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962166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课堂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2,第一节 感觉器官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1.视觉 2.听觉 3.味觉 4.嗅觉 5.本体觉 6.皮肤,3,一、眼的结构,4,二、眼球的结构,5,三、视觉的形成,视网膜(物像),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光线,角膜,瞳孔,6,一、视觉,1.眼睑:皮肤松弛,眼睑下垂和眼袋等现象。,7,一、视觉,2.结膜:易发生结膜出血,8,一、视觉,3.角膜:远视及散光,9,一、视觉,4.虹膜及瞳孔:对光反应欠灵敏、视野明显 缩小,看不清事物,对强光敏感 5.晶状体:白内障和青光眼,10,一、视觉,6、玻璃体:闪光感 飞蚊症(感觉眼前有黑点在晃)

2、,11,一、视觉,7.视网膜:视力下降,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 膜血管出血或血管阻塞 8.泪器:老年人常有流泪的现象,12,二、听觉,13,耳的听觉功能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1. 外耳的功能 (1)耳廓:集声、判断声源方向 (2)外耳道:传声、扩音作用 2.中耳的功能 (1)鼓膜:传声作用 (2)听骨链:传声作用,14,3. 内耳的功能,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功能:听觉和平衡,1.耳廓及外耳道:收集声波和辨别声音方向 的能力下降 2.中耳和内耳:出现老年性耳聋、高频性耳鸣 3.听神经及听觉中枢:听力逐渐下降甚至丧失,在噪声环境中听力障碍更为明显,15,三 味觉,味蕾,味细胞:味毛 支

3、持细胞 基底细胞,不同部位味觉不一栏; 不同温度下敏感度不一样,16,17,老年人味蕾的减少,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下降,特别对咸、甜味感觉显著迟钝,老年人常食而无味。,18,四、嗅觉,嗅神经数量减少、萎缩、变性。 50岁以后,嗅觉的敏感性逐渐减退,嗅觉开始迟钝,同时,对气味的分辨能力下降,男性尤为明显。,19,五、本体觉,一、本体觉的定义: 本体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 二、本体觉包括触觉、压觉、震动觉、位置觉、痛觉、温觉。 三、老年人本体觉特点:平衡感差,敏感度下降。如: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

4、敏感度较差。,20,六、皮肤,皮肤的老化是最易被察觉的,尤其以头、面、颈部及四肢等皮肤改变更明显。 1.皮肤皱纹:前额外眼角(鱼尾纹)上下眼睑口唇四周 鱼尾纹被看做年过40岁的标志。,21,六、皮肤,2.腺体萎缩:皮肤表面干燥、粗糙 、无 光泽甚至脱屑、皮肤的体温调 节功能和排泄功能减退。 3.老年斑及色素沉着:老年斑多出现在皮肤、暴露部位:如颜面部、前臂和手臂, 老年人的生殖器和肛门区皮肤可出现较多的色素沉着性斑片。,22,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1.鼻 2.咽喉 3.气管、支气管 4.肺 5.胸廓及呼吸肌,23,呼吸系统的结构图,24,一、鼻,鼻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加湿、清

5、洁和过滤的作用 老年人鼻黏膜变薄,腺体萎缩,鼻道变宽,25,二 咽、喉,老年人易患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咽喉黏膜、肌肉退行性变或神经通路障碍可出现吞咽功能失调,吸入性肺炎较多见。 老年人发音的洪亮度减弱,26,三 气管、支气管,老年人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和粘液腺退行性变,纤毛运动减弱,防御和清除能力下降,容易患老年性支气管炎。,27,四 肺,“老年人肺”是肺组织结构老化概括其特点: 1.肺组织的颜色呈灰黑色 2.肺组织萎缩,体积变小,重量减轻. 3.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扩大(特征) 4.肺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 5.肺泡壁弹性组织退行性变,肺泡变簿,肺泡 中的毛细血管数量和血流量的减少。 6.肺泡面积

6、减少,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7.老年性肺气肿。,28,五 胸廓及呼吸肌,老年人的胸廓由扁圆形变为桶形,出现桶状胸。肋软骨钙化导致呼吸费力。老年人的肺功能降低,吸气动力明显减退,咳嗽力不足,痰液不易咳出,可至呼吸道阻塞。,29,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1.口腔 2.食管 3.胃 4.肠 5.肝、胆 6.胰腺,30,口腔正常结构,31,口腔老化,1.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 2.牙齿:龋齿,牙周炎以及产生酸痛 3.唾液腺:口腔的自洁作用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减弱;口干,说话不畅,32,二、食管,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黏膜及平滑肌逐渐萎缩,食管蠕动性收缩减少,非蠕动性收缩增强,伴食管下

