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927039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分析(2020年8月整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 的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分析的分析 姓名:姓名:dengl 班级:班级:xxxxxxx 学号:学号:2010 xxxxxx 学院:学院:xxxx 学院学院 学年:学年:201112 学年第一学期学年第一学期 日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日期: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学 海 无 涯 2 一、一、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 (一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 命失败后, 中国共

2、产党开始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为了争取农民对红军的支持, 争取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扩充队伍,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 (1)依靠 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以乡为单位,按 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井冈山土地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 主的土地, 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 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 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 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

3、土地,生活上 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土地革命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保卫革命的积极性,有利 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二二)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日,巩固和扩大统一 战线,中国共产党调整农村政策,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农民交租 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 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 学 海 无 涯 3 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 抗日战争期间,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进行抗战。这一 政策,即保护了农民利益,又团结了地主抗日,对于抗日根据地的巩 固和发展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三)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 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 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 农业生产。 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5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 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 息的

5、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土地改革大大激发了 农民支持解放战争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四)建国后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 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学 海 无 涯 4 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 辟道路。根据建国后新形势确定了

6、土改的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 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 的顺利完成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新解放区土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 封建剥削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新中国建立之初 面临艰巨的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 继续实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六)三大改造时期: 1953 年,新中国实现了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的任务后,开始进 行对农业、手工业

7、、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实现了 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公有制经济,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有 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一、一、 中国大陆当前的土地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大陆当前的土地政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土地市场的发展是打破计划手段而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 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演进路径。近几年虽然土地 的市场化进程发展较快,但原有体制的惯性、土地市场的二元性、政 学 海 无 涯 5 府参与土地经营等方面的因素,使我国的土地市场发育不是很完善, 目前土地市场存在许多急需改革的方面,主要问题如下: (一) 农村与城市分割的二元性土地制度以及相关的国家对城市

8、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现象,造成土地市场的“价格双轨制”, 扭曲了市场功能; (二) 管理土地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不适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 总之,我国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一些重要的活动领域缺乏明 确、适当的规则,缺乏规制土地储备的框架,缺乏规制土地收益权质 押贷款的政策,等等。 三、对土地改革的三、对土地改革的建议建议 1.进一步完善市场土地配置机制,限定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权 利、责任范围,建立透明公开的土地市场。 (1) 以完善土地税费改革为途径, 降低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冲 动,将政府配置公有土地的权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 进一步发育土地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城市各种建设用地更大范围地通过市场公开出让,完善推行土地 “招拍挂”制度; (3) 限定政府在土地市场上双重角色的功能, 界定政府在涉及土地 市场方面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 2改革深层次的体制缺陷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 3进一步加强土地的法律框架建设,完善土地法规,对土地的 开发利用建立在科学合理健全的法律制度基础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