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901262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4学时,社会知觉概述,一、知觉 定义: 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分类 1、物知觉( object perception ) 2、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 又称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提出(1947 )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二、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穿戴、长相

2、、语言、姿势、行为等) 推测与判断 其内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 判断与解释(其行为原因) 的过程。,如 对情绪的感知,兴奋、愉快时, 瞳孔会放大 不快、厌恶时, 瞳孔缩小, 眯眼、皱眉,面部表情他们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情绪 ?,a) 快乐, b) 惊讶, c) 害怕 d) 悲伤, e) 生气, f) 厌恶,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 多数情况下,我们有意观察,以了解对方的性格、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 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 是否该信任、重用对方? 印象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3、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有研究(Berry & McArthur, 1985) 表明,人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2、非语言线索,(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有较高的一致性,经常性的表情可推测该人具有某种性格类型:抑郁/乐观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2)肢体语言,(3)辅助语言和类语言,辅助语言:指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等 类语言:指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 速度很快

4、: 心直口快 轻声曼语的女孩,常会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小鸟依人的印象。,3、行为,Jones与Davis(1965)提出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对应推论是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即人们常把他人的外在行为与他们的内在品质相对应。 推论依据 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救火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非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捐款,总结,线索(如人的长相、穿戴、身体姿势等)本身并无意义,它们是根据知觉者记忆中所储存的有关人、行为、特质的知识来解释的。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概括性

5、认识。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二、印象的组织结构内容,持维度观(dimensional View)的学者(如Osgood, 1977) 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包括几个概括性的潜在维度: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它决定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 能量(potency): 一个人是强有力的还是软弱的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动。,持类型观(typological View)的学者 (如Anderson & Sedikides, 1991

6、)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 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 在日常生活中,以上两种方式都用,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安德森( 1965)的平均模型 平均模型(averaging model) 认为,人们把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平均以获得对他人的总体评价。 布鲁尔的印象形成双重加工模型 双重模型(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impression formation)认为,人们主要使用两类加工操作来形成印象: 以类别为基础的加工类别群体 以特征为基础的加工独特个性,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1、不同特

7、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阿希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缘特征”。 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取决于信息量和判断面*,、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第一印象 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s) 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

8、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Luchins (1957) 的实验证明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3、人们倾向于把有关的特质联系起来形成对他人较统一一致的认识,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有一些特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以经验为依据,无正规的概念,却起作用) 热心利他 冒险强壮、敏捷、适应能力强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就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 Dion等(1972) 的研究证明了此效应的存在。*,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

9、,但有时却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三国演义: 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用之”。,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评价。,正性偏差(positivity bias) 指人们在评价他认识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原因: 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 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更常见; 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五、印象的作用,我们对他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然如此;这种倾向被称为保守性偏差 (persever

10、ance bias)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我们对后获得信息的解释,从而保持原有印象的不变。 定势(set):先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倾向。,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罗森塔尔Rosenthal 与雅各布森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对群体的

11、知觉刻板印象,社会群体(Social groups)就是由具有某一共同的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构成的集合。 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有人译成定见) 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一、刻板印象的形成,1、个人经验 2、社会学习,二、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越易唤起刻板印象 2、对侍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 3、当时间紧迫,判断准确性不重要时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 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不简单使用刻板印象,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一看到或听到有关类别的线索,有关相应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中。所以,使用刻板印象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端: 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念的偏差; 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四、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抵制刻板印象变化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 (亚群体)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互相交往 1、长期的、深入的、一对一的交往 2、广泛交往 3、与典型的成员交往 4、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