7、端括约肌松,排空延迟,食管扩张,易引起吞咽困难和食管内食物残留。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的发病率增高。,33,三、胃,1.易引起消化性溃疡 2.老年人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 3.胃下垂,34,四,肠,小肠的吸收减弱,易发生营养不良 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35,五、肝胆,1.老年人的肝脏明显缩小,重量减轻。 2.对药物的清除率降低,故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已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 4.胆汁粘稠 5.胆结石,36,六、胰腺,胰腺萎缩,重量减轻 胰酶的分泌量下降,妨碍老年人对脂肪的吸收,易出现脂肪泻,37,第四节 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1.结构改变 一 心脏 2.功能改变 3.心电图

8、改变 二 血管,38,心脏的解剖图,39,(一)结构改变,1.心脏的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 2.室壁肌肉老化程度不一或结节性收缩,使心脏顺应性下降,心功能受影响 3.心肌间质容易发生结缔组织增生,脂肪浸润及淀粉样变等改变,心包膜下脂肪沉积增加 4.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 5.细胞成分减少,纤维组织增多,脂肪浸润 6.当心室内传导系统与心脏纤维支架间发生纤维化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脏传导阻滞,40,(二)功能改变,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 2.心率减慢,41,(三)心电图改变,P波振幅降低 P-R间期轻度延长 Q-T间期延长 T波低平 心电轴左偏,42,二 血管,1.血压升高,收缩压增高为主

9、 2.老年人易发生静脉曲张 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基底膜增厚,弹性降低,脆性和通透性增加. 4.直立性低血压,43,第五节 泌尿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一 肾脏 二 输尿管 三 膀胱 四 尿道,44,一、肾脏,肾脏的结构图,45,一、肾脏,(一)结构改变 体积缩小,皮质变薄,重量减轻 主要原因:与肾皮质进行性萎缩、瘢痕形成,间质纤维化有关。 (二)功能改变 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导致水钠潴留,酸碱失衡和急性肾衰。 肾脏排泄药物功能下降,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46,二、输尿管,输尿管平滑肌变薄,张力减弱,尿液流入膀胱速度减慢甚至反流引起逆行感染。,47,三、膀胱,膀胱排尿作用,48,三、膀胱,

10、膀胱缩小,容量减少 膀胱肌收缩无力,产生尿频,夜尿增多,排尿无力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9,四、尿道,尿道括约肌逐渐萎缩、纤维化、弹性减低、使排尿速度减慢,排尿无力、不畅、导致膀胱残余尿量增加和尿失禁,50,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1、下丘脑 2、垂体 3、甲状腺 4、肾上腺 5、性腺 6、前列腺 7、胰岛,51,一、下丘脑,1.体内重要的神经分泌组织,是接受内外信息中枢 2.细胞形态改变,结缔组织增多,重量减轻,血供减少 3.各方面功能发生衰退,52,二、垂体,1.易发生垂体腺瘤 2.腺垂体的老化导致肌肉萎缩,脂肪增多,蛋白质合成减少,骨质疏松 3.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容易导

11、致老人出现夜尿,53,三、甲状腺,1.甲状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2.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减少,以T3为主,54,四、肾上腺,1.肾上腺老化表现为皮质和髓质的细胞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重量减轻 2.肾上腺皮质变薄,出现以纤维化为特征的退行性改变腺体增生 3.老年人对低盐饮食和利尿药反应降低 4.老年人在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下降 5.老年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55,五、前列腺,1.前列腺退行性变 2.前列腺增生的腺体可使排尿的阻力增大,导致尿道梗阻,出现排尿困难,56,六、胰岛,主要是老年人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高,57,第七节 运动系统的老化改变,讲授内容: 一、骨骼 二、 关节 三、肌肉,58,一、

12、骨骼,骨骼的大小和外形几乎不变,但重量减轻 骨骼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骨质疏松,表现为身高变矮,脊柱弯曲,易发生变形和骨折,59,二、关节,关节的结构图,60,二、关节,关节呈退行性变,尤其膝关节,腰,脊柱最明显 1.关节软骨:“关节鼠” 关节僵化 骨刺 2.滑膜及滑液 3.椎间盘:椎间盘扁平,椎间隙狭窄,脊椎高度变短。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61,三、肌肉,肌肉老化表现为骨骼肌细胞内水分减少,肌纤维萎缩,变细,肌力减退,肌肉总量减少。 肌肉老化腰腿部较明显。,62,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一)结构的改变 脑萎缩:大脑皮质变薄,脑沟变宽,脑回变平,以额、颞叶最明显。 (二)功能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