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3947720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范文(教学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范文(教学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提倡感悟的研读方式,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这样才是全面、完整的语文教学。【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块去游览一座具有两千年的历史名城桂林,去欣

2、赏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播放课件)2、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生自由发言3-4个)柔美的音乐,迷人的美景,把学生带入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文的内容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二、整体感知课文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桂林山水的确很美,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向我们介绍桂林山水的美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2、师:读了课文后,谁能概括到说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静、清、绿、奇、秀、险)自主读书,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过渡语: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漓江之水静、清、绿,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描述他的呢?请听老师朗

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三、“桂林之水”语句的品读1、师配乐范读第二段。2、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你们想读这段吗?(生想)好的,不过读的时候有个要求,什么要求呢?听好啦,就是在读的时候,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多读几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一定记住:先读、划,再交流,开始吧!3、生学习第二自然段。4、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作一个汇报,当你们站起来发言,作汇报的时候,先要有感情地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5、生汇报:生:漓江的水真静啊为什么喜欢?根据生说的句子师出示课件。你从哪儿体会到静?你能读出静吗?再请读生:漓江的水真清啊为什么喜欢?出示课件,要是

4、我见到这么清的水,会情不自禁地捧些泼洒在脸上,一定很凉爽舒服,如果是你,还有哪些想法?谁能读出这种清?生:漓江的水真绿啊为什么喜欢,出示课件,怎么通过读表现出来?请竞争对手读。6、师:接下来请女同学把第二段有感情地读一遍,男同学要认真仔细地听女同学朗读,边听边看课件。老师看是女同学读得好,还是男同学听得好。过渡语: 听得真认真,读得真好!让老师陶醉在你们朗朗读书声中。刚才我们用读、划、议的方法,学习了第二段,下面请你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第三段。四、“桂林之山”语句的品读1、生自学第三段。2、师: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当你们站起来发言,作汇报的时候,先有感情地把你喜欢的

5、句子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3、交流汇报: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为什么喜欢?指导朗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读的时候应一个比一个比一个读得重。生: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生每说一句老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山的秀、险。可以点名读,也可两人竞赛朗读。4、师:这些句子确实写得好,那你觉得这段中哪些词用得很好!为什么?生回答。5、师:小结:同学们,由此可见,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功夫多深啊!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能在今后的写作中活学活用,同样的,就能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6、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课件,欣赏一下桂林山的奇、秀、险。师引说:桂林的山真奇啊!这座山像什么?这头大象正在干什么?

6、这是什么山?(月亮山)桂林的山真秀啊!像( )像( )桂林的山真奇啊!( )7、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汇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第一,能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段,举一反三的能力强。第二,发言积极,朗读有感情。老师为你们的进步由衷感到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教者没有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课件出示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美读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深化。五、拓展延伸1、师: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山水风光迷人的风景名城。课前同学们通过看图书、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了许多有关桂林方面的资料

7、,对桂林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没有同学收集的内容是课文没有写到的,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桂林。请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小组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4、桂林的风光真是太美啦!难怪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师板书。5、学法指导:师:你们介绍得真全面。但是我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弄不懂了,既然桂林有这么多美景,那作者为什么不都一一介绍出来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写作目的,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要做到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材料,既拓宽了视野,又加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言语表达 的能力。六

8、、感悟山水组合美1、师:漓江的水美不胜收,桂林的山独具魅力。我决定带一台摄象机去把这美景录下来,到底是拍摄山呢?还是拍摄水呢?谁帮我出个主意。2、师:失去桂林的山或失去桂林的水,桂林都会失去一半的美。其实课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答案。3、点名读最后一段,生评议。重点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播放课件)4、全班齐读最后一段:在“拍山还是拍水”的争论中,学生自悟出山水依偎、不可割裂的道理,领会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正内涵。七、宣传策划,创意展示1、师: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用了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来赞美了桂林,你们想赞美桂林吗?那请大家开动脑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广告语、对联、诗、歌曲等等,来赞一

9、赞这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吧!2、生先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课后反思】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在本课教学设计中,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选择哪种学习方式,均围绕语文的学习目标学习言语来进行。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不断吸收,体现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在不断扩大的言语空间中自由驰骋。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

10、山水的秀丽风光,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首先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过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水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对桂林水某一个

11、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学生品读、诵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二、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结合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抓住许多典型的句子进行讲解,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对比后的表达效果。还有“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

12、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运用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在学生了解了桂林水的特点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因为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和第二自然段一样。所以,在学习时,我引导学生按老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己读书,小组互议,把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写写体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轻松也很愉快,他们很快就能够说出写山的时候,作者写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进行对比来写的。四、紧扣情感,读写结合。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如果老师讲得太多,文章会搞得支

13、离破碎,整体的美被破坏。只有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语感,使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品读、男女生分读、配乐读等,将自已的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品读时,我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情感,用感悟促进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已经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这时候,我提问:“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在文字中表达出来的呢?”随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又通过仿写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件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没

14、有完全的统一,在第一环节的教学当中,课件的出示有些快,而教师的语速有些慢。在第一课时的结尾处,教师点课件的时机不够好,课件出示稍微有些早。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时,如果教师课件出示背诵提纲,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效果会更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桂林山水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5、。4、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复合片)。【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板书课题)二、观察图画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部分景色,青山绿水,非常美丽。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景色?(学生介绍时,教师引导侧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叙述的语言要生动)过渡语:如此秀美的风光,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呢?三、初读课文1、看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