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393658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曾有人说:“1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样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今天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起了本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忱,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陶行知,毛泽东赞美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美他是“万师表。”他在1943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周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1”教学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阐明怎样教,怎样做,怎样学,教、学、做、应交互应用合3为1,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在“教学做合1”的教学理论下,如何实行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做合1”的教学理论与当代的教学思想相融会,为进1步提高我国

2、的教育质量,发展教育途径提供有益的根据。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1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的方法。他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类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1的动身点。“教学做合1”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把教学当作1件事,在整体方面提出了怎样教、怎样学、怎样做,提出了总的教学方向,却没有提出在甚么时机,甚么状态下去教去做去学。陶行知之所以能够提出教学做合

3、1的教学理论与其他长时间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陶行知先生1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影响很大。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开创人,美国人也称他为:“创建美国教育学的重要人物。”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写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用3句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先生鉴戒此种理论,经过自己的不断探索,构成了自己的1套完全的教育理论体系。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在21世纪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在30

4、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1生从未中断,任教40年,虽做了几任官,可历来没停止过教学,1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取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对教学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才为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甚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末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甚么生活便是受甚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5、。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评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峙物。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1前途。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可以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可以“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气力,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乃至1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

6、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疏松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成绩感中取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1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鼓励会是另外一种情形。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1种特殊尊

7、重。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惟方式的宽容,可以激起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动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1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入,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进程。现代教学论

8、指出,教学进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产生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1。它不但在理论上超出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做合1”强调师生关系是1种同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类关系最基本的情势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成为教育气力的真正源泉。师生互教互学,就可以构成1个真实的“学习共同体”。大家知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1个根本,两个转变”。“1个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全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两个转变”,就

9、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材料显现方式,提倡整体显现,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其次必须从学科特点动身,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动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努力做课程的建构者、教育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增进者,做好现代的陶行知。(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1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3百610行动伍者,岂能当210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的这段话明确告知我们教师不应是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进行“

10、1言堂”和“满堂灌”,而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仆人,应当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只有建立起1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转变以教师为主的师本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教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2)建立同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同等和谐关系,提倡师生互尊互爱、互助合作、相互增进,强调人格之间的融会。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尽可能给学生留有安排、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探究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有益于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忱。(3)师生合作创新,营

11、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先生这段话深入地揭露出教育进程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共同合作创造进程。师生合作创新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这个价值不全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蓝”在生产“青”的进程中,在“青”的作用下,本身也取得新的生机。明显,教师如果失去主导作用而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或学生失去主体作用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就谈不上甚么创新教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尽量创造备件,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展开小组

12、合作、活动探究等,营建创新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1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起创造力的支持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2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本身的最大潜能;3要信任学生并使学生相信,教师其实不是具有最高创新力的人,即学生有可能超过老师;4还必须要.向学生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校体育教育的最主要情势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也是构成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在目前,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教学目标

13、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体育能力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努力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同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会体验到同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能遭到鼓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点。这有助于学生构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但是1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1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1”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1种教学理论,陶行知

14、认为“教学做是1件事,不是3件事”。他告知我们,教学做是1个整体,是教学做相结合或相统1的活动,3者密不可分。联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捉住了教育的精华,具有先见之明。可以绝不夸大地说,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和当前课改理念异曲同工,相互照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使我们无尽的思索。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大全通过1段时间的读书学习,我认识到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动身,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创建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就算到今天陶先生的教育理论还是充满新鲜感,很有

15、进行实验的价值。他的教育思想历经80多年的考验,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也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满怀喜悦与梦想跨入了21世纪,身为教育工作者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我们“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们要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而是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因此,在新世纪里,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惟、创新的体制、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作为教育改革主题,这

16、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鸣和潮流。在新情势下,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现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点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期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现今素质教育的精华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入的启示。在国难与教育1篇中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目的,在与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不是真的教育。我们1定有了真教育,才能对付国难。2008年中国已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国人不但没有被灾害打垮,反而越挫越勇,让我们看到了团结在1起的气力,让我们身为中国人而感到10分自豪。5月19日14点28分,全国上下为4川遇难同胞集体默哀3分钟,民众自发涌上街头广场,为死者默哀,为生者加油,鼓励他们好好活下去,1切都会好起来的。在这短短的3分钟里面,我们会把悲痛化为气力,气力从天安门前迅速地散发至全国人民的心头上。在这1刻,我们都一样流着悲伤和振作混合而成的泪水。再这1刻,全国人民的心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