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94794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整理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在一个安静的小院里,生长着两棵可爱的小树,一棵是小柳树,一棵是小枣树。(板书:15小柳树和小枣树)“枣”这个字谁认识?2、

2、齐读课题:四季交替,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齐读课题。二、识字写字chngsurn乘凉虽然忍不住Qinssi浅绿色思意思Tq光秃秃弯弯曲曲1、指名读准。适时指导“思”在“意思”这个词语里的读音。2、开火车读。3、适时指导多音字“曲”的读音,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能组个词吗?4、指导写字:“弯”,观察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写字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练写。三、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样子1、师过渡:同学们生字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请同学们读23自然段,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2、师生交流预设:小柳树样子的句子:(1)小柳树的腰细细

3、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2)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了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学生自由交流。图片:这就是小柳树的样子,你们觉得她怎么样?指导朗读:读出“细细的,绿绿的”“浅绿色的衣服”的美。过渡:是呀!小柳树在春天里就是这样的美,而小枣树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小枣树样子的句子:(1)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2)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理解词语“弯弯曲曲”。文中说什么是弯弯曲曲的?你能把树枝与弯弯曲曲的调换一下吗?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弯弯曲曲的?理解词语“光秃秃”。小枣树不仅树枝弯弯曲曲的,而且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她什么

4、也没有长,什么也没有长就是哪个词?“秃”字为什么上面是一个“禾”呢?指导朗读。(个别读)四、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1、过渡:美丽的春天里,小柳树细细的,绿绿的,美丽极了,而小枣树却是光秃秃的,于是小柳树得意极了,她对小枣树说话了,她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2、出示:“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个别读)预设: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小柳树说话用的什么语气?你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3、理解词语“得意”,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谁得意的样子吗?能做个这样的动作吗?同位做着这样的动作来读一读。4、出示:“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就让我们做着得意的动作一起来读一读

5、小柳树说的这一句话。过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到了秋天,小枣树怎么样了?小柳树呢?当看到小枣树结了许多枣子,小柳树是怎么想的呢?小枣树是怎么说小柳树的呢?5、出示: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体会词语“温和”,生活中谁对你说话是温和的呢?就请你像他们那样温和地读一读小枣树说的这段话。(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小柳树听了小枣树的话后怎么样了?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为什么?小结:是呀,生活中像小柳树和小枣树这样的人和事经常发生,就像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的尺有

6、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取长补短。五、拓展比脖子1、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怎样发挥我们的优势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人呢?在比脖子中你就能找到答案。读一读平行阅读比脖子,看看里面出现了几个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2、师生交流。预设: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就读哪个小动物的话。出示:长颈鹿一抬头,摘下树梢的红果子,得意地说:“我的脖子特别长,这果子,你们能摘到吗?”乌龟毫不示弱,把脑袋缩进壳里,很快又伸了出来,说:“你们看,我的脑袋平时伸在外面,遇到危险就很快缩进去,全靠脖子灵活。”水牛诚恳地说:“你们都有好脖子,给自己带来了方便,我只有粗笨、结实的脖子拖犁、拉车,为人类干活儿。”学生个别读,师生

7、合作读。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推荐阅读:狮子和老鼠木匠与木头板书设计:15小柳树和小枣树细细的弯弯曲曲,绿绿的光秃秃教学反思: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自卑,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一深刻的道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

8、,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是以识字、写字、读文整体推进为重点,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对学生书写时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9、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美。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小柳树和小枣树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0、课文。3、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教学难点】1、写字。2、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教学准备】字卡,插图。【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2、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不会的向“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3、给生字找朋友。二、感知课文内容1、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检查读书情况,指导读正确。3、让学生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仔细观察课文插

11、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三、写字指导1、认读生字。2、生字组词。3、观察字形,数笔画: “宁”和“切”是多音字。 “楞、掌、补”三个字的偏旁和字义有内在的联系。4、重点示范:青、教、切、室。【板书设计】委 补 室 宁 楞 切 集 掌【教学反思】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识字,自主理解课文。在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感悟,并安排情景对话及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课时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2、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自己或别人?自由读课文,说说“我”指的是谁?王宁选自己做什么?为什么要选自己?二、初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读想想,说说读懂了什么?(从王宁、全班同学和老师

12、的不同角度谈谈看法。)三、出示重点词句,体验性朗读1、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大家都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这句话。)2、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想想王宁会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相应的语气。)3、大家都楞住了。(读出吃惊的语气。)4、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想起一片掌声。(从“一片掌声”你体会到什么?)四、分角色读课文小组为单位或自由组合。五、朗读写理由的那段话就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六、句子训练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是( )。七、实践活动假如参加班干部竞选,你准备讲些什么?【教学反思】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读读悟悟中,自己解决疑问。s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