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3934700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调查研究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远县三和镇人文地理特征研究报告摘要: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伴随着开放与合作逐步淘汰竞争中的弱者的,地域发展的差异性伴随着地域自然、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产生,因此作为地域实体单元,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地域实体特点,充分寻找符合自身发展的思路,以应对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三和镇交通便利更有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加之近年来滁州市对城乡一体化的不断重视和三和镇人民群众的了努力下,使得三和镇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键词:三和镇;人文地理;自然概况;文化特征1、 三和镇的地理位置概况(一)地理位置: 三和集地处定远县城东北31公里处,东与明光市横山乡、北与凤阳县梅市乡、红心乡毗邻,是二县一市交界地

2、。交通条件极为便利,距津浦铁路15公里,距104国道10公里,往返客车可直达合肥、蚌埠。人口3.8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204个村民组,镇直单位十几个。(二)地貌与土地资源: 处于江淮波状平原区,以高丘和中丘为主。地面海拔标高100-344.7m,山体较陡,组成物质主要为震旦纪寒武纪白云岩、灰岩等碳酸盐岩类;低丘主要分布于区内的东南部,地面标高80-120m,组成物质主要为中元古界浅变质岩类和震旦寒武纪碳酸盐类;波状平原分布于区内中部,由更新世冲积物组成,标高20-50m;冲积平原主要展布于南部滁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带,为全新世冲积物组成,标高10-20m。三和集镇与原练铺乡合并后,拥有国土面积

3、1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万亩。(三)河流: 位于池河下游,地势低洼。(四)植被: 拥有林业面积数千亩,尤其是定明路段两侧,绿树成海,郁郁葱葱。 (五)人口和名族: 和集镇与原练铺乡合并后,下辖10个行政村,204个村民组,镇直单位十几个。 人口3.8万人,以汉族为主,有部分回族。(六)气候: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 (七)自然资源: 三和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丰富高品位石膏名冠华东,品质优良;所产黄砂如鲫腹之卵,粒粒金黄。二、三和镇人文地理特征(一)政治: 三和集镇与原练铺乡合并后,人口3.8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204个村民组,镇直单位十几个。成立了乡镇服务中心,提

4、高了政府政务的公开和办理业务的便捷,方便了人民群众。成立了乡镇服务中心,提高了政府政务的公开和办理业务的便捷,方便了人民群众。成立了乡镇服务中心,提高了政府政务的公开和办理业务的便捷,方便了人民群众。(二)经济: 随着石膏产业等发展日渐成熟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经济发展迅速。特色产业:石膏及其制成品,包括石膏粉、石膏板产品。业内企业:三和石膏开发有限公司、三和石膏板业公司 。现有生产能力,三和石膏开发有限公司年开采石膏80万吨,三和石膏板业公司年产5万吨石膏粉、1200万平方米石膏板项目正在兴建之中。 (三)教育: 镇上有三和中心小学和三和初中,下面部分村庄有小学。孩子的学习日益得到家长的

5、重视,陪读现象日渐频繁。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提高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一系列助学政策的实施因贫困而辍学的情况越来越少。这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大学校园。(四)宗教: 该镇人口多为汉族,有部分回族。区内宗教信仰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五)方言: 属江淮官话,是使用江淮官话地区为数较少的几个能区分n与l声母的地区之一。但存在n与、in与i韵母不分的现象。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六)饮食文化: 因地处安徽东部饮食受到徽菜中沿江风味的影响,以咸为主,多使用“炸”等烹调技法;又因靠近南京,饮食也体现出淮扬菜的特点,继承了淮扬菜的“炖、焖、烧、焐”的烹调方法,讲究“原汁原味,一物一性,百菜百味”的特

6、点。注重刀工,口感酥脆,咸则咸香可口,甜则鲜醇不腻。(七)建筑景观: 三和集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一千多年前,三和古称“倪曲营”,明朝时期出生的吴良,官至靖海侯,是朱洪武打江山的开国大将;清朝出生的李小江,是全国有名的书法家。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曾有苏桥印月、槐院古树、柳行闻莺等八大景观。解放前夕,曾是方圆数百里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人称“小南京”,连接淮河的码头石阶达数丈之宽,街上有百家商号,白日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一片繁华。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以吴、李、王、黄四姓为主,拥有数千人口的古镇,镇内街道纵横,号称“九街十八巷”。如今班驳的木门,已难寻往昔的踪影。(八)特产: 1.三和

7、千张:三和千张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特点是:单页薄如纸,色泽微淡黄,质细如豆腐,咀嚼筋而香,物美价又廉。采用传统工序,必用流经境内的池河水净化后,手工精制而成。烹调方法多种多样,可采取烫、炒、烧、煮等形式。贮存时将千张切成丝条状晒干,食用前加少许食用碱,开水烫一分钟左右即可。 三和特产豆制品“三和轩”牌千张口感细腻、豆香纯正、薄透耐煮,成为当地人节日送礼的佳选。 2.梅白鱼:境内河段所产“梅白鱼”肉嫩鲜美、入口琼浆如奶,名扬四方。三、认识(一)评价: 1.丰富的石膏黄沙等自然资源的开采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随着定远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石膏黄沙的需求不断加大,盲目无节制的开采带来

8、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对河床、农田、公路等的破坏。 2.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如今三和镇与各周边各镇交通便利。三和镇通往各村的道路都已修成水泥路,方便了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既有利于“引进来”,又有利于“走出去”。但是,由于黄沙石膏开采商为谋取利益,大量载石膏黄沙的车辆严重超载。这不仅威胁了司机的生命安全,也减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实在是不可取。 3.国家及当地政府积极投资基础教育,三和镇的小学及初中的教学楼得以修葺和扩建。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完善。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陪读现象日渐频繁。由于社会、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农村孩子走进大学已不再是梦。 4.随着

9、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随之提高,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逐渐远离了迷信和赌博等不良低俗文化。如,现在镇上每晚都有一些人在跳广场舞。这些现象反映了人们在物质文化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低俗落后文化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根除。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就一直存在。改善农村精神文化面貌,任重而道远。(二)建议: 1.三和镇拥有着丰富的黄沙和石膏资源,随着现在定远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黄沙石膏极其的需求。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合理的开发这些黄沙石膏资源,不要破坏河床、农田和道路的基础,可持续性发展才是长久之计。在发展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要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当

10、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黄沙石膏开采的监管力度,确保开采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 2.由于三和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许多青壮年选择到江浙地区打工。各村庄只剩了老人和孩子,这就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父母的监管,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可想而知了。当地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度。父母也要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有的时候,不是一切问题都是钱可以解决的。父母要认识到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3.由于农村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低俗落后文化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根除。当地政府要积极倡导并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文化面貌。 总之,发展问题任重而道远。希望每一个三和人都有一种“三和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思想,努力建设我们共同的三和。最好,希望三和的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