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3926975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0年8月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 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 的战略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 化。 大学生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 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主要指世 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广义 的全球化的理解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 体化,

2、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 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联系、 沟通、交流和互动。 二是信息化。电子计算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跨越了民族 和国家的界限, 把世界连成一体,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 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模式。 三是市场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 进步的必由之路, 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 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 学 海 无 涯 2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 二十世

3、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 文化的竞赛。 文化的碰撞、 交流、 融合对人类的作用, 可能超越军事、 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 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 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 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 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

4、文化,抵御腐朽文化。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 设的同时,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 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从方法论上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学生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学 海 无 涯 3 一 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毫无疑义的。在坚持文化建设和文化 发展先

5、进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人民性,离开 了人民性和群众性而盲目追求先进性,就会使文化发展失去活力,失 去对象。不仅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而且文化建设和文 化发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与愿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 二 是时代性与民族性。如何处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五 四以来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选择所展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 是继承性与创新性。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 作用。

6、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 治等, 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 仍然是可以借鉴的资源。 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四 是主导性与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性,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文 化建设的主旋律。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 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 学 海 无 涯 4 五 是吸纳性与辐射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需要提高两个能力。一是吸纳兼容外来文化的能力,二是向外 辐射民族文化的能力。形象地说就是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并举。 六 是开放性与自主性。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当代中 国的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