃料用占城 稻煮的米饭; 下午与朋友们踢了一场蹴鞠; 晚上, 在瓦舍内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 看了一本活字印 刷的书。 期中综合测评卷 1.A 2. D 3. B 4. B 5. B 6.A 7. D 8. C 9. B 1 0. C 1 1.A 1 2. C 1 3. D 1 4.A

14、 1 5. C 1 6.A 1 7. D 1 8. B 1 9. B 2 0. B 2 1.(1) 金刚经 。唐朝。雕版印刷术。 ( 2) 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新印刷术、 排版印刷。 ( 3) 中国人发明的。这三项发明分别指: 活字印刷 术、 火药、 指南针。 ( 4) 如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是我 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 2.(1) 从唐朝中后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到南宋最后 完成。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 人口 南迁; 自然条件优越。 ( 2) 出现了商业繁荣的集市、 城镇、 城市; 出现了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 ( 3) 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加以 管理。 2 3.略。提示: 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以史实为依据, 站 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