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94611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单元第5课第1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人教版必修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成都有个年轻人在研制一种安装折翼的可飞行汽车,在国内无人理睬,被认为是异想天开,可美国的一个机构却邀请他去美国“try”,并为他提供“try”的条件。其实,在中国也有敢于“try”的人。开放特区是“try”, “一国两制”也是“try”。只有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构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你明白诗句的意思吗?,第五课 文化的创新,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七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阅读下列资料思考:文化发展的实质和必要性是什么?,

2、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的号召,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文化团体发起并主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采风活动是在中国文联的倡导下进行的,多年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时任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曾两次写信关心鼓励大采风活动这一善举,说“采风活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要我们真正投身人民群众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体验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就一定能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采风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七届陈放杯中国世纪大

3、采风活动共收到各类采风作品6000多件,500余件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其中,佳木斯日报副总编、三江晚报常务副总编关键撰写的报告文学大道通天、佳木斯进华艺术培训学校教师刘元森的素描美术作品甜甜的苹果和业余作者田桂芬的纪实文学作品丫的生母在北京获得金奖,三江晚报消费导刊副主编李阳荣获“全国百佳文化新闻工作者”称号。,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想一想: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

4、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康定情歌,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常言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讨论:,歌声背后的故事,写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王洛宾只有二十六岁,当时在蒙古青海湖边的一个小地方教音乐。有次电视台摄影队来,想拍摄一辑纪录片,他们找上了当地一名千户长的小女儿。王洛宾对这位清秀脱俗只有十九岁的女孩很仰慕,但因语言不通,相处两

5、天,无法沟通,只能把她写入歌中寄情。 在一次记者访谈中,他自嘲地说:“也许那是单恋吧,因为心里有话又说不出来,只有通过音乐,才能把内心的感受尽情发泄出来。”,由此可见,王洛宾的歌曲创作与什么有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可从文学作品、思想理论、影视作品等角度考虑),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实践不是动物的活动,不是主观意识或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不是某些个别的活动。实践是 人们 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动物的活

6、动是不是实践? )孤立的个人活动是不是实践? )主观意识活动是不是实践? )实践活动是某些个别的活动吗?,材料,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这主要表现在:构成实践要素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对象是整个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集中表现为物质工具,其制造、使用都受客观物质世界的支配和制约。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这是因为实践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在一定思想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与动物纯粹的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活动,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从来都不是孤立

7、的个人的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而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发展的。因而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统一的。,蝉之歌,材料,2002年,钢琴王子克莱德曼再度莅临北京,重新掀起了中国乐迷对他的热爱。这位有全世界最昂贵手指的钢琴家除了带给中国听众美妙动听的音乐外,同时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克莱德曼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合作成果名为新时代的钢琴民乐专辑将在全球发行。 专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首具有鲜明色彩的侗族民歌蝉之歌,这首歌是侗族民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了编辑这部作品,克莱德曼率领制作人员远赴云南地区采风,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将“原汁原味”

8、的民歌融入到音乐作品中。,200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1938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祖国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材料,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

9、,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在不同时期,王洛宾的创作主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第一,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看: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第二,从社会实践提供的条件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

10、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下了“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话。,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王洛宾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

11、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为什么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12、的发展?,因为: 第一.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社会实践发展的作用 第二.文化创新的基本使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 第三.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社会实践,网络文化中的语言进入了学生作文。网络文化中的糟粕,有些语言可能是好的,但是有些则是不适合社会实践的。,材料:“湖北武汉的一位中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连老师看了都是一头雾水。“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那酱紫(这样子)偶(我)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肯德基、皮萨饼、麦当劳)”“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实在是让偶粉寒,

13、偶粉8稀饭她的说”,早在30年代,王洛宾还未进入新疆,就已经开始了对新疆民歌的收集整理,第一个把新疆民歌传入内地。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收集整理、改编翻译了十几个民族的700多首民歌, 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 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流传全国,而且传遍了全世界。,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怎样理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两方面看: 其一.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其二.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看:文化创

14、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当记者问起他那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阿拉木汗、大板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等为何那么感人,他坦然表示这些歌曲并非他的原作,而是经过采风,改写以及艺术加工而成的。 他谦逊地说:“这些歌曲是由几千首歌曲中筛选出来的。有时在一、两百首歌中只精选出一、两首,怎么能不好听呢?真正的功劳应属于那些民间音乐家,假如没有他们写出那么美的旋律,我也无法把它们艺术加工,改编出来。”,王洛宾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必须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

15、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学习,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知识结构:,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源泉,作用,文化工作者的 使命和职 责,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我们应投身于社会实践 向人民群众学习,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知识结构:,小组讨论:

16、,1年半以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何明进入一家酒楼,在普通女服务员的岗位上与女农民工们共品了近一年的喜怒哀乐,和她们一起在寒冬穿着单薄的制服而冷得发抖,在炎夏套着长丝袜而热得双眼通红。 最后,何明在这家酒楼孕育出一篇题为服务业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的博士论文。,要求:请结合本框知识思考这位女博士为何要到酒楼体验生活? 你如何看待女博士的这种行为?,1.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 (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 C.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D.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A,2.2005年5月,我国科考队对珠峰高度重新进行了测量,这次科考测高活动,搜集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经过研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对于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具有极高的价值。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