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96275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30渡荆门送别复习(课堂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0、渡荆门送别,李白,八年级上册,复习课,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出蜀东下,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

2、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4,诗歌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jng,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歌。,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乘船远行,来到,长江,广阔无际的原野,(叙事),(写景),6,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云彩兴起,爱,(写景、想象、比喻),(抒情、拟人),7,精彩赏析,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8,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 此联写远景。,3、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9,4、这两句描写作者舟过荆

4、门进入楚地看到的壮阔景色.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去.,诗人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犹如一副长轴山水图,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0,5、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这一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1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5、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12,7、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 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13,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

6、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主旨归纳,1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远景,俯视,仰视,渡荆门送别,近景,叙事,抒情,绘景,拟人,对偶,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月云,由景及情留恋

7、故乡,全诗小结,16,“渡远”为什么不用“远渡”?“远渡荆门外”岂不更好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以“渡”字打头,其作用有二:一是点题,二是贯穿全篇写水,水是全篇的主线。,质疑拓展:,17,写作特色,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连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18,总结,这首五言律诗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9,阅读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

8、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写送别的景致和送别之事。,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送友人,课外拓展,20,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

10、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洲。 与君别离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11、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2,相关链接,1、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5、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7、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唐诗中10大最经典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