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921747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9编号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关于民族文化艺术的论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在中华历史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和风 俗习惯的差别, 各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众多的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艺 术。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 是指少数民族的历代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 践过程中,适应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与欲望而创造出来的,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而不断修增、传承下来,所以内容便更加丰富多彩。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 不仅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表现, 同时还是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进行物质和精神交 流的场所,所以民族节日和文化艺术与人民群众

2、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融 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一、民族节日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孕育了斑斓各异、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我 国到底有多少民族传统节日, 这个问题很难准确地回答, 只能是一个大约的估计。 我国 56 个民族,从古到今的节日大约有 1700 多个,其中汉族的传统节日有 500 个左右,而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则共计有 1200 多个。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其来源有 多种说法。史书又无统一记载。因而提及传统节日的来源,很难一一论及,只能 大概归类。 1.以欢庆丰收、祝贺胜利为主题的庆祝节日。 历史上,少数民族基本上从事农牧业生产,并

3、兼营狩猎、采集。在秋收来临 或粮食归仓之时,人们都要汇聚一起,开展各种各样欢庆丰收的集会。如侗族的 吃新节(又称尝新节) ,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侗族山乡,大都在稻谷 即将成熟的农历六、七月间择日举行,侗家纷纷杀鸡宰鸭,打酒买肉,并到田间 采摘新禾,拿回家中烘干,舂成新米,煮成新饭,连同鸡鸭鱼肉一起供奉祖先, 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即将到来的丰收。 2.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题的祭祀节日。 这类节日大都源于古代祭祀鬼神与祖先,以后历代传承下来,如蒙古族的 祭海节、祭天节、祭敖包、祭秋;满族庙会;土族谢神会;裕固族祭鄂博;彝族 认祖节;羌族山神节;畲族迎祖节等等均属此类。届时,或以家庭,

4、或以村寨为 单位杀猪宰羊,供奉祖先神灵保佑,消灾去祸,人畜平安,获得丰收。 3. 以追念崇拜英雄人物为主题和重大事件的纪念节日。 这类节日,是在过去年代里少数民族怀念本民族英雄而代代传承下来的。 苗族四月八就是典型的一例。 届时, 苗家人身着鲜艳盛装, 吹着芦笙、 唱歌跳舞, 悼念本民族的英雄,经过历史的演变渐渐形成各族人民共同参加的娱乐节日。侗 族林王节,也是流行在贵州锦屏县寨母一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家 家要蒸糯米饭,包制一种粗如大碗、长约一米的大粽粑作为干粮,连同酒肉鸡鸭 带到寨母古枫树下,祭祀林王,并载歌载舞,歌颂林王的为人和功绩。 下面具体列举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1.蒙古

5、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 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 等。 2.傣族 每年傣历六月(公历 4 月中旬)的泼水节,是信奉上座部佛教的傣、德昂、阿 昌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又叫浴佛节,原与“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佛 教传说有关。又有当地神话如七女除魔等传说和习俗掺入其中,形成了由采花节 和泼水节组成的独具特色的傣族节日。节日的主要活动是浴佛、泼水、赛龙舟、 赶摆等。泼水节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湿淋淋的,到处水花飞溅。年轻人敲着象脚 鼓跳起孔雀舞,互相扔掷香包,传递情谊。 除了多样的民族节日之外,民族文

6、化艺术同样丰富多彩。下面,就从舞蹈艺 术这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民族文化艺术。 二、文化艺术 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 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等。 1.藏族舞蹈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 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 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在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他们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 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 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 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

7、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 术风格著称。 2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 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 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 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 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 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 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8、综上所述,正是少数民族灿烂的节日和文化艺术构成了中华文化灿烂的一部 分, 同时民族传统的节日与文化也是促进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 因素。节日文化是保护和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增长的一道屏障,是扩大民族 文化和民族意识影响的一条渠道。从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形态中,我们可以 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群众的文化素质与社会心理面貌。我国文化的博大精 深、 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艺术, 其文化内涵, 由于时间的相别, 规模的不同, 活动内容的相异, 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增长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广泛吸收接纳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 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一直灿烂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