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894276 上传时间:2020-09-0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化工单元 催化加氢脱氢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节回顾:,2,4.3 催化加氢与脱氢过程,3,知识目标,掌握催化加氢、脱氢反应规律,熟悉加氢、脱氢催化剂,了解催化加氢、脱氢的工业应用,了解典型的加氢、脱氢工艺,4,第一节 概 述,一、催化加氢、脱氢反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催化加氢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子氢被活化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官能团加成反应。 催化脱氢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脱氢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 工业应用: A. 通过催化加氢可得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对某些有机化工产物进行精制,以得到合格的化工产品。 B. 通过催化脱氢可得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如将低级烷烃、烯烃及烷基芳烃转化为相应的烯烃、二烯烃及烯

2、基芳烃。,5,(一)合成有机化工产品,1、苯制环己烷。环己烷是生产聚酰胺纤维锦纶6和锦纶66的原料。由环已烷可生产聚酰胺纤维单体己内酰胺、己二胺、己二酸等。,2、以苯酚制环己醇,3、以一氧化碳制甲醇,6,4、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 5、丙酮加氢可制得异丙醇,丁烯醛加氢可制得丁醇。 6、羧酸或酯催化加氢生产高级伯醇。 7己二腈合成己二胺 8杂环化合物加氢 9甲苯加氢制苯,7,(二)精制产品,1、裂解气的净化除炔,2、裂解汽油的精制,3、精制苯,4、精制氢气,8,二、加氢反应类型,(一)不饱和键的加氢 (包括芳香环中的CC键) (二)催化还原加氢 CO+2H2CH3OH NO2基还原成NH2基 (

3、三)加氢分解 在加氢反应过程同时发生裂解,获得所需要的物质。 如:甲苯催化氢化可制得苯与甲烷 。,9,加氢反应的选择性问题,有些被加氢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而只要求在一个官能团上进行加氢,其他官能团仍保留,此类加氢称为选择性加氢。,1、催化剂不同控制产物的选择性,2、加氢深度控制产物的选择性,如乙炔加氢生产乙烯,要求加氢停留在乙烯生成阶段,乙烯不再加氢生成乙烷。,侧链上双键和苯环上双键,侧链双键,10,三、催化加氢反应中氢的来源,水电解制氢; 石油炼厂催化重整装置及脱氢装置副产氢气; 烃类裂解生成乙烯,副产氢气; 焦炉煤气分离得到氢气; 烃类转化制氢气。,11,(1)烷烃脱氢,生成烯烃、二

4、烯烃及芳烃 (2)烯烃脱氢生成二烯烃 (3)烷基芳烃脱氢生成烯基芳烃 (4)醇类脱氢可制得醛和酮类,四、催脱氢反应的类型,12,第二节 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一、 催化加氢反应的一般规律 (一)、热力学分析 催化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 氢化热:1mol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如烯烃分子的氢化热小则表明它的位能较低、稳定性好。 影响加氢反应平衡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及反应物中氢的用量。,T ,K P ,13,温度:加氢反应的三种类型,此类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很有利的,即使是在高温条件下,平衡常数仍很大。反应几乎不可逆。,第一类加氢反应,乙炔加氢,一氧化碳甲烷化,有机硫化物的氢解,升温对反 应有利

5、,第二类加氢反应,苯加氢合成环己烷,第二类是加氢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较大 中温时Kp很大,高温时Kp,热力学占主导地位。,反应只能在不太高的温度下进行,14,第三类加氢反应,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低温时Kp较大,但在可用温度区间Kp ,热力学不利,化学平衡成为关键因素。,第三类是加氢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在很低温度下才具有较大的平衡常数值。,加氢只在低温有利,当加氢反应温度低于100时,绝大多数的加氢反应平衡常数值都非常大,可看作为不可逆反应。,15,2、压力,加氢反应前后n0,因此,增大反应压力,可以提高Kp值,从而提高加氢反应的平衡产率。,3、提高氢用量,优点:(1)可提高加氢反应平

