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14394724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与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村庄清洁行动信息稿*镇多措并举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者 陈林 2020年8月20日*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和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全面打响村庄清洁行动保卫战,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美丽的百年古镇。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责任基础。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村级河长考核办法、工作要点、互比互看方案、禁止乱扔乱倒垃圾通告、法律条文明白纸、倡议书等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召开环境整治专题部署推动会,严格标准、明细分工,责任到人、明确奖惩、统一思想、确保成效。开展成效考核,提升整治成效。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

2、治考核机制。由镇主要领导主管,联村领导分管,村组干部抓落实的方式,夯实责任。建立“学文件、打擂台、享经验、提要求”四个环节,由镇主要领导带队,严格根据新区村庄清洁行动考核细则进行打分。重点围绕“路边、河边、田边、院落”,对乱扔垃圾、乱堆柴草、污水外溢等现象以及河道杂物垃圾、家禽散养、卫生死角等问题进行现场督办并限时整改。实施监督问责,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属地责任,制定督办单,对镇级部门发现的问题督促村(社区)及时整改。建立绩效考核约谈制度,被上级部门通报或媒体曝光的村(社区),扣除村队绩效分数的同时包村领导约谈村(社区)支部书记。对“互比互看”评比活动中后2名的村(社区)进行通报,确保整治工作落

3、实落地。明确处罚机制,激发整治合力。对第三方公司采取处罚负面清单制,出现村庄清洁行动绩效考核不达标、被市县级部门通报或媒体曝光、镇有关部门巡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及时等问题,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立即解除服务合同,进一步传导压力,确保“花钱见效”。完善“镇统筹、村监督、第三方公司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缩短发现问题到处置问题的时间,提升整改效率。全面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喇叭、宣传单、微信群、村民大会,庭院会议等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示范引领,镇村干部,在走乡入户途中多观察、多监督,发现乱倒垃圾,破坏环境现象,及时进行教育批评,或及时上报镇政府相关站所、主要领导,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

4、处。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广泛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不断提升文明卫生意识。做好门前三包,对乱扔各类农村生活垃圾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对乱倒垃圾个体商户“零容忍”从重从严处罚,切实做好源头管控,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浅谈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与弊随着矿山经济的发展,xxxx集团下属的天鸥矿业以陈明为总经理的领导班子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改善员工的生产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于2011年底启动了天鸥矿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我们知道,清洁生产对矿山而

5、言是一个全新的工程,大多数员工初始总是把清洁生产与文明生产等同起来。很明显,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有待提高,清洁生产的意识有待加强。为此,笔者就企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利弊谈点个人的看法。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其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根据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第一,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合

6、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第二,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企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融,降低企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达到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而言之,就是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八字”方针。目前,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环境管理机制仍在运行,就其特点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验收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管理,对建成的项目通过排污收费、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等制度进行环境管理,这种管理强调对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减排和环境风险降低,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

7、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他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当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处理,都是采取传统的末端治理(事后处理)的办法进行,这种末端治理的办法作为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即使如此,一些要求仍然难以达到。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有些污染废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废物,只

8、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废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第三,只着眼于末端治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资,而且使一些可能回收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耗加大,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它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一,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方针,而末端治理侧重于“治”,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先污染后治理

9、;清洁生产侧重于“防”,从生产污染的源头抓起,注重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的管理方式,强调“源削减”,尽量将污染物消除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且对最终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第二,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末端治理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则是从改造产品设计、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改革和优化产生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的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调动了企业的

10、积极性。清洁生产注重的是全方位过程控制,从根本上抛弃了传统的末端治理的弊端,其通过生产的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的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与末端治理相比,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如六个方面:第一,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第二,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第三,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和设备。第四,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企业内部循环。第五,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

11、、滴、漏和物料流失。第六,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取低费用、高能效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将污染控制紧密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装备,更新管理方式,加强员工教育,这样就能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下降,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施清洁生产,推行企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既能解决污染减排的深层次矛盾,又能遏制污染反弹;既能治标,又能治本;既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污染物削减,又降低了环境风险隐患,是实现环境优化经济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