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94788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和9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8和9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8和9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8和9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8和9的认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和9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和9的认识》说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8和9的认识说课稿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8和9的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8和9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8和9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4页的教学内容。2、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编排意图教科书第5354页上8、9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

2、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供数数外,还明显地反映了环保教育的主题。关于8、9的序数意义,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学生分别给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数、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8和9的含义,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能正确地读写8和9。(2)知道8和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4)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

3、正确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和9。教学难点:正确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8和9。二、说教学程序1、复习旧知2、新授(1)出示挂图,学习数8和9。(2)出示直尺,教8和9的数序。(3)借助计数器和点子图教授8和9的大小比较。(4)学习8和9的写法。(5)学习“几”和“第几”。(6)学习8和9的组成。3、巩固练习。4、做游戏巩固“几”和“第几”。5、全课总结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1、探索发现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8和9的数数,数的顺序和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时,我充分利用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7添上1是8,8添上1

4、是9;通过点子图的比较,得出77;88。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2、示范法在教授8、9的书写时采用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独立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实际操作法为了巩固数数8和9,让学生从各自的袋子中数出8或9根小棒,通过动手摆一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四、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

5、设计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5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一题让学生巩固1-9的顺序,学会正数和倒数。第二题,连线,要求学生按照从1到9的顺序连线。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突出8、9的认识,采用主题挂图。简单而突出重点。五、本课自评本节课在进行公开课之前我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精心安排。整节课上下来,自己比较满意。通过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师的指点,发现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三大部分: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新授中安排各个环节恰当。在教授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是,我充分利用了挂图。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并且我在

6、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在教授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时,我使用了直尺。学生通过学习直尺上的0-9的数字很直观的掌握了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并且我安排学生看着直尺整着和倒着数直尺的数。在比较9以内的大小时,我使用了挂图、点子图和计数器。使学生在比较了8和9的大小后,非常直观的了解到9大于8,8小于9。在教授8和9的写法时,我采用先在黑板上示范,再让学生书空,最后才在课本上描红。这样安排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教授“几”和“第几”时,我采用了做游戏的方式,让班级中的一个小组起立,听老师口令,“请从前往后的第8个同学站起来!”“请从前往后的8个同学

7、站起来!”这样的安排,学生直观而形象的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区别。本节课也有几处需要改进:、复习这一教学环节,安排的内容有点太多,复习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一环节和本课没有关系,舍去更好。2、本节课安排的知识点偏多,时间安排上比较紧,8和9的组成放到下一节课教授更好。3、上课过程中,应注意整顿课堂纪律,在教授本课关键处应有意识的停下来,根据需要,整顿一下纪律。4、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和学生眼神的交流,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们。本节课经过众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评,使我获益匪浅。在此感谢!8和9的认识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1、认知基础一方面,学生已经认识了07这些数,初步感知一个数作为基数、

8、序数的不同意义,并重点掌握数的组成。因此,对于认识数的学习模式,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也有较多的接触8和9的经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能计算8和9的加减法了。但学生对于8和9的认识还停留在潜意识上,对于它们在不同领域的不同意义还缺乏系统和深刻的认识。2、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是:8、9的基数、序数含义及8、9的组成。教学难点是:8、9的组成。(这也正是本节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直接为学生继续认识1120各数打下基础。本节课可以说是学生系统认识数的过渡教材,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尤为关键。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9、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过程,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8、9的组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逆向思维和简单推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环保意识。二、设计理念1、注重数学学习的联系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将学过的数排排队,就是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练习中又为后续知识8和9的加减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注重数

10、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2、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性。3、注重数学思维的价值性。三、教学程序下面我分四大环节重点说说我的教学流程。(一)引创设情境。利用瑞安正在评文明城市这一时事,引出书上的主题图,渗透环保意识。(二)探展开新课。1、8、9的基数含义。(1)找一找。(主题图)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A、校园两旁有8棵树。B、花坛里有8朵花。C、黑板上有8个字。D、有8个小朋友。E、黑板下摆放着9盆植物。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G、有8个同学和1个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定方位来数。(2)举一举。(生活实例)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用到过8、

11、9吗?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据,贴在黑板下方或在投影上展示。(3)揭题:8和9的认识。2、8、9的顺序。(1)计数器。逐一拨珠子,让学生数,提问:7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8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2)直尺图。标上数字,顺着数,倒着数。请学生看着计数器和尺子图说说8、9分别排在哪里。1、比较7、8、9的大小。出示三幅点子图,说说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请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汇报:7788774、8、9的序数含义。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图略)左数第8盆开了()朵花。开了8朵花的是第()盆。把左边的8盆花圈起来。在从右数第9盆花的上面画上。5、8和9的书写。教师示范写,学生书空,各

12、写1行。6、8和9的组成。(1)把8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2)把9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你能分得又对又快吗?8和9的认识说课稿3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学生分析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

13、,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教学目标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流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利用南

14、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和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这个话题切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和培养学生对城市环保的责任感。】二、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1、教学主题画。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8和9的物体有:(1)校园两旁有8棵树。(2)花坛里有8朵花。(3)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4)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5)有8个同学和一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6)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学生数以上“8”和“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一个记号。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作业。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展评。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并自由交流、评议。【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