6、衡转化率; (2)并且有利于移走反应热; 缺点:(1)产物浓度越低,给产物的分离增加困难; (2)大量氢气循环,增加了冷量和动力消耗。,16,(二)、动力学分析,目前主要有两种反应机理理论:,1、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加氢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对氢分子进行化学吸附,并解离为氢原子,同时催化剂又使不饱和的双键或三键的键打开,形成了活泼的吸附化合物,活性氢原子与不饱和化合物CC双键碳原子结合,生成加氢产物。,17,苯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多位吸附,然后加氢得产物。,苯分子只与催化剂表面一个活性中心发生化学吸附,形成键吸附物,然后把H原子逐步吸附至苯分子上。,多位吸附机理,单位吸附机理,如苯加氢,18,2、反应条件

7、对动力学的影响: a. 温度:存在最适宜的温度。,b. 压力:气相加氢反应 0-1级,PA, r 0级,PA与 r无关 负值时,PA, r 液相加氢反应 PH2, r,19,c. 氢用量比的影响 一般采用氢过量。,d. 溶剂的影响 采用溶剂目的: (1)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固体存在时,使用溶剂可 使分散均匀。 (2)稀释反应物,移走反应热,减小热效应。,常用溶剂:乙醇、 甲醇 、环己烷等,20,(三)催化剂,1、要求:转化率高、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价廉易得。,2、元素分布:是第和第族的过渡元素,这些元素对氢有较强的亲合力。最常采用的元素有铁、钴、镍、铂、钯和铑,其次是铜、钼、锌、铬、钨等,其氧化

8、物或硫化物也可作加氢催化剂。,3、双金属Cat: Pt-Rh、Pt-Pd、Pd-Ag、Ni-Cu等是很有前途的新型加氢催化剂,21,催化剂种类 金属催化剂 骨架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 金属铬化物催化剂,骨架铜CAT,金属钯CAT,22,(1)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Ni、Pd,以Ni最常用 。 载体:多孔性物质,如氧化铝、硅胶和硅藻土等。节约金属,提高金属的利用率,增加催化剂强度和耐热性能。 优点:活性高,低温下即可进行加氢反应,可应用于几乎所有官能团的加氢反应。 缺点:易中毒。暂时中毒可进行再生,永久中毒无法再生。如 S、As、P、N、Cl等。,镍催化剂,23,(2)骨架催

9、化剂,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和铝或硅制成合金,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渍合金,将其中的部分铝和硅除去,得到活性金属的骨架,所以称为骨架催化剂。最常用的骨架催化剂是骨架镍,合金中镍占40%50%,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加氢反应。骨架镍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机械强度。其他骨架催化剂有骨架铜、骨架钴等。,24,原始创新 技术跨跃式进步,非晶态镍合金替代雷尼镍晶态合金,晶态雷尼镍催化活性中心 仅存在于边角,非晶态镍合金催化活性中心存在于表面和边角, 数量大大增加,非晶态镍合金和雷尼镍加氢活性比较,25,(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MoO3、Cr2O3、ZnO、CuO、NiO。这些金属氧化物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10、如CuO-CuCr2O4系列催化剂(铜铬催化剂)、ZnO-Cr2O3、CuO-ZnO-Cr2O3等混合催化剂。 复合金属氧化物:AB2O4、ABO3。 此类加氢催化剂的抗毒性好,但其活性比金属催化剂低,要求有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压力。,26,钙钛矿复合氧化物ABO3,A: 组成多样性,B: 性质可调变,C: 可做催化剂载体或前躯体,A1-xAxBO3、AB1-xBxO3和A1-xAxB1-yByO3,调节B位的还原、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应用领域:催化燃烧、尾气净化、光 催化、石油炼制等,27,催化剂Co3O4/LaFe0.7Cu0.3O3经还原反应后的结构演变图,ABO3催化剂应用实例:x%Co3

11、O4/LaFe0.7Cu0.3O3,28,制备方法-结构-催化性能的关系,柠檬酸+浸渍法相结合,各元素分子水平上的均一混合,易于得到小晶粒的Cu,Cu、Co不同的还原特性能形成Cu-Co合金或CuCo的核壳结构,醇选择性:Cu、Co双金属的协同作用 高活性:Co在Cu-Co表面的富集 稳定性:Cu-Co与LaFeO3的相互作用,Co3O4/ LaFe0.7Cu0.3O3,制备,结构,催化 性能,29,(4)金属硫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MoS2、WS2、Ni2S3、Fe-Mo-S等,其抗毒能力较强,但活性低所需反应温度较高,一般应用于含硫化合物氢解和加氢精制。,中心原子:Ru、Rh、Pd等。活性

