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930470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8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043编号现代农业在陕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现代农业在陕西 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农”工作的一首要任务。为了从现 代农业的视角审视思考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用现代农 业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推进工作,我们历时 40 多天,先后赴 省内 33 个县(区)和江苏等地 116 个点次,开展了现代农业 专题调研,形成了若干基本认识,梳理出陕西现代农业发展 现状和阶段定位,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路径和意见。 一、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现代农业是一个产业。农业现 代化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阶 段性成果,两者相互依存,有机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社会现 代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握实质(

2、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把握实质 现代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大系统。 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探索,现代农业的概念逐次演进,标准 不断更新,内涵日益丰富。调研过程中的探讨与思考,使我 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由表及里, 走向相对深透和系统。 通常, 现代农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从核心内涵看,现 代农业可概括为“4,3,1,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 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四个支撑” ,提高农 - 2 - 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三率” ,形成 产供销一体化、 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 多功能的 “一个产业 体系” 。从基本特征看,一般地,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往往

3、从特征来理解现代农业,由于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对特征的 认识也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不外乎规模化、科学化、标准 化、产业化、市场化、机械化、组织化、多功能化和可持续 化等等,这些特征相互联系,良性互动。值得注意的事,完 全具备上述特征的农业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在农业模式,在现 实生活中只要基本符合和接近某些特征,就可判断其为现代 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出的是“一体化” ,贯 穿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依托的是高科技投入,增 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资源变成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依靠的是 市场导向,农产品生产主要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倡的是多功 能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出多种新型农业形态;追求的 是经

4、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离度合。换言之,发展 现代农业的过程,本身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历史必然(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历史必然 从国际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于上世纪中叶先后步入现 代农业阶段,农业已经成为全国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之一。尽管各国的国情不尽相同,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各有千 - 3 - 秋,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上是基本趋同的。美国借助发 达的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日 本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地位,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率;法国 等欧洲国家注重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步提高;澳大利 亚着重发

5、展生态农业,生态农地占到金世界总生态农地的 50%。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推进农业砚代化是大势所趋, 发展理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从国内看,我国于 1954 首次 提出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之后逐步衍生出 “四化”“五化” 甚至“六化”等富有时代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其灵魂都是推 动农业产业形态转型,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农业。2007 年中央 “一号文件”对现代农业进行了科学、系统阐述,标志着我 国现代农业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 时期。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加快现代 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中央提出把“推进发展现代农 业”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要求江苏等经济发

6、达地区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城镇化新农村、工厂化产业化 现代农业、职业化新农民的“新三农”先进理念初见端倪,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现实要求(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现实要求 一是推进“三化同步”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推进“三化同步”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提出, “十二五” 时期。 推进 “三化同步” 是大背景, - 4 - 发展现代农业是主任务。当前,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 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难以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着力加快 发展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补齐农业短板、实现“三化 , 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二是统筹城乡和建设新农村要求

7、发展 现代农业。 二是统筹城乡和建设新农村要求发展 现代农业。工农、城乡关系进入互动增强阶段,农业发展对 农村、城镇和工业的影响日益突出,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就难以缩 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客观上 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途径。三是工商资本要求发展 现代农业。 三是工商资本要求发展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理念深入人心,产业化思维日趋成熟, 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工 商资本寻求中长线、多元化稳定投资,渴望投身现代农业、 回馈社会。四是农业生产现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农业生产现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农业

8、劳动 力进人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农民老龄化、农业 兼业化现象趋重,农业比较效益低,土地承包主体和经营主 体流转愿望增强,土地流转加速,破解农业生产难题迫切需 要发展现代农业。五是促进农民增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五是促进农民增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传 统农业经营规模散小,生产方式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成本攀 高,农民缺乏市场话语权,预期收益风险偏大,生态环境破 坏加剧,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加大,传统农业无法担当农民 持续较快增收的重任,急需发展现代农业来支撑。 - 5 - 二、陕西现代农业的基本形态和重要标志 调研形成的基本观点是,我省现代农业初具雏形,表现 形态特征鲜明,发展框架日益明晰,产业

9、格局不断优化,先 进模式支撑有力,重点领域有新突破,方法论上意义重大。 主要表现形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建设农业园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法。(一)建设农业园区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法。农业 园区不仅是农业要素聚集的展示区,还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样 板区,更是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不仅是区域现代农业的 孵化器,还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新载体,更是工商资本反溃社 会的大平台;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窗口,还是农 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 手。现阶段“5+50”农业园区,构成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主架 构,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趋势和产业形态。全省已 建各类园区1004

