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94773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面是为您整理了“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尝试在背诵的基础上学习当众介绍,做到自信,声音响亮。2理解课文,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感受黄山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会用心体会景色,掌握“写实+想象”的描写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的“形、神、情”,知道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掌握“写实+想象”的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梳理课文

2、1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看奇松耸立,怪石罗列,云海浩渺,温泉清澈,并称为(“黄山四绝”)。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2黄山松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呢?用一个字来概括。今天,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欣赏黄山松,感受它的奇!二、感受奇松,体会写法1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课文选择了哪几棵松树来介绍的?这三大名松中最有名的是(迎客松),描写最详细的也是它(出示)谁来读读?2仔细读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你能从哪里感受到迎客松的“奇”?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并用朗读来展现。(1)迎客松奇就奇在它的姿态美。【板

3、书:形】当你在山上游览时,看到如此姿态的松树,你会做什么?(观赏)你被这棵树深深地吸引,把你心中的感受读出来。(合影)看来此时的你心中是满满的喜爱,你来读出它的奇。(2)迎客松奇就奇在它饱经风霜,却仍然青翠,生命力顽强。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当狂风大作时6767(出示)迎客松就这样深深地扎根于黄山之巅,咬定青山(不放松)当积雪重压时6767(出示)是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它还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松树?(出示)八百年的历史,八百年的风刀雪剑,这就是饱经风霜。尽管如此,迎客松仍然郁郁苍苍,生机勃勃,不屈不挠。【板书:神】此时此刻,你

4、的心中涌动着什么样的感受?(3)迎客松奇就奇在像人一样,伸出手臂欢迎宾客,热情好客。这是作者的(联想),这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的样子,跟我们做欢迎光临的姿势差不多。现在,你觉得黄山松还只是松吗?对,它就是人,是黄山的主人,像我们的朋友,它的这个姿势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热情好客),多么有情有意的黄山松哪!【板书:情】所以,它成了黄山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当你来到黄山,看到这课姿态优美的松树,深深吸引,心生喜爱。(女生读)看到松树饱经风霜仍郁郁苍苍,生机勃勃,深感敬佩。(男生读)因为喜爱,就想成为它,你就是迎客松(指名读)你也是迎客松(指名读)此时此刻面对中外游客,我们迎客松舒展双臂,

5、热情地说:融入情感,展开想象,一棵树就有了名字,甚至有了丰富的情感。如此奇特的松,只有在(黄山)!如此独特的情,也只有在(黄山)!怪不得,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板书:情有独钟】学到这儿,谁能完整地回答迎客松“奇”在哪里?3为了突出黄山松的“奇”,作者是怎样写的呢?是的,作者先突出迎客松姿态的奇、生命力顽强的奇,【板书:写实】再展开想象,一下子让松树有了很多人情味,也就有了更多的奇特。【板书:想象】4“陪客松”“送客松”也是这样描写的。(出示学习单一)学程单一:(1)默读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写实”的部分,用曲线画出“想象”的部分。(2)想想从哪儿感受到这两棵松的“奇”,并通过

6、朗读来展现。(3)小组交流,由组长安排好汇报形式。(4)学习时间:5分钟5交流展示。6三大名松各有各的姿态,屹立在黄山不同的地方,在游客的眼中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展现着它们独有的风采。就让它们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吧!接下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学程单二:(1)组内合理分工,独立练习背诵。(2)组内合作,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在背诵的基础上,模仿导游的口气来介绍。(3)学习时间:3分钟7交流展示。第三板块:观看微课,迁移运用1(出示第3小节)黄山奇松千姿百态,引读从这里的省略号,你读懂了什么?2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的黄山松吧!(播放微课)3学生写作4交流,评价。三、总结全文,延伸课外1

7、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奇特的松树。难怪课文结尾这样写: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2为了凸显黄山松的“奇”,我们和作者一样,在写实之外加上丰富的联想,黄山松就有了生命和情感,成为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情有独钟。3布置作业。必做题:1.背诵第二自然段。2.修改课堂写话作业。选做题:查阅黄山怪石的相关资料,用上“写实+联想”的方法,介绍“黄山怪石”,融入自己的情感,写出你的情有独钟。黄山奇松的优秀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指导朗

8、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

9、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指名说)、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

10、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

11、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

12、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

13、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师引读第二节。)(三)、观看录像、升化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录像,教师范读第三节)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再一起读一遍,好吗?(四)、布置作业: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s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