12、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缓和,一般常用于共轭双键的选择性加氢为单烯烃,该类催化剂属液相均加氢催化剂。 缺点:其分离与回收是关键问题。,(5) 金属铬化物催化剂,30,2、 催化剂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热力学分析(1)温度 与烃类加氢反应相反,烃类脱氢反应是吸热反应,H0,其吸热量与烃类的结构有关,大多数脱氢反应在低温下平衡常数很小,由于H0,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平衡常数增大,平衡转化率也升高。,31,(2)压力的影响 脱氢反应是分子数增加的反应,降低总压力,可使产物的平衡浓度增大。但工业上在高温下进行减压操作是不安全的,为此常采用惰性气体做稀释剂以降低烃的分压,其对平衡产生的效果和降低总压是相似的。

13、工业上常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压力与脱氢反应平衡转化率及其反应温度的关系,32,工业上常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其好处是: 产物易分离; 热容量大; 既可提高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又可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或结焦; 但水蒸气用量也不能过大,以免造成能耗增大。,33,b. 脱氢催化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能够尽量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好,能耐较高的操作温度而不失活; 化学稳定性好,金属氧化物在氢气的存在下不被还原成金属态,同时在大量的水蒸气下催化剂颗粒能长期运转而不粉碎,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 有良好的抗结焦性能和易再生性能。,34,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脱氢催化

14、剂 Cr2O3-A1203系列 活性组分:氧化铬;载体:氧化铝作;助催化剂:少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其大致组成是三氧化二铬为1820,氧化铝为8082。 注意:易水热失活,易结焦 ,故不能采用水蒸气稀释法,而直接用减压法,且该催化剂易结焦,再生频繁。,35,氧化铁系列催化剂 活性组分:氧化铁(Fe2O3); 助催化剂及作用:Cr2O3和K2O。 氧化铬:热稳定性,稳定铁的价态作用。 氧化钾:改变催化剂表面的酸度,提高抗结焦性。 该系列催化剂为什么必须用水蒸气作稀释剂? 脱氢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Fe3O4,但在氢的还原气氛中,其选择性很快下降,为此需在大量水蒸气存在下,阻止氧化铁被过渡还原。 由

15、于Cr2O3的毒性较大,已采用Mo和Co来代替成为无铬的氧化铁系列催化剂。,36,磷酸钙镍系列催化剂 以磷酸钙镍为主体,添加Cr2O3和石墨。 如 CaNi(PO4)-Cr2O3-石墨催化剂,其中石墨含量为2,氧化铬含量为2,其余为磷酸钙镍。 特点:对烯烃脱氢制二烯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抗结焦性能差,需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再生。,37,c.脱氢反应动力学,催化剂颗粒对丁烯脱氢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小颗粒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脱氢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选择性。因此内扩散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减少催化剂微孔有利于改善内扩散的性能。,38,1.温度 提高温度,即可加快脱氢反应速率,又可提高转化率; 但是温

16、度较高则副反应必然加快,导致选择性下降; 同时催化剂表面聚合生焦,失活速度加快。 故脱氢反应有个较为适宜的温度。 2.压力 降低操作压力和减小压力降对脱氢反应是有利的,除少数脱氢反应之外,大部分脱氢反应采用水蒸气来稀释,以达到低压操作的目的。 3.烃空速选择既要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又要考虑原料消耗和能源的消耗。,39,1.催化加氢、脱氢的概念?工业上有哪些重要应用? 2.催化加氢、脱氢反应的一般规律:温度、压力,氢用量,溶剂等的影响? 3.工业上应用的加氢催化剂有哪些类型?常用的脱氢催化剂有哪两种系列?,前节回顾,典型产品的合成工艺:甲醇、苯乙烯,40,第三节 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一、概述 二、CO加氢合成甲醇原理 三、合成甲醇工艺流程,41,(1)、甲醇的性质及用途,俗名:木醇、木精;无色、类似酒味的挥发性液体。能与水、乙醇、醚、苯酮类和其它有机溶剂混合;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有毒: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有影响,误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