10、个, 规划总面积360万亩, 完成建设面积170 万亩,组建园区管委会 439 个。园区中高科技展示型、农产 品加工型、休闲观光型占到 1/3。安康月河川道产业带上星 罗棋布着大大小小 51 个园区。西安秦岭北麓以观光休闲农 业为主的园区就达 85 处,园区入驻龙头企业达到 202 家, 企业投资占总投资的 62%,带动土地大规模集中连片流转, 调查的 24 个园区流转土地 3000 亩以上的占到 2/3,渭北葡 萄产业园一期工程流转土地 5000 亩,武功大庄现代农业园 - 6 - 区流转土地 2.2 万亩。 (二)现代农业主体等同于市场经营主体。(二)现代农业主体等同于市场经营主体。现代农

11、业是 市场化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必须通过市场主体来引领,千 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组织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农 民往往受传统观念和生产要素束缚,注定难以成为现代农业 的主体,只能是农业现代化的受益者和追从者。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崛起和壮大,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 进产业向深层次、现代化方向迈进,已成长为现代农业的主 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效益增长阶 段,全省 1921 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 720 亿元,6%以上的企 业年产值过亿元,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 2200 元。 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示范社标准,实施百强示范社提升行 动,率先开展省级示范县建设活动,带

12、动全省合作社每年以 70%的速度递增,规模突破 1 万家,入社社员占农户总数的 9.9%,社员人均纯收入 5000 元以上,高出非社员 20%。雨润 集团在陕西建成 10 个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具备年屠宰加工 1000 万头生猪、10 万头肉牛和 3000 万只肉鸡的生产能力, 正在建设相应规模的产业基地。大匠集团生产的“春蕾”鸡 蛋销量占全省超市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长丰”粮食合作社 托管小麦 3 万亩,实现了大范围、跨区域社会化服务。 (三)工厂资本成为现代农业的投入主流。(三)工厂资本成为现代农业的投入主流。现代农业是 - 7 - 资本富集型产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四大农业生 产要

13、素构成的农业生产力中,资本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资 本替代劳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资本替代劳动的过 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诸多经验进一 步佐证, 农业作为社会效益高、 自身比较效益低的弱质产业, 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外部推动, 而不是农业本身,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 当前,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需要高投入,才能实现高 产出、高效益。调研发现,工商资本反哺农业的意识普遍增 强,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平台,积极投资农 业产业,不仅构建了多元化投入格局,而且成为拉动现代农 业发展的投资主流,还带来工业化经营理念和企业化管理模 式。

14、 据对紫阳、 凤翔、 杨陵、 大荔、 三原 5 县区定点调查, 2010 年工商资本投入占农业投入半壁江山。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 区,工商资本比重高达 60%以上。 (四)规模化成为现代农业的第一标志。 (四)规模化成为现代农业的第一标志。规模化是专业 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发 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没有规模,生产专业化形不成,兼 业化格局难以改变;没有规模,农业标准化推不开,农产品 质量难以保障;没有规模,生产经营成本下不来,农业效益 难以提高;没有规模, 市场主体做不强, 组织化程度难以提升; - 8 - 没有规模,农业生产要素聚不拢,产业化程度难以增强。发 展现

15、代农业,首先要有无数个现代产业;只有主导产业的现 代化,才能带动农业整体现代化。规模化为主导产业现代化 夯实了基础。调研发现,全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加速 形成。果业建成全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渭北苹果基地、秦 岭北麓 40 万亩称猴桃基地、黄河沿岸 200 万亩红枣基地、 渭北南沿 10 万亩葡萄基地、大中城市近郊 150 万亩时令特 色水果基地,使我省成为全国果业第二大省。设施蔬菜建成 863 个基地共 47. 8 万亩,1/4 以上面积实现规模发展、板 块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场达到 4578 个, 散养户年均下降 12 个百分点, 规模化比重稳定在 50%以上;粮食万亩以上高产创 建示范

16、片超过 300 个,关中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区都是整乡 整建制推进,黄龙、宜君和长安整县整建制推进。 (五)科技化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五)科技化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传统农业靠经验, 现代农业靠科技。现代农业是建立在日益发达的农业科技体 系基础上的产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的社会农业。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就没 有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农 业,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直接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对 改造传统农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赋予了现代农业新的活 力。 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50, 良种使农业增产 5-10 - 9 - ,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亩均节本增效 30 元以上,节水灌溉 使水分利用率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粮食在耕地面积刚性下 降的同时实现“七连丰” ,粮棉油高产创建刷新了 9 项全国 和 22 项全省高产纪录。苹果在“四大技术”和果畜结合模 式的带动下,实现提质增效,果品优果率达到 75。畜牧品 种改良步伐加快,省上重点抓种质资源建设,从国外引进 1500 头原种猪,使全省原种猪问题突破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