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959128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五、六(课堂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光的本性,五、光电效应,2,赫兹,1.光电效应现象: 1887年赫兹首先发现光电效应现象 (1)实验,3,光电子,光电流,(2)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产生的电流叫做光电流,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现象,4,(3)光电效应的规律: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0 ,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从入射光照射到光电子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4)波动说对光电效应规律解释的困难。,5,2光子说: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光

2、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hv(h为普朗克恒量);,6,光子说可完满解释光电效应规律。 逸出功(W):金属表面上的电子逸出时要克服金属原子核的引力而做的功。 3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极限频率,极限波长,7,4光电管: 光电管:一种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器件; 应用:光电自动控制,有声电影还声、光纤通信等。,阴极,阳极,8,课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

3、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B,9,课2用同一束单色光,在同一条件下,先后照射锌片和银片,都能产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相同的是 ,可能相同的是 ,一定不同的是 。 A照射光子的能量 B光电子的逸出功 C光电子的动能 D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 课3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A,C,BD,A,10,测1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01014Hz,在真空中波长为3.0107m的紫外线频率多大?用它照射钠,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能发生光电效应,11,测2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以下正确的是(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

4、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C,12,测3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波动说仅能解释的一条规律是( )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D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过109S,B,13,测4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

5、逸出金属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逸出功,光电效应便不能发生了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由于不同的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金属的极限频率也不相同,BD,14,测5已知铯的极限频率为4.4451014Hz,钠的为6.0001014Hz,银的为l.1531015Hz,铂的为1.5291015Hz。当用波长为0.357m的光照射它们时,可发生光电效应的的是?,铯、钠能发生光电效应,15,测6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带负电的验电器与锌板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指针的偏角如何变化?为什么?,先变小到0,再变大,16,测7图为光电管工作

6、原理,当用真空中波长为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换用波长为1(10)的光照射 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B换用波长为2(2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增加电路中电源的电压,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 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17,六、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2在微观世界中,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矛盾的统一体: 当研究个别光子的行为时。呈现的是粒子性; 当研究大量光子的连续行为时,呈现的是波动。 频率低时波动性强,频率高时粒子性强。 3.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7、18,练1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单个光子的个别行为表现 为 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表现为 性。当波长较大、频率较低时 较显著;波长较小、频率较高时 较显著。 练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 D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粒子性,波动性,波动性,粒子性,CD,19,练3说明光有波动性的典型现象是光的 和 现象;光具有粒子性的典型现象是 ;可见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测1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爱因斯坦的光子说都完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把光看

8、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看成微观概念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干涉,衍射,光电效应,C,20,测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B光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推翻了光的电磁说 C光的波粒二象性学说是把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相加得出的结论 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一切微观粒子所普遍具有的二象性中的一个具体例子 测3关于光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其他同等条件下,光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容易看到 B频率越高的光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的光波动性越显著 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

9、显示粒子性 D若让光子一个一个通过狭缝,它们将严格按照相同轨道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BC,BC,21,4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 C频率大的光比频率小的光粒子性强,但波动性弱 D频率大的光比频率小的光粒子性强,波动性也强 5一盏电灯发光功率为100W,假设它发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光的平均波长6.0107m,在距灯10m远处,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1m2的面积每秒通过的光子数为多少?,ABC,22,23,光的反射和折射,光沿直线传播,24,光的叠加,光的

10、色散,25,牛顿,1.光的微粒说(牛顿为代表): (1)内容: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介质中以一定速度传播。 (2)成功之处:光的反射和直线传播 (3)困难: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两束光交叉相遇时会毫无障碍地相互穿过。,惠更斯,1.光的波动说(惠更斯为代表): (1)内容:光是某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光是一种波。 (2)成功之处: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几列波相遇后能保持自己的特性继续传播。 (3)困难:光沿直线传播,26,课1对光的本性的认识,17纪才明确的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主张的微粒说: _。 另一种是提出的波动说:_。 课2下列光的现象中,能

11、用微粒说解释的有 ,能用波动说解释的有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n束光交叉相遇后,会彼此毫无妨碍地继续向前传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高速粒子流,光是某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AC,ABD,27,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用微粒说可成功地解释光的直进和反射 B惠更斯的波动说可以成功地解释反射、折射、叠加等现象 C微粒说在解释光的叠加现象时遇到了困难 D波动说在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产生影等现象遇到了困难,ABCD,28,二、光的干涉现象,1.波发生干涉的条件:相干波源(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在同一方向上)。,托马斯杨,2.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 (1)获得相干光源的方法:点

12、光源分割法 (2)实验装置:,29,(3)意义: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3.波动说对光的干涉的解释:,光相互加强,出现亮纹,光相互削弱,出现暗纹,L,30,4.光的干涉图样:,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白光的干涉条纹,特点:中央为亮纹,两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相等,且亮纹宽度相同,特点:中央亮纹为白光,两侧出现彩色条纹,紫光最靠近中央。,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的间距:,31,5.光的波长和频率: (1)白光是复色光 (2)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光的速度由介质决定,频率由光源决定 真空中各种色光的速度相同,按波长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红、橙、黄、绿、蓝、靛、紫,32,测2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

13、到的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其原因是( ) 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分别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 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的间距不同 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 D各色光通过双缝的距离不同,A,测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距越大 B入射光波长越长,干涉条纹间距越小 C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紫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D把入射光由绿光变成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变小,AC,33,测4用两个红灯泡照射白墙,在墙上看到的是( ) A明暗相间的条纹 B彩色条纹 C一片红光 D晃动的条纹,C,测5两个独立的点光源S1和S2都发出同频率的红色光,照亮一个原是白色的小屏,则小屏上呈现的情况是( ) A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B屏上一片红光 C屏仍是呈白色的 D屏是黑色的,B,34,测6对于光波和声波,正确的说法是( ) A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们都能产生反射 C它们都能发生干涉 D声波能产生干涉而光波不能 测7某单色光由水中射入空气时,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波速变小 B频率不变、波长变长,波速变大 C频率变大,波长变大,波速变大 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波速变小,B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