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中东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3936021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荡的中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荡的中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荡的中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荡的中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荡的中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荡的中东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掌握: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能力目标:概括现象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情感态度价值观: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其原因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

2、的矛盾教学难点 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教学方法: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诞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列表比较) 名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时间:公元前7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 地点: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2.教师顺势导入: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诞生地点都属于“中东”地区。这里为什么叫做“中东”?它们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点?现在情况怎样?请仔细阅读课文、插图和相关地图。讲授新课: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 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

3、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3.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战火频仍的中东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

4、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四次中东战争”,学生据书进行“接龙”活动) 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时间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 战争进程特点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埃及抗击英、法、以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埃及、叙利

5、亚进攻以色列 结果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5埃及实现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以色列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埃及一些地区埃及和叙利亚收复土地面积不大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据书归纳)A.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怎样?A.它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地区。(教师补充: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B.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

6、、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C.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2.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3.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地理特点不是根本原因,而是重要因素。由于历史上大国争霸需要控制这个战略要地,才使得这里战争频仍;所以大国争霸才是这里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4.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矛盾和

7、问题错综复杂) A.大国争霸B.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C.水资源问题D.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这个问题最为棘手,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宣布耶路撒冷为永久首都,巴勒斯坦也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带有浓重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5.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A.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和佩雷斯、埃及的萨达特、美国的克林顿等人物都做出了贡献。B.业绩和精神:以色列的拉宾总理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却遭到

8、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但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埃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林顿努力为巴以双方领导人的会晤牵线搭桥,对中东和平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课堂小结:学生进行小结作业:完成填图册第19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板书设计: 动荡的中东地区1、战火频仍的中东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课后反思:授课人 授课班级 时间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科索沃战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政治

9、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政策则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2.美苏争霸各阶段的表现有什

10、么特点?结果怎样?A.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恢复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B.结果: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3.教师导入:美苏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究竟有哪几“极”?对世界产生了哪些新的影响?讲授新课: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 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3.美

11、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 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5.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6.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7.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资料,辅导学生提取信息、分层解析、归纳概括)一、“一超多强” 1.“一超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一超”是美国,“多强”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多极化”的表现。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A.具体对象不同

12、: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3.美国为什么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A.政治上: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B.军事上,美国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拥有先进的核武器、生化武器等。C.经济上:美国经济实

13、力雄厚,原本就居于世界首位,二战后有了更大发展。4.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什么?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A.美国的全球战略:冷战年代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防止*的扩张。冷战后的主旨是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B.对美国全球战略发展趋势的分析:由于美国的霸权野心不断膨胀,它从充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发展到试图凭借强大的国力称霸全世界而为所欲为。它不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志。这些做法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所以,尽管美国的霸权野心有可能局部得逞,却不可能最终实现。二、科索沃战争 1.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冷战结束后,

14、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南斯拉夫剧变后出现的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然后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未经联合国同意就动用武力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进攻。2.科索沃战争结局如何?造成了哪些恶劣影响?A.结局: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被迫接受和平协议,南联盟军队撤离科索沃,科索沃自治等问题由联合国解决。B.恶劣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其间,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名记者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C.

15、评价: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因此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3.美国为什么要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这种观点和行动对世界已经造成哪些危害?A.美国的意图:所谓“人权高于主权”,是美国的人权原则高于别国的主权。它的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B.危害:在“人权高于主权”幌子下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使得美国朝着它的全球战略目标迈进了一步,却给相关地区造成极大损害,世界多极化趋势发生曲折,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