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规划的理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39037 上传时间:2017-06-1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城市规划的理论(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 锦 富 教授任绍斌 副教授,概论 1.1 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概述 1.2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理论 1.1 城市规划的合法性 1.2 城市规划的本质意义 1.3 城市规划的作用 1.4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理论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中的理论 2.1 城市规划中的早期理论 2.2 当代城市规划中的新思想 2.3 当代城市规划中的新理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ORY,第一章

2、城市规划的理论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1.1 城市规划的合法性 指学科本身的合法性,也就是对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知识和一项实践能否成立、是否可能等问题的解答。这是关系到城市规划能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有关城市规划的一切讨论都有必要首先由此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第一章 城市规划的理论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1.1 城市规划的合法性 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 规划能做什么:社会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关于规划合法性的争论核心在于如何看待在社会运行的过

3、程中,究竟是社会中的个人自发行为过程还是人类有意识行为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 社会的发展究竟是自发性的行为还是有意识行为导致的结果。规划显然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而且是对自发性行为的一种干预过程,因此其合法性的建立必然要证明这种行为是社会有序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中的两种不同理论思想体系: 亚当斯密 自由市场经济学思想 凯恩斯 政府干预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国富论: 经济活动的效率源泉主要是分工,人类社会越进步,分工也就越细致。而在

4、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个人要获得自身的生活资料,就必须通过交换。最顺乎自然的交换方式就是通过市场。市场经济就是人们自愿交换产品和劳务的社会系统,在这里没有人命令谁该生产什么、谁该购买什么,每个人追求的只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他根据市场上的价格信号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市场机制( “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每一个人通过为自己谋福利而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有关城市发展领域 卡内基在1886年说: “美国人不必担心城市的不健康或不正常发展。 充分地发挥经济法则的作用会使一切安然无事。人类只要让自然界力量的这些庄严的、不变的、无

5、所不知的法则听其自然地发展,那么这些法则便能完善地发挥其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最小政府”论的出现: 政府只履行守夜者 或交通警察之类的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此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及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新古典主义(也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都坚持了斯密的观点和理论,并且力图使他的理论精确化、规范化,并运用数学工具来证明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其中,最有成效并最具有说服力的是: “瓦尔拉斯(Walrasian)均衡” “帕累托(Pareto)最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

6、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瓦尔拉斯均衡: 自由买卖、自由交易所形成的价格通过对各类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使多种商品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帕累托最优: 在一定的资源配置状况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某些人的境遇,同时又不使其他任何人蒙受损失,那就标志着社会整体福利状况的改善,或社会福利的增进。 如果社会经济福利已经不能在不牺牲其他人的经济福利的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增进,这就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的状态,即帕累托最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

7、否需要:政府与市场,“瓦尔拉斯均衡”表示了自由市场在交易运作过程中所可能达到的状态, 而“帕累托最优”则是在对交易结果的评价中所抽象化的最优化状态,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也就是说,经过“瓦尔拉斯均衡”能否达到“帕累托最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家经过全面的论证后指出,在几个重要的条件得到满足之后,自由市场交易所形成的“瓦尔拉斯均衡”就可以达至“帕累托最优” : 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市场是充分竞争市场; 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没有任何外部经济效应; 交易成本可忽略不计;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

8、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哈耶克(F. A. Hayek) 探讨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自由主义的底蕴,并且将他在经济学领域的思考推广到社会领域和对社会制度的考察之中。 他认为,市场作为一种过程,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解除了任何个人去了解他人的主观价值的困难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个处于分工中的个人,只要他了解自己,并观察市场就可以与其他人的行为达成某种和谐。这种和谐是从市场的竞争之中逐步形成和演进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自发秩序一种社会发展的机制: 哈耶克认为,没有人能够预先知道结果是什么,人们只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才得以知

9、道必要的信息,并且通过市场竞争随时修正自己的偏好。他认为,至少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明,任何事前的设计都是不可能的,因设计者根本不可能知道这种向着无限的未来开放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保证这种自发秩序的正常运作所需要的仅仅是产权的分立,然后通过竞争达到合作,因此社会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提供这种竞争能够展开的背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在亚当斯密和哈耶克等人以及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新自由主义)者看来,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是不必存在任何形式的规划和计划的,每个人只要从他自身的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社会就能像亚当斯密所言的

10、那样,“他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个人对社会利益的贡献往往要比他自觉追求社会利益时更为有效”,这也是哈耶克“自发秩序”观点的起点和直接目标。 现实世界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在现实的市场机制下所呈现出的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所经历的: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的循环现象等等仍然无法得到解释,而且,按照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许诺,这类现象是不会出现甚至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现代经济学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揭示:微观的、宏观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也就是从自

11、由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及其理论假设出发,揭示了该类理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这些基本条件和理论假设其实就是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建立自由市场概念的基础,也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有关“瓦尔拉斯均衡”得以成立并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前提条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1、充分自由竞争的假设 如果市场上只有数量较少的供应者,甚至形成独家垄断的局面,那么垄断者就有可能操纵价格,此时的市场就难以形成均衡或者形成的均衡是效率低下的。在现代经济中,垄断现象并不少见,原因在于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直接作用。在这样的状况下,充分自由竞争就不可能实现。,

1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2、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的假定 所谓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就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质量、价值及衡量标准均有完全对等而全面的了解,并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交易是在互相情愿的基础上完成。但实际上,这种信息既不完全也不对称。比如,交易双方对价值的认识完全有可能不一致,对商品的质量也各有看法,对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也不会完全清楚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交易也就有困难了,即使达成其效率也是非常低下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3、没有外

13、部经济效应的假定 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当事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不会对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任何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几乎难以实现。外部经济效应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不利的影响,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运输过程造成的交通拥塞等。而有利的影响的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也就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占有性”的物品。这些物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使用而且都能从使用中获益,但在市场上很少有人愿意提供。如果仍然按照市场商品的方式供应,效益非常低下,甚至出现得不偿失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4、经济行为人的完全理性假定

14、即个人在作出经济决定时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自己的福利。这一点已经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所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 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更可能是就事论事地作出判断或只注意眼前利益而难以顾及长远利益,因此寻求的也就并非是真正的最大利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一、规划是否需要:政府与市场,微观方面 5、其他的假定 当然,在古典经济学中还有几个假定也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假定,但是在实际市场交易中,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 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定,但是在实际市场交易中,规模报酬可能不变或递减,更可能递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锦富 